动静结合

2024-05-15 16:41王洒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连山腰鼓安塞

王洒娟

大自然中的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远山、大树、积雪、房屋等;有的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如溪流、大雁、落叶、行人等。写景时,若只有静态描写或只有动态描写,文章就会显得平淡无味。动静结合是指在描写一幅画面时,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使两者相互映衬、有机融合的一种写作手法。要想运用好“动静结合”,我们须掌握以下四种方法:

一、化静为动

即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从表现景物的动态特征。如《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起伏的连山”是静景,作者却说“山”“远远地向船尾跑去”,让静止的景物奔腾起来,表现了行船的速度之快,体现出孩子们想去赵庄看戏的急切心情,使整幅画面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江南的水乡、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月夜、踊跃的连山,连同孩子们兴奋的心情一同随船“飞”起来,带动读者一起兴奋起来、跃动起来。又如《回延安》中“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杜甫川”“柳林铺”都是地名,是静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一“唱”一“笑”,使静止的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将延安百姓的热情和诗人故地重游时的无限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这样的写法让静景动态化,化“无情”为“有情”。

二、化动为静

即把动态的景物当作静态的景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的事物在静态时的形态甚至“神态”,可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完成。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便写出了从远处看到瀑布的第一印象,将流动的水看作静止的布,瀑布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

三、以动衬静

即以动态的景象反衬静态的景象,从而烘托出一种更静谧的氛围。如《安塞腰鼓》中“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此处的“鸡啼”便是动景。文章前半部分描写了跳舞的后生与击鼓的响声融为一体,气势磅礴的舞姿与震天动地的鼓声相互交织,而气势恢宏、令人心潮澎湃的情景却在瞬间戛然而止,只留下耳畔的一声鸡鸣。这一声渺远的鸡鸣,隐隐约约,却又真真切切,与前面轰轰烈烈的鼓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寂静,更突出了安塞腰鼓带给人的震撼,以至于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仍沉浸在奔腾的鼓点里,周围一片寂静,那鸡鸣声更显得异常清晰。作者在此处借助以动衬静的方法,凸显了安塞腰鼓非凡的感染力。

四、动静相衬

即在某种情境中,既关注到动态的景物(事物),也关注到静态的景物(事物),将两者相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以《安塞腰鼓》为例。首先,通过“静”来积蓄力量,“呆呆的,似乎从来就没有响过”,将安塞腰鼓拟人化,表现其朴实与敦厚的特点,这是静景描写;舞鼓的背景是“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用南风极其微弱的“咝溜溜”的声音,以及被风吹动的高粱叶子和衣衫,表现周围场景的极度安静,为下文蓄势。其次,用动景来衬托静景,“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百十块”和“狂舞”表现出安塞后生的力量,充分展现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场面从“沉稳而安静”陡然转为“壮阔热烈”,动感显得更加撼人心魄,同时,也反衬了结尾的“寂静”。

运用动静结合法描写景物,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1.在生活中多观察,调动多种感官,通过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对景物进行细致生动的描摹;2.注重景物細节,从颜色、形状、大小和质感等方面,全面展现景物的特点;3.借助联想与想象,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动静相衬,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猜你喜欢
连山腰鼓安塞
相亲
A 32-channel 100 GHz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by interleaving two silicon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
百里脐橙连山山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3D Numerical Study on Compou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Converging-diverging Tubes Equipped with Twin Twisted Ta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