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维贞
近日,偶然翻出一本旧的《发明与创新》,一看封面是2013年第7期,心里一阵惊喜,这是我的第一本《发明与创新》嘛!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与它相识的情景还是立马浮现在眼前。
与杂志结缘
与《发明与创新》的结缘纯属偶然。那是2013年春天,我家搬新家了,新房子一樓的单元过道里安装了一排奶箱,很多邻居订购了牛奶,我家的箱子一直空着。
当时,学校的发明协会刚成立不久,作为协会的秘书长,我正愁没有经验开展创新教育工作。“征订一份发明类的期刊吧!”有了主意后我立马上网搜索,看到《发明与创新》时,我心想:就是它了!第二天,我兴冲冲地赶到邮局,订了半年的杂志。在这之后,我每隔几天就要打开箱门看看杂志到了没。过了十多天,当我再次打开“报刊箱”时,一本散发着墨香的杂志静静地在那儿等着我。
从此以后,《发明与创新》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这期间我也订过其他创新类杂志,唯有《发明与创新》一直伴我到现在。十几年来,《发明与创新》一直指引着我前行,帮我陆续收获了“知识产权教育与科创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全国科创导师、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等称号和荣誉。
我的新法宝
《发明与创新》对我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这几年,我又发现了它的一个新用途,让它成为课堂管理的新法宝。
2022年,教了大半辈子高中的我决定挑战自己,毅然来到瑞华实验小学开展小学教育工作。在这里我很快就迎来了第一个挑战:小学生缺乏自律,课堂上“叽叽喳喳”,每隔几分钟就需要喊几嗓子整顿纪律。向几位资深小学老师请教后,我买来奖章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试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奖励措施对大部分孩子的效果不错,但对那几个“小皮神”则没什么大用。我不断安慰自己:“你已经尽力了,要学会适应啊。”
然而,在某一天的课堂上,正在讲课的我忽然发现叽喳声没了,那几个“捣蛋鬼”怎么这么安静?我扫了一眼教室外的走廊,没有发现班主任的身影啊!我带着疑惑悄悄巡视过去,发现他们每人手捧一本杂志正看得入迷呢!杂志被我当场没收,但几分钟后他们又开始顽皮了……
这件事让我有所启发。再次上课时,我抱着厚厚一打《发明与创新》来到教室,向孩子们宣布了一项新的激励措施 :10个奖章可以兑换1本《发明与创新》;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申请当堂阅读杂志。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这堂课孩子们很专注很安静,连那几个“捣蛋鬼”也规矩多了。在后来的课堂上,虽然他们有时还是管不住自己,但奖励性阅读吸引着他们,课堂闲话明显少了,他们也爱读书了。看着我的杂志库存越来越少,我笑了!
又到了杂志征订的时候,我悄悄地追加了一份《发明与创新》,一份伴随自己,一份奖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