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兵
文题在线
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如今的街头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字,有的出现在招牌上,有的出现在街头路标上,有的字是将汉字简化了一下,有的干脆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让我们了解生活中不规范的用字情况,学写调查研究报告。
大手导写
根据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去,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实地调查,搜集不规范用字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综合整理,用心分析,得出结论,写成研究报告。
一、提出问题,表明目的
通过提问题表明研究的背景与目的。如课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实地调查,掌握情况
要想写好调查报告,我们一定要去实地调查,搜集整理尽量多的不规范用字情况。这样一来,我们的调查报告就有了详实的资料,说话就有了底气,调查结果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我们实地调查了,就有了发言权,自然也就能写好这份调查报告。
三、分门别类,整理资料
通过调查搜集到第一手资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想要进一步整理成文,我们必须对资料进行整理。怎么整理?当然是分门别类。比如错别字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可以分为好几类:成语误用之故意为之;知识不够之无心错用;偷工减料之简单了事,等等。把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好,我们就有了明确的写作思路。
四、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整理完搜集到的资料后,我们就可以对资料进行分析了。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结合整理好的资料,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当然,问题应该从小处着手,要有实际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事不应该是无用功。我们得出的结论应该要能应用到生活中,产生实际意义。
作文误区
症状一:夸大其词,与事实不符
写作时,有些同学为了警醒读者,让读者足够重视,有意夸大掌握的情况。
症状二:话题不当,无实际意义
有些同学的话题定位不准确,未能站在合适的角度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调查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小手练笔
成语在广告中错用的研究报告
◎闵稳根
一、问题的提出
广告商打广告,经常会把成语中的个别字换成和商品特征相关的同音字,利用成语被人熟知的特点,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那么,在广告中使用改后的成语是好还是坏呢?
二、研究方法
1.查阅网上的文献和书报。
2.街头调查,整理成语使用情况。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
1.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一幅广告画:一个人拿着钳子拔牙刷上的毛,旁边写着“一毛不拔”。这个广告利用成语“一毛不拔”,很好地表现了牙刷毛结实不掉的优点,很容易让人记住。
2.我们发现很多门店的招牌或广告用语使用了成语谐音。如“有口皆杯”(酒类)、“默默无蚊”(杀蚊剂)、“衣见钟情”(服装店)等。
3.有人认为广告中频频出现谐音成语,严重影响了成语的正确使用。学生误将“百依百顺”写为“百衣百顺”,即是广告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也有人认为恰当使用成语打广告,既让人赏心悦目,又宣传了历史悠久的成语文化。
四、研究结论
1.建议广告用语不随意窜改成语中的字,真正起到广告的引领作用。
2.恰当使用成语的广告应进一步鼓励,不仅能让人们记住商品,还引领更多人学好成语。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周若彤
一、问题的提出
跟随爸爸妈妈逛街的时候,我经常看到错别字。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记错了。因此,我想了解一下街头错别字的使用情况。
二、研究方法
1.街头调查。
2.和同伴交流。
3.网上查找资料。
三、调查的情况和資料整理
1.大街小巷,大到横幅,小到广告宣传,到处都能看到错别字的踪影。如横幅写“以理想为帆,用勤奋作浆”。“浆”是“桨”的误用。
2.根据调查,我发现街头错别字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因为知识水平有限,使用了错别字。如饭店的“抄”饭,修车店的补胎“冲”气,家具店的家“俱”,想要找回东西的失物“启示”等。
一类是为了打广告,故意写错。如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眼镜广告:一“明”惊人;钢琴广告:“琴”有独钟,等等。
四、研究结论
1.建议人们写广告牌或广告语时要查核,避免出现错别字。
2.希望商家使用正确的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宣传汉字文化尽一份力。
总评
两篇调查报告的格式都正确,小作者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其结论对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错别字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持之以恒的呼吁会逐渐改变错别字的使用风气。
【作者系湖南宁乡市大街岭小学192班学生,指导并置评:邓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