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老师

2024-05-14 09:21刘韵涵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杂文倍数数学老师

刘韵涵

长头发、大眼睛、高鼻梁……从外表看,周老师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年轻人,但她有些方面又让人觉得很怪。

周老师的“怪”,首先“怪”在语言上。她无论是表扬人,还是批评人,甚至是平日里挂在嘴边的话,都让人感觉“怪怪”的,我们简单的小脑瓜如果不思考一下,可能弄不明白周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记得有一次,我拖到开学前几天才开始补寒假作业。我生怕写不完作业会受罚,于是越写越快,最后“唰唰唰”—笔尖就差“飞”起来了。经过“奋笔疾书”,我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把整个假期的作业全部写完了。遗憾的是我的字写得歪七扭八,远看就像一群蚂蚁在作业本上爬来爬去。虽然知道可能会挨批评,但是我第二天还是把作业给交了上去。

果不其然,才下第一节课,周老师就通知我去一趟教师办公室。“周老师一定会严厉地批评我,甚至可能会叫我家长来……”在去教师办公室的路上,我走得非常慢。“要是妈妈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尽管心情沉重,但我依旧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师办公室。正当我神色黯然,准备“英勇就义”时,没想到周老师居然没批评我,只是慢慢打开我的练习册:“看来你的老师不是我,而是鲁迅先生啊!”我感到很奇怪:“周老师,您说的是……?”见我还没有明白她的意思,周老师接着说:“鲁迅先生擅长写杂文,你也擅长写‘杂文,不过你的‘杂文是杂乱的文字!”周老师说完,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从那以后,我每次都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做到书面干净整洁,再也没有写过“杂文”。

周老师的“怪”,其次“怪”在教学方法上。她既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每次上新课,她都会提前布置预习,并在上课时随机抽一个同学,让他当“小老师”先给大家上一课。为了避免自己被抽到当“小老師”后因讲不好而出丑,大家都认真预习,相当于在预习时就自学了一部分课程。另外,“小老师”们讲课也很有意思,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周老师还为我们做了积分箱。积分箱有两个,一个是“奖励箱”,另一个是“惩罚箱”。奖励箱是为每周积分前五名的同学准备的,每人可从里面抽一张老师自己做的奖券。奖劵可用于兑奖,不过抽到什么奖品全凭运气,可能是一个玩具,也可能是一张试卷。惩罚箱是为每周积分低于五分的同学准备的。里面的“惩罚”,可能是打扫教室卫生,可能是捏着鼻子转十圈,也可能是深蹲二十下……

另外,周老师为了把课讲得生动有趣,会想方设法把所有知识点尽可能以顺口溜、玩笑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若知几倍多多少,1倍数先乘后相加,多倍数先减后相除—讲的是倍数问题,大家一听就懂; 余几就是第几个,无余就是最后一个—说的是周期问题,大家一听就会;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钝”的谐音是“盹”,打盹时一定要躺下—与角的度数有关,大伙一笑,都明白……这么生动有趣的记忆方法,连原本不怎么喜欢数学的我,都如痴如醉地喜欢上了这门课。其他同学更是一看见周老师进教室就高兴。

“这么多好主意,周老师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一次路过教师办公室,无意中听到老师们在谈论我们班:“五(1)班的孩子这次考得真不错!”“对呀!他们班同学记知识点好快啊!”听到老师们的议论,我不由得竖起了耳朵。“那是肯定的,小周每天都早早备好课,研究了很多记忆方法。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她的课,她还专门去报班学习。”“对,小周平时那些‘怪语言,也是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才总结出来的……”

原来,周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那么用心,那么努力!知道“怪”老师背后的秘密后,我更加敬佩周老师了!

指导老师:钟华奇

【点评】小作者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别从语言“怪”和教学方法“怪”这两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数学老师周老师,塑造了一个精心备课、用心育人的好老师形象。

猜你喜欢
杂文倍数数学老师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画与理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迟到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魔力数学老师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