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男 蒋雯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汉代画像石上所描绘的体育活动,通过分析这些图像资料来了解汉代社会的体育文化。论文首先回顾了汉代画像石的历史地位及其艺术价值,随后详细考察了汉代体育活动的种类、功能以及其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通过对不同类别体育活动画像石的分析,本文揭示了汉代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普及性,对汉代体育活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尝试从体育活动的角度理解汉代的社会风貌。本研究的结论不仅为理解汉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代体育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 体育休闲活动 蹴鞠 武舞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4-029-3-JF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文化丰富多彩,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产。其中,画像石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当时的体育活动。汉代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是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汉代画像石上的体育活动,对于深入理解汉代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利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汉代有关休闲体育活动的画像石进行搜集整理,并利用图像学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上面的休闲体育活动画面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史料,力求展现汉代体育活动的原貌;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图像内容进行分析,将体育项目与周围所画环境结合在一起,探讨其功能和意义,对蹴鞠、武舞这两种休闲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分析,深度探讨其内在的涵义,填充体育史宝库,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史料依据和创作素材。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作者查阅大量关于汉代体育项目的记载,并从《中国画像石全集》中搜集相应的图像资料,结合文字记载确定所选画像石,以便于研究。
3.2、图像分析法
本研究是以汉代画像石为研究对象,对画像石上的体育图像进行描述分析,并结合文献记载,判断其存在的可能性、必然性和真实性。
3.3、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只收录有关体育场景的汉画像石,在此期间,为了保证搜集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作者拜访了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汉画像石专家教授刘朴进行校正,然后定稿。
4、有关蹴鞠画像石的数量分布及其种类
4.1、蹴鞠画像描述与分布
汉代是蹴鞠发展的繁盛时期,在汉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蹴鞠的文字记载。但是文字记载的缺点就是缺乏直观性,值得庆幸的是,汉代画像石这一艺术形式对汉代的蹴鞠场景进行了精彩的刻画,让后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观赏者体验。
蹴鞠在汉画像石中的百戏图中尤为多见,利用蹴鞠为表演道具的“蹴鞠”舞图像画面清晰,内容丰富,雕刻艺术家们将蹴鞠者最精彩的动作定格在了汉代画像石上,它既是百戏的一部分,又独立于百戏其他艺术形式而存在。
4.2、蹴鞠的分类
(1)建鼓蹴鞠。
建鼓舞在汉代画像石中出现的次数很多,但是建鼓蹴鞠则鲜有出现,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技艺。如图1中,右侧一人两手各持一桴击打建鼓,脚下一鞠,左侧舞人身着长袖舞服,脚下一鞠。从定格的画面可以判断出,两舞者不仅用桴和长袖击打建鼓,而且用脚下的蹴鞠击打建鼓,表演时不仅要有节奏地击打建鼓,还要保证蹴鞠在舞者的控制范围之内,甚至还要追求表演的美感,其表演难度可见一斑。
(2)长袖蹴鞠。
长袖蹴鞠是表演者身着长袖舞服表演蹴鞠,其表演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高超的蹴鞠技艺,更重要的是在展现技艺的同时表现出舞蹈的美感。如图2中,以女性蹴鞠者高盘发髻,身着长袖长裙,用左脚踢鞠,从雕刻者雕刻定格的动作可以看出,蹴鞠者身体柔软,技艺高超,能将不容易被控制的蹴鞠表演得游刃有余,并且颇有美感。
(3)杂技蹴鞠。
本研究所搜集到的杂技蹴鞠画像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如图3,舞人倒立,两腿弯曲,蹴鞠在小腿与头之间的位置。由于汉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画面,相当于现代人所拍摄的照片,都是定格在某一精彩的瞬间,所以根据舞人动作及其蹴鞠的位置,作者推测,本动作正是舞人倒立的同时用小腿位置夹住蹴鞠,再放开蹴鞠,让其自由落体,然后用头部顶鞠,来显示高超的技能。本次搜集到的4块杂技蹴鞠动作基本一致,可见此动作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表演动作。
5、武舞
5.1、关于武舞的描述与类型
汉代画像石中记载的画面一般由神话、故事、战争、百戏和人死后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等组成。其中带有兵器而舞的场景也非常之多。对于怎样辨别战争打斗场面和以健身或者表演为目的的武舞场景,本文将进行说明。战争场景一般都人多、故事性强、画面无序、场景激烈等特点,而武舞画面则显得更加有序,有的还有音乐伴奏,有的出现在百戏场景之中,作为其中表演的一部分。因此判断是否是武舞就可以根据舞者的服装、所在的场景、有无音乐伴奏等等进行判断。根据以上判断标准,从作者搜集的“武舞”汉画像石上可以找到“剑舞”“钩镶舞”“棍舞”“戟舞”“干舞”“戚舞”6种。
5.2、武舞的类型
(1)剑舞。
剑是古代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在汉代,剑的佩带和使用也很普遍,除用来防身之外,还能编出套路,舞以健身和表演为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户晓,这里的“剑舞”当然就是宴请宾客时的即兴表演,可见“剑舞”在汉代尤为盛行。如图4中,右侧以女性舞者手持短巾而舞,中间一人伴奏,左侧两人手各持一剑刺向对方。从持剑者的服装可以看出,此场景为随着伴奏进行剑舞表演,而非真正的打斗。
(2)钩镶舞。
钩镶是汉代集攻、防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兵器,是源于战国时期的钩钜。镶板即小型盾牌,可抵挡对方兵器,镶板前的突刺可直接用于击刺,双钩可钩住敌人的武器或击打对方。钩镶一般与环刀一起使用,鉤镶用来抵挡敌人的进攻,环刀用于攻击敌人。如图5中,陕西出土的一块画像石,画面中共四人,两两对舞,一方手持钩镶,一方持剑,未持兵器的一只手,手拿短巾,动作优美矫健,整齐划一。如图6中,展示了剑舞和钩镶两种武器合并的武舞画面,画面当中,一人右手持剑向前躬身90°,低头刺向左边一人,左边男子右手持剑,左手持钩镶跪步挡剑。另有图7,画面中两人长袍宽袖,头戴礼帽,两人的动作与图6都是一人右手持剑,左手持巾而舞,因此可以判断,这样的表演形式已经成为汉代比较流行的武舞表演形式。
图6出土于陕西绥德县,图7出土于安徽宿县,还有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钩镶的画面,因此钩镶是汉代最为常见的兵器之一,而且将钩镶运用到武舞表演中也十分常见。
(3)棍舞。
“棍”这一常用兵器在汉画像石上也有体现,出土于江苏徐州的持剑与长棍对舞的汉画像石(图8)。全图是百戏场面,画面中两人着束腰长裙,一人双手手持长棍,一人两手各持一短棍,进行表演,此棍棒表演是整个百戏场景中的一个表演种类,因此作者判断,此画面并非真正的打斗,而是表演性质的棍棒舞表演。
另有图9中,画面中有多种艺术形式,场景左侧一女性杂技表演者在立鼓上表演单手倒立,右侧一长相怪异的舞者手持长棍单腿跪地表演持棍踏鼓舞,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表演者是长相奇特的“俳优”舞人,可以判断出,长棍在汉代不仅作为武器,并且经常出现在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中。作者将其作为“武舞”的一种进行分类,属于体育休闲项目的一种。
(4)戟舞。
戟是古代常用的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如图10,画面中共有6人,其中3人坐在一旁伴奏,两人手持武器对舞,画面最右侧一人手持武器等待准备上场表演。从表演者所穿服饰可以看出,长裙宽袖,注重造型的美感,所以作者判断,此画面并非是真正的战争场面,而是正在表演戟舞。画面中右侧舞人左手持钩镶,右手持刀攻击左侧舞人,左侧舞人双手握戟与之对舞。
(5)干舞。
“干”指盾牌,是古代防御敌人进攻的兵器。关于“干舞”与“戚舞”在《山海经》中有个著名的神话:“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在作者所搜集到的汉代画像石中,出现“干舞”场面的不多,很多都是手持盾牌的战争场面,比如图11中,上方有帷幕,一人右手持刀,左手持盾攻击另一人,画面上两人注重造型的塑造,可以看出是专门用于表演的“干舞”,而不是描绘战争场面。图11全图有一女子站立观看,并有建鼓伴奏,也可以看作是“百戏”中的一个武舞部分。
(6)戚舞。
“戚”指斧头,也是古代兵器的一种。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如图12。画面中一位大腹便便的男子手持戚而舞,呈弓步姿势,两臂张开,造型霸气,此画面是一人独舞,可以推断其也是以表演为主的武舞展示,并非真正的战争场景。
6、汉代体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文化传承方面:汉代的体育活动如射御、蹴鞠、博弈、投壶等,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很多项目流传至今,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的前身。例如,棋类运动就是从古代的博弈发展而来,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力。
军事训练方面:体育活动在汉代也被用于军事训练,尤其是骑射和狩猎,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提高军事技能的重要手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改变了军事战术,使得骑兵成为军中的主要兵种。
艺术表现方面:汉代的体育活动也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如汉画像石中的袖舞、骑射等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雄健气质,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相映成趣。
总的来说,汉代体育活动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文化、军事、艺术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结论
本文通过对汉代画像石上体育活动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汉代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研究发现,汉代体育活动不仅是身体锻炼的手段,更是社会交往、文化传播和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汉代画像石上的体育图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汉代社会及其文化。
参考文献:
[1]信立祥.中国汉代画像石研究[M].同成社,1996,1.
[2]刘朴.射艺汉画像石分类分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3]彭松.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4]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
[5]吕林.四川汉代画像石艺术选[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
[6]刘芹.中国古代舞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林伯原.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7.
[8]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9]岳庆平,尚琤.中国秦汉艺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刘若男(1988-),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学;
蒋雯(1987-),女,回族,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