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楠 侯翔宇 刘伟超
中印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实现亚洲繁荣振兴方面承担着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印度因其快速发展的国家实力、位于“印太”地缘要冲的地理位置、长期持有的大国雄心,其对海洋安全认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透过历史和地缘双重维度,研习印度海洋安全认知的深层逻辑,分析印度对印度洋、中国南海等关键海域的认知变迁历程,理解其国家战略逻辑构思,审视其战略缔造动能与政策进展,明辨其对我国实有和潜在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印度的海洋安全认知是国家海洋传统和殖民遗产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受复杂的历史、地理、经济等逻辑的深刻影响。对印度海洋安全认知的来龙去脉进行解剖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和把握印度当前海洋安全认知的深层逻辑及未来趋势。
基于历史逻辑的认知发展。印度学界普遍认为,印度在历史上长期缺乏对海洋安全的认知,属于“海洋盲人”。近代欧洲殖民者用欧式的海洋认知重新建立了印度的海洋认知,给印度带来了“领海”的认知。例如,当葡萄牙从海上侵略南亚次大陆时,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却选择固守陆地,从没有想过要组建海军来展示自己的强大,所以也没有发现海洋的重要性。莫卧儿王朝的重大战略失误,为欧洲人借助海洋称霸印度铺下一条坦途。印度前海军参谋长认为,印度长期以来一直自欺欺人地自认为是陆地国家,忽略了繁荣和充满活力的海洋。事实上,印度海洋安全认知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与西方殖民统治的冲击下,体现为同时秉持“海洋控制”“自由航行”两种相反观点的矛盾态度。
基于地理逻辑的认知发展。印度作为濒海大国有其独特地缘优势:拥有7516.6千米的海岸线;被东面孟加拉湾、西面阿拉伯海包围;地处印度洋腹地,是一条连接欧洲与远东的主要商路。此外,印度洋是世界上惟一被命名为沿岸国的大洋。地理环境把印度与印度洋紧密相连,这对印度的海上安全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于1958年宣称:“这里三面临海,第四面是高山……我们和大海息息相关。不管谁掌握印度洋,都会使印度海上贸易任人宰割,印度独立将不保。”因此印度海权学者认为,假如印度洋已经不是被印度所保护的海洋,那么印度的国家安全是极其危险的。印度自身若没有一个有效、长远的海洋政策,其在国际上的位置就难免要寄人篱下。基于地理逻辑产生的印度海洋安全认知的一大特点为:谁掌握了印度洋,印度自由就听谁的。
印度洋地区是全球能源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基于经济逻辑的认知发展。海权论认为,海洋是用于海上经济与贸易的全球交通媒介,所以海上经贸是海权的核心领域。换句话说,各个国家和民族对海洋安全的认知,其本质皆为了增强自身海上经济与贸易实力,印度也不例外。据统计,印度洋上承载了世界上近1/3的散装货轮运输以及半数以上集装箱货轮运输,其中,石油制品占总运输量的70%。很显然,印度洋是世界海运一条重要航线。印度无疑通过海上贸易收获重大经济利益,这对其海洋安全认知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印度成为能源需求大国。在印度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能源消费中,石油有65%依靠海外进口,越来越多的液态天然气船舶也通过非洲南部海域前往印度,进口煤炭则开始从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运入。印度对海上经贸、能源安全等领域的经济逻辑,加强了印度对海洋安全的重视。
印度政府历次发布的《印度海洋学说》白皮书中,均强调印度洋对于印度是无比重要的,认为若想确保印度的独立与主权,就必须控制印度洋。但在对印度洋的具体认知层面,却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印度建国初期:侧重与邻国加强协作以弥补权力真空。印度建国之初就指出印度洋是印度繁荣与安全的关键,倡导与邻国加强协作以弥补自身海上实力不足。时任印度海军参谋长查特古提出:“必须弥补英国战舰驶离这一区域所带来的权力真空。印度的生命线主要分布在这里,其前途取决于维护海域自由的能力。支配整个印度国防战略的是大海。”由于当时印度海军等海上力量尚不强大,印度在制定政策时,侧重与邻国进行合作,以最终实现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领导地位。具体协作领域是造船工业与海上联合演习、训练海军人员等。
20世纪70年代:创建印度洋和平区以应对冷战冲击。印度从20世纪70年代起热衷创建印度洋和平区,主张大国应对印度洋采取放手政策(hands-off),以应对美苏冷战对印度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印度采取上述“和平区”策略主要基于两种考量,一是针对印度洋地区各国发展状况,通过政治经济多领域分析,认为和平是本区域新生经济有效增长的关键。因此印度有必要采取措施,让印度洋地区沿岸各国意识到军备竞赛所带来的风险,为建立和平区事业而努力。二是印度认为自身海军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与美苏比肩,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在印度洋地区具有领头地位的军事实力。对此,印度积极在不结盟运动、非洲统一组织、英联邦论坛等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同印度洋岛国及沿海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1世纪初:控制印度洋的军事观点成为主流。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印度综合实力的提高,印度的海军初见雏形,印度开始主张将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印度国防部于2004年发布了首版《印度海洋学说》,这标志着印度对于印度洋的认识开始带有军事色彩,“对印度洋的掌控”是印度的主要认识。印度将海上利益区分为首要利益区和次要利益区,首要利益区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进入印度洋的战略枢纽、位于印度洋的岛屿国家、在印度洋这一区域内的主要海洋航道、波斯湾(印度最大的原油来源地)。《印度海洋学说》修订版于2009年发布,其在首要利益区中增加了西南印度洋地区。所谓次要利益区则涵盖了:红海、东太平洋、南印度洋、中国南海。通过分析上述利益区的划分,不难发现本世纪初的印度海洋安全认知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首要利益区,对印度洋的认知中心仍然是北印度洋问题,但也开始对中国南海、东太平洋等我国海上利益攸关区有所关注。
印度总理莫迪
莫迪政府时期:向南印度洋、印太地区扩展。2014年5月,莫迪政府执政后,对印度洋的安全认知凸显三大特色。一是对使用海上军事力量更加自信。莫迪执政后,承诺充当印度洋“净安全”提供者,把发展海上力量放在重要位置,印度海军继续扩大其对印度洋的介入,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合作日益加深,比如印度洋海军研讨会、多国军事演习等等。二是对印度洋的关注点从北印度洋继续南移,试图填补目前大国关注较少的南印度洋区域。新版海军战略报告把东部非洲沿海国家、印度洋岛国及西南印度洋划为首要利益区,提出西南印度洋地区对印度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历了“由陆向海”发展过程后,莫迪政府的印度洋政策反映出“向南看”的新动向。三是对印度洋的认知逐渐扩展至印度——太平洋地区,一定程度上理解并认同印太概念。
自1990年印度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印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印度学界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印太”的概念,印太概念是把印度洋区域与西太平洋区域合二为一,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印度时提出“印太”概念,之后“印太”概念正式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计划,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地缘政治话语。
印太概念诞生前。在印太概念提出之前,印度对中国南海的认知主要源自其地缘政治位置和与中国的历史冲突。首先,印度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东方大国”,在区域内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和利益追求,因此也对中国南海的局势保持着高度关注。在古代,印度文化曾经传到了东南亚地区,不仅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塑造了印度在该地区的精神形象。而在现代,印度认为东南亚是其战略利益所在地,进一步加重了对该地区的关注。因此,印度一直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并试图建立符合印度战略的海洋秩序。
印太概念诞生后。自印太概念提出以来,印度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印度对中国南海的认知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印度对于中国南海的主张态度日益强硬。此前印度就曾联合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等国举行过南海问题高层会议。此外,印度还多次表达其支持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并呼吁中方尊重所谓“相关国际法律规定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其次,印度对于中国南海的战略意义越发重视。印度认为,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既威胁了印度的安全,也损害了印度与海上战略伙伴之间的合作。因此,印度对该地区的态度已经由过去的袖手旁观转变为积极参与,并试图通过加强自身海军力量和联盟合作等方式,提升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战略优势。最后,印度对于中国南海的认知不仅局限于外交层面,还逐渐扩展到了军事领域。近些年来,印度加强了对南海周边海域的侦察和巡逻活动,试图更全面地掌握该地区的安全形势和军事动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挑战。总之,印太概念的出现促使印度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和介入程度提升。
印太概念催生“向东看”方针。印度于2014年实施了一项有关对标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向东看”,显示了印度自身经济崛起的一种野心。不久后,印度推出“东向行动”,这是“向东看”的升级版,目的是确保自身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利益。“东向行动”方针的主要目标有4点:保障印度洋安全;改善同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与共同利益国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均衡中印关系。由此可见,印度不仅在战略上有意创造有利印度发展的国际环境,也意在以多种形式的政治手段,构造印太区域政治格局。把“向东看”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意味着莫迪政府将加速东进,以求在印太区域有所成绩,这与它当前的印太战略非常吻合。但受限于军事和经济,印度的重点目标是对印度洋的完全掌控,对南海问题的干预将分散有限的能量,从而会削弱印度洋管制。因此,印度的南海政策是以“有限干预”为主。
印度日益重视海洋利益,并加强海军建设
“印太”认知促使印度配合美国加快战略合围。在美国“印太战略”提速的背景下,美国迫切需要拉拢印度的力量来推动在印太区域的布局。印度为了提升国际地位,联美遏华,与美国“印太战略”在政策上的契合度越来越高。而这种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印度在其海军安全策略中,一贯强调对海路和重要通道的掌控。美国在其“印太战略”中也清楚地表明,将支持其盟友及合作伙伴加强“对海洋边境及海洋利益的掌控与维持”能力。考虑到印美两国已经就马六甲海峡的共同巡航问题达成一致,在未来,印美两国很有可能在海军上进行更多的合作,对印度洋的海运路线以及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加大控制,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海上贸易航线和能源通道的安全构成进一步威胁。伴随着“印太战略”的不断发展,印度也逐渐加深了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海上合作,美、日、印、澳“四国联盟”关系逐步走深、走实,一旦形成同盟,未来极有可能对我构成继“岛链”封锁之后的第二层战略障碍。
第17届亚洲地区海岸警备机构高官会
“印度之洋”认知的潜在威胁。长久以来,印度洋被印度视为“印度之洋”,对于其他国家的进入存在着强烈的抵触情绪,随着其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其海军力量的迅速发展,这种抵触情绪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战略上的针对。印度洋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实施的重要枢纽,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流经区域,这让印度担心中国在印度洋上日益增长的影响“侵害”印度的“海洋利益区域”。因此,印度针对性提出“季风计划”,意图恢复甚至增强与印度洋上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重塑印度主导的印度洋海上秩序,巩固其在印度洋上的统治地位,从而实现印度成为“新兴强国”的雄心壮志。
“向东看”认知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东向行动”的开展,印度与其他国家也从原来军事交流演变到全面防务合作级别。如与菲律宾和越南签署一系列军事合作协定以及在同一地区开展多种军事活动。此外,印度积极推进海上力量的建设,强化军事同盟制度建设,以此来应对日趋复杂的地缘政治大环境。最后,印度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有关国家同中国就南海问题进行对抗的能力。印度不断增加自身在中国南海的影响力,使南海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让我国在寻求南海问题的双边解决时,遇到了较大的掣肘。
近年来,印度在海洋安全战略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均想实现“独霸”印度洋,同时用“净安全”的概念提出“拓展安全范围,达到安全保障的目的”,甚至将南海地区都纳入自己的“海上利益区”。印度海洋安全认知呈现出巨大的“排他性”与“扩张性”的特点,并在其威胁设定中体现出诸多中印因素,由此对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和现实威胁。为此,我们必须从长远出发,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之策,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