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勇 付 强 陈启利 贾韵潼
国防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军用武器装备系统的性能、形成新的作战能力、增强对敌人的威慑力以及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的速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防技术涵盖范围广,涉及门类多,美空军曾在发表的《全球参与:21世纪空军构想》中,提出六项核心能力,以及导弹防御、机载激光、卫星、全球感知、人工智能、电子通信、远程打击、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近29项技术内容。进入21世纪20年代,人工智能、太空通信、无人作战等技术被运算能力赋予新效能,成为支撑世界各军事强国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优先选项。随着实验科学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军事强国均注重利用现有计算机技术进行国防技术体系实验与预测,不断迭代升级国防技术向更高、更难、更具排他性上发展。本文从近期战争冲突中的典型国防技术入手,分析其作用和发展情况,进而预测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20世纪提出,但真正得到蓬勃发展是在21世纪,是乘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之势而起。近两年,大模型训练和使用更是火爆异常,各国信息部门、头部领域IT公司均投入资源进行扶持。同时,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热门。智能化装备是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通过在装备中嵌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装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使其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例如,美国的波士顿大狗,未来可在战争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减少士兵的伤亡风险。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军方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情报信息。2022年12月14日,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发布“快速解释、分析和在线采购”项目提案者日活动公告,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最新进展开发软件,使情报分析人员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就可自动生成各种情报分析报告。
可用于军事的智能化装备——机器狗
太空通信太空通信利用太空中卫星之间直线通信的技术,实现全球通信覆盖,可有效减少近地干扰。太空通信中典型代表是利用中低轨道进行通信的星链卫星系统,星链卫星系统具有低时延、高带宽、全覆盖的特点,能够进行全球无缝覆盖,运行成本低、容错性高、轨道机动能力强。基于星链卫星系统开发的太空通信服务则具备高速度、低延迟、高容量的优势。虽然马斯克宣称要发射42000颗卫星用于纯民用,但卫星还没发射完,就开始转向了纯军事化的星盾,完全成为服务军事为主,商用为辅的武器平台。星盾卫星系统配套的卫星将携带相应的遥感观测设备和载荷,从而实现对地球的观测,并将观测到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发送给用户。不仅提供可靠的全球安全通信服务,还能够搭载模块化军用载荷,如军用通信设备等,为美军提供先进的数据加密服务。
无人作战无人作战技术依托无人作战平台、任务载荷、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作战目标,此类技术在陆、海、空等多个作战领域发挥作用。目前,可按照应用区域划分为无人机系统(UAS)、无人地面平台(UGV)、无人海上系统(UMS)等。无人作战技术最早由美军提出,美军无人作战着眼大国竞争,结合较为先进的国防技术预测,采用“预测—评估—分化—介入”的前瞻性理念,将无人作战技术运用于战场。如美空军研究实验室于2015年提出了忠诚僚机无人作战概念,旨在开发自主的无人作战系统,以有效增强美空军未来的作战行动能力,满足未来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任务需求。以XQ-58A女武神为例,它是忠诚僚机的典型代表,可遂行多种作战任务。2021年3月26日,女武神在实践应用中发射了小型无人飞机系统(SUAS),有效验证了无人作战技术的现实应用价值,增强了抵抗敌方防空导弹并保护战斗机和油轮等高价值飞机的能力。
乌克兰危机在乌克兰危机中,双方都使用了上文提到的几种前沿国防技术,其中尤其以无人作战技术的效果最为明显。分析原因,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太空通信等技术往往只提供后台技术支撑,无法像无人作战那样直接展现战果;另一方面是媒体更热衷宣传最后的战损战果,忽略了中间的技术支撑。俄乌之间利用无人作战系统展开了高强度的攻防对抗,这也为研究无人作战技术在侦察监视、目标指示、精确打击、电子战、舆论战等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冲突中,俄罗斯至少使用了察打一体和自杀式等2种以上无人机,分别对乌克兰兵力和装备进行精确打击。这些无人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制导和武器系统,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进行侦察监视和目标指示任务,并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乌军也不甘示弱,使用了弹簧刀系列无人机。与俄罗斯所用无人机类似,乌克兰也采用先进的制导和武器系统,具备察打一体功能,实战中对俄罗斯的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进行了有效打击。
纳卡冲突纳卡冲突虽然持续了几十年,但是真正让世人关注却是在2020年9月27日至11月9日之间。主要原因是持续发展20年的现代通信、互联网、大数据和无人作战等国防技术在此次冲突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被这场冲突中阿亚双方的无人机攻防战吸引。据冲突结束后的数据统计,阿塞拜疆方面参战的无人机数量多、种类全、战绩卓越,令世人对无人作战作了大量探讨。阿军大批察打一体、自杀式攻击无人机释放出了“发现即打击”的能力,最大程度“复制”了同年3月土耳其对叙利亚的“春天之盾”行动精髓。阿军以无人机为空中打击平台,在对战场实施持续监控的同时,对亚美尼亚包括S-300防空导弹、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和近程防空系统在内的目标与防空力量进行打击,成为首场由无人作战系统主导战局的冲突。可以预见,中低空低速无人作战和有人作战武器平台的配合,是未来提高作战效能的基本路径。
巴以冲突2 02 3年10月以来,巴以爆发新的冲突,抛开国际关系和立场问题,仅从军事角度看,冲突双方所投入的武器装备性能体现了现代国防技术的现实应用。从冲突爆发时哈马斯打了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看,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战等先进情报侦察技术与传统“隐真示假”的博弈,哈马斯武装力量在电话、互联网和卫星通信均不占据主动权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达成行动效果;而以色列虽然有多种实时侦察监视手段,具备海量数据实时挖掘能力,甚至投入重金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军事领域,试图依托AI技术代替一部分士兵的简单重复性工作,但还是没有完全达成作为防御方的目的,正是因为忽视了现代国防技术的短板和不足。
通过回顾乌克兰危机、纳卡战争和巴以冲突,可以看出,交战双方均会寻求掌握当前主流国防技术的军事应用特点。一方面作为自身“矛”的应用,使其更具杀伤性和打击性;另一方面又通过国防技术军事应用的短板和弱项,试图破解防守方的“盾”,尽量利用其发展盲区以及人与系统结合的弱项,进行薄弱环节打击。
作战目的达成方面战术层面的作战目的会因为采用诸如无人机、远程通信引导等技术而顺利达成,如俄军用自杀式无人机精准入窗,炸毁乌军标枪导弹,俄乌双方采用改装后的无人机对地面装甲目标实施侦察打击。哈马斯武装力量使用大量无人机来对以色列重要目标实施饱和式攻击,一度使得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瘫痪。而以色列也毫不示弱,在度过冲突初始阶段的“慌乱”后,以有人-无人协同等方式,占据加沙地带制空与制信息权,并在后续的地面作战中摧毁哈马斯地面指挥所和重要军事、民用目标。通过对上述冲突中无人作战、人工智能和太空通信技术在作战中使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未来战争中,相关国防技术将会在作战目的达成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启示相关国家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安全保障和作战水平。
太空通信利用太空中卫星之间直线通信的技术,实现全球通信覆盖
无人作战技术依托无人作战平台、任务载荷、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作战目标
纳卡冲突中,亚美尼亚公布的一些坠毁的无人机照片
军事效费比方面乌克兰危机开战一年半,俄军方面采用传统制导技术的导弹,发射超过7000枚导弹,却没有杀伤多少乌军士兵。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摧毁乌军兵营的现场视频画面不超过10个,现实表现与80%的理论命中概率相距甚远。相反,乌克兰利用澳大利亚提供的利尔沃无人机,对俄库尔斯克机场的袭击中,共摧毁4架苏-30、1架米格-29,另外还有2套铠甲-S防空系统和1套防空雷达。乌克兰使用的这种无人机由较厚的涂蜡硬纸板和用来固定机翼的橡皮筋组成,通过携带3~5千克的炸弹来完成攻击。这款无人机的造价仅700~3500美元,如此低的价格,无论打击俄罗斯的什么目标都很“划算”,同动辄几十万美元的导弹相比,效费比极高。
相关技术应用分析近几场冲突再次证明,现代战争已从平台对抗转向人工智能、太空通信、无人技术对抗方向,从密集攻击转向智能精确打击。相关技术在战争中作用地位已经发生极大改变,其使用范围更加宽泛,使用方式更加多样。未来战争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因此,要重视并发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种的国防技术,提升人工智能、中低轨道太空通信、大数据和无人作战技术的应用。加速技术转化,提高其在部队装备体系中的占比,突出提高相关技术的实战能力,满足军事斗争中智能侦察监视、全天候搜索通信、无人有人电子对抗和火力打击等需求。
俄罗斯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
颠覆传统行动方式从乌克兰危机、纳卡冲突和巴以冲突可以看出,前沿的国防技术正在逐渐颠覆传统军事行动方式。20世纪初,飞机的出现让军事作战从平面到立体,海空一体战、空中制权、空天优势等作战概念也相继涌现。同样,人工智能、无人作战和太空通信等新兴领域技术的出现也将颠覆传统作战方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军事运用的推动下,“人机一体、云脑控制”的协同作战模式,“混搭编组、群体智能”的集群作战模式,“智能主导、攻智为上”的认知作战模式等,将不断更新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大规模、成建制编配智能化武器装备的新型作战力量将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角。美、俄、英、法等世界主要国家均已制定出台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构建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增长点,力图在智能化时代领先竞争对手,对其他国家形成新的军事代差。
塑造新式战争形态未来战争,新型国防技术必将催生新型武器装备集群式涌现,谁拥有更为先进的智能化、无人化、隐身化、具备全时通信的武器装备并形成新质战斗力,谁就可能赢得战场先机。智能技术改变“游戏规则”,催生新的作战样式,目标身份对比、AI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已运用于军事领域并产生优势作战效益;无人蜂群作战、人机协同、分布式杀伤等概念理论相继推出,将推动未来攻防对抗产生颠覆性变革;星链到星盾的中低轨道太空通信卫星为武器装备带来全时空通信保障,在智能技术辅助支持下,让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效果实时评估逐步成为现实。在前沿国防技术的加持下,未来战争形态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必将引发从覆盖物理域、社会域的战场向信息域、认知域延伸,同步推动指挥控制、力量运用、战术战法、保障模式等作战形态发生变化。
遏制战争权重增加发展新型国防技术,一个显著的收益是能够带来战争中的作战优势,这个前提是这一国防技术取得独占优势。如果交战双发技术差距不大,则此类技术对战争的遏制权重也将增加。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世界上自从有了核武器之后,大国之间再也没有交过手,最多是打代理人战争。人工智能、无人作战和太空通信等技术确实能够带来战争中显而易见的收益,但过分依赖无人作战和太空通信技术,一旦摧毁相应的体系平台,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建立这些体系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没有突破各自底线前,双方不会贸然发动战争,这也成为未来遏制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