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董桥说,港式奶茶里,属金凤茶餐厅的味道最好。前不久去香港出差,酒店附近正好有一家金凤。点上一杯招牌奶茶,是典型的港味——茶味重,偏苦涩,但口感爽滑且香醇浓厚。
不是完全的甜,也不是完全的苦,就爱那么一点甜中微苦。这一点,倒很像现在的艺术品收藏市场。
出差期间,正值艺术品春拍季,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三家拍行无缝链接,不少内地藏家专程来“扫货”。北京朋友吴先生是中国书画的行家,这几天,他在几个拍场马不停蹄,相中的好几幅字画都没“抢到”,正在心灰意冷的时候,入手了一幅张大千的书法,“20多万元,值了”。他说,虽然艺术品市场行情在调整,但买到“好货”的机会还是有的。
市场调整,自然就会有“叫苦”声,这既考验着拍卖公司的应变与策略,也考验着行家里手的专业与心态。所以,吴先生在“苦”中寻乐,那幅张大千的书法就是他的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还有一个特色——不是主餐却能成为爆款。瓷器古董向来是香港苏富比的强项。不过这一次,那些“平易近人”的小玩意儿反而成了爆款。一件巴掌大小的雍正青花“一把莲”小盘被来自上海的甄陶轩主人以近70万港元拿下,拍前他就在自己的视频号上高调示爱:一眼入心。而一件战国晚期青黄玉卷龙扭丝纹珮以40万港元起拍,1497万港元成交,溢价高达37倍,直接“刷爆”朋友圈。
藏家疯了吗?不,爆款的出现恰恰说明了藏家的理性。在市场调整期,资金流动变缓,捂紧口袋成为常态。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该花多少钱来买,藏家心里早有一本明账。既然“大餐”吃不动了,那就喝一杯“奶茶”吧。
港式奶茶也不只是金凤的最好。尖沙咀的兰芳园,我也爱喝。就在它的隔壁,金域假日酒店熱火朝天地举办了好几场钱币活动。我注意到,几位主攻古董字画的藏家也闻讯赶来,纷纷购藏了几件心仪藏品。由此看来,选择是可以多样化的。我们不一定非要吃“主餐”,喝喝奶茶,再来一份菠萝油,这种吃法也同样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