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语境下广西

2024-05-13 18:21李青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乐谱民族音乐音乐作品

“数字音乐”近年来在娱乐业、信息业等备受关注,也是业界讨论的议题之一。数字音乐将音乐载体从实物唱片转变成无形的计算机数字音频文件,MP3、手机彩铃替代CD、磁带等,成为音乐商品的主要形态,是“草根文化”重要崛起标志。

从音乐产业商业模式的改革变化出发,综合分析数字化对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在现有制度下,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策略,希望通过数字化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建立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产业链,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数字时代广西——东盟音乐的传承

音乐是一种试听艺术,随着录音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从唱片—磁带—光学—数字—多轨—网络在线录音,音乐家们演奏或演唱的作品可以通过此技术用数据储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可供听众或欣赏者反复聆听。同时,还可以将作品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各平台进行传播,辐射更多的欣赏者。

音乐数字化应用并不单纯地停留在录音作品——音乐音频数字化,这种单一的形式之中,比如音乐作品数字技术应用、乐谱数字化等,音乐数字化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互联网音乐多媒体平台、互联网视频平台、音乐教育、音乐出版发行等行业中。

数字音乐技术的应用为广西——东盟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网络传播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保存这些传统音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广西——东盟音乐的魅力。

Ghostek是一个先锋的音频工程师,他利用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创建了一个名为“Ghostek Library”的独特资源库,用于记录和保存他自己的音乐创作。这个库包含多种乐器和声音,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类型的音乐。

SoundCloud是一个知名的在线音乐平台,允许用户上传、分享和发现各种音频内容。使用高级的数字音乐制作工具和技术,使艺术家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音频编辑和混音。

Bandcamp是一个集音乐销售、推广和社区建设于一体的网络平台,提供了各种数字音乐制作工具,如音频编辑、混音和母带处理,以便艺术家可以在其平台上创建并发布他们的音乐。

Spotify是一个广受欢迎的流媒体音乐平台,使用了先进的音频编码和传输技术来提供高品质的音乐流。此外,Spotify还提供了音频分析工具,使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音乐。

Tidal是一个专注于高分辨率音频的流媒体平台,提供了许多先进的音频编码和传输技术,以便用户可以享受到尽可能接近原始录音的体验。

这些案例表明,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网络传播平台在保存和记录音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创建、编辑和发布音乐,还可以提高音乐的听感和音质,从而增强我们的音乐体验。

数字时代广西——东盟音乐的创新

融合数字音乐元素。将广西——东盟民族音乐与数字音乐元素相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的音乐作品。例如,可以利用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对传统乐器进行数字化改造,或者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电子音乐中,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对其进行音色、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加工和润色,广西民族音乐的和声较为单一,通常以三和弦为主,可以利用数字音乐技术对和声进行丰富和改编,加入现代流行音乐和声元素的音效和混响效果,使其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提高创作效率。

瑞典一个歌曲创作团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一款能够自动生成和编排音乐的软件,并应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它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指令,提前设定音乐作品的节奏、情绪、风格等,生成更加个性化的民族管弦乐、协奏曲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我们知道传统的民乐录制常常需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乐队合作完成,而音乐制作软件,能够降低音乐制作成本,作曲家一人就可完成,使民族音乐的创编更加自由灵活。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编曲的音乐制作软件,如FL Studio、Ableton Live等,这些软件通常具有强大的音頻编辑、混音、采样和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可以帮助音乐制作人快速完成音乐的编排和混音工作。

通过推广数字音乐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广西——东盟音乐的多样性。可以与知名数字音乐平台合作,推出广西——东盟民族音乐的专题推广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定期推广发布广西民族音乐与舞蹈内容,相关的音乐新闻、艺人访谈等。

2017年3月,中国—东盟艺术高校通过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中国和东盟国家艺术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人对彼此国家文化和艺术的了解,为中国—东盟国家间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以来,学校每年定期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音乐周”,现已成功举办12届。学校近年来先后承办、参与“庆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文艺晚会”“中国—东盟电影节”“丹青翰墨新丝路—中国—东盟书画家精品展”“中国—东盟学生才艺晚会”“印度尼西亚共和国77周年独立日”等活动,通过数字多媒体的传播,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当代三大音乐创作交流展示平台”。

乐谱数字化就是指将已有的音乐作品纸质乐谱用扫描仪或拍摄技术将纸质乐谱转化为数字化图片,如PNG、JPG、BMP等格式。在国内这种将乐谱进行数字化转换的谱曲已被广泛应用,但广西本土民族音乐的乐谱数字化数量不多。在网站《歌谱简谱网》中,搜索关键词“泰国民歌”,可以搜到《黄昏时分》《相思湖畔》等曲谱。其他东盟国家的民歌基本上也能搜到。在国内,搜索曲谱可以登录《中国曲谱网》,还可以直接在百度搜索中登录,输入关键词后,可直接查看图片。

东盟国家的音乐作品乐谱数字化数量较少,通过乐谱我们可以了解东盟国家音乐特点,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音乐作品的音乐元素,以及文字艺术色彩,以便更好地进行广西——东盟音乐的国际化交流。加大力度建设广西——东盟音乐乐谱数据库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保护与音乐产业。手机、电脑和数字随身听成为了数字音乐的互补品,音乐的播放不仅能为大多数消费者附加听觉的享受,还能降低其成本感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版权问题也日益凸显。关于版权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指出,“版权所保护的不是思想本身,而是思想的表现形式”。1993年通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第9条第2款明确规定:“著作权保护仅延伸到表达方式,当不得延伸到思想、程序、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本身。”版权保护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作登记。作曲家创作完作品后,及时向版权局申请登记,可以采用数字版权管理(DRM)等技术,对音乐作品进行保护,确保提交的作品完整、真实,不侵犯任何知识产权。同时,关注版权局发布的政策法规,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登记流程。

合同管理。在与合作方签订版权使用合同时,明确约定版权归属和使用权限,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对于履行情况要进行监督,确保各方按照约定执行。

维权行动。作曲者应加强版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对于侵权行为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维护产业秩序。

数字时代为广西——东盟音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音乐的创作、传播、教育和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广西——东盟音乐的繁荣和发展。

广西——东盟音乐数字化跨界融合

广西——东盟音乐跨界融合是一个新的探索与尝试,主要设计在科技、文化和艺术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广西与东盟之间的音乐跨界融合。

建立联系和网络。组织和参与音乐节、艺术节和音乐研讨会等活动,如广西艺术学院每年举办的东盟艺术周,建立了中国—东盟音乐周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建设,于2023年5月正式建设发布。数据库收集、整理了中国—东盟音乐周上各国艺术家进行学术交流的乐谱、论文及音视频等资料。只要用户开通了该学校的VPN账户,可以直接用VPN账号密码登录,便可以使用图书馆各项电子资源服务,打造创新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

研究和发展。鼓励对东盟国家音乐的研究、理解和吸收其音乐元素和风格,与广西的传统音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形式。在2023年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开幕音乐会上,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演绎了本校多位词曲作家共同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丝路远航》,现代作品在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师生通过演奏和表演现代音乐,专业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创作与表演融合在一起,同時也推动了音乐学科的发展。

商业和合作。数字化对音乐作品供应方唱片公司有着深远影响。一位艺术家的声誉对其唱片的销售极为重要。由于音乐是一种“经验产品”,如果艺术家前一张唱片质量较高,则能帮助该艺术家建立良好的声誉。寻找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共同制作音乐专辑,组织音乐会和巡回演出,通过市场和多媒体渠道推动广西——东盟音乐的传播。互联网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营销渠道。对于刚出道的新音乐人,互联网可以帮助他们当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CD之前,降低成本或零成本试听其作品,这时互联网成为了他们音乐作品信息传递的渠道,从而为其增加受众者,这是比传统音乐产业更为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安德森所描述的“长尾”现行,正是没有知名度的新音乐人,得益于音乐产业数字化的推广。

数字时代为广西——东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引入数字音乐技术,将广西——东盟民族音乐融入大学美育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融合数字音乐元素和推广数字音乐平台,可以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的音乐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广西——东盟音乐的多样性。数字音乐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广西——东盟民族音乐的独特价值和特点;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合作、培育人才队伍,以及加强与数字音乐平台的合作等是促进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策略和建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优势,为广西——东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李青,1989年出生,女,汉族,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艺术教育。本文为2023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数字音乐语境下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产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951)。作者单位: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乐谱民族音乐音乐作品
山之高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是你一直想着我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乐谱:放飞梦想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