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玉琰 在“膜”术界筑梦科技强国

2024-05-12 21:24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24年5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实验室科技

李菡丹

有这样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潜心科研、默默奉献,推动企业乃至行业的每一次发展变革。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中心膜分离技术部负责人海玉琰就是其中一员,一名奋斗在膜材料与膜技术应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的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简称低碳院),采访了海玉琰博士。一见面,她青春、阳光又自信的笑脸就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她带领记者参观了一楼的低碳院综合展厅,在展厅正中央的一面墙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努力创新,砥砺前行。

海玉琰向记者介绍:“低碳院作为集团公司的直属研发机构,专职研发人员占比90%,专业覆盖煤炭、热动、电气、化工、材料、环保等领域。多年来,低碳院始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和引导我们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汇聚起原创技术策源地先行军的奋进力量。”

成长源于热爱,收获始于进取

海玉琰1989年生于陕西西安,这片深情的黄土地滋养了她文静内敛的性格、勤劳朴实的品质。在会议室落座后,她扶了扶眼镜框,向记者娓娓道来:“从小父母就对我要求严格,让我形成了认真踏实、乐于钻研的习惯。”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海玉琰在初三第一次接触化学时就喜欢上了这门学科,此后她的化学成绩几乎都是满分。“在高中阶段,我的班主任正好也是化学老师,经常结合生活实际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实验原理,使我进一步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我们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化工专业之一,也一直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模式,每学年都会组织我们去现场实习交流,增强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海玉琰坦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为日后自己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本科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博连读。

得知自己被保研的那一刻,海玉琰的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天津大学的化工专业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专业排名中位列第一,所以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样的教育平台上继续深造学习。”

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011年9月,海玉琰走进天津大学,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每天,她都穿梭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宿舍每天晚上11点半熄灯锁门,她做起实验来经常会到晚上11点才从实验室匆匆地赶回宿舍。“那时,我已经开始对膜材料进行研究,最初的梦想就是能学以致用。”她认真地说。

在硕博连读开始阶段,海玉琰坦陈,课题组当时对于膜材料的研究和实验室的建设基本是从头开始,她作为第一批承担该项目研究任务的学生,从实验室的一桌一椅、一瓶一罐开始搭建,从最简单的刮膜开始学起。经历过膜材料的合成到复合膜的制备,经历了实验室膜材料到膜设备的从无到有。“一开始也没有人教,很多内容都是靠自己不断摸索、请教和尝试,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才逐渐掌握、熟练和成功的。”

海玉琰坦言,“这些经历让我对科研有了最初的认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做科研的不易。天大品格是‘兴学强国、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这是对天大百年办学经验的总结。我的导师张金利教授经常教导我们说:做科研要顶天或立地,做天大人,成天大事。曾经援疆16年的他肩负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每年为化工新生讲授天大品格,结合自己的奋斗故事对我们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了我,影响着我,他不仅是我在科研道路上的指明灯,更是人生路上的领航人。我希望自己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社会作贡献。”

2016年,海玉琰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一毕业就加入了低碳院水处理团队,从事水处理相关技术研发工作。回想入职之初,她说:“当年我们同批入职的应届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都很强。我通过虚心向前辈和身边人请教,同时加强自主学习,结合自己的特长、专长,很快就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为团队贡献一份力量。”

走上工作岗位后,海玉琰思考,企业中的科研一是目标要立地,也就是要更贴近实际应用,而不仅仅为了发文章;二是要更注重团队合作,不能单打独斗,如何有效沟通、相互配合在工作推进中更为重要。

自主研发,国际领先

海玉琰介绍,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复杂工业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对水处理工艺和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院以煤基能源复杂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为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了高性能水处理膜系列技术开发。

2017年,低碳院研究团队率先提出高盐反渗透极限浓缩概念并正式立项。高盐反渗透技术开发项目正是海玉琰参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研发初期,研究團队发现市面上的商品膜性能无法满足高盐反渗透技术的要求,而膜又是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快速自主开发出具有特殊渗透系数的高盐反渗透膜就成为当时项目推进的难点,“由于我之前一直从事膜材料的研发,所以我首当其冲承担了高盐反渗透膜的研发重任”。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实验室科技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科技助我来看云
学生写话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