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模式研究

2024-05-12 11:28马如意
电子产品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区块链分布式能源

马如意

摘要:针对能源系统中分布式能源共享和储能方面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能源共享 储能架构。该架构通过建立去中心化、透明度高的能源交易平台,实现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通 过深入分析该模式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构建可持续能源系统方面的潜力, 为未来能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区块链;分布式;能源;共享模型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可再生能源 的迫切需求,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成为能源行业的 焦点 [1-2]。传统的中心化能源模型面临着多方面的 挑战,包括能源浪费、可再生能源不稳定以及能源 供应链不透明等。在此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系统通 过将能源产生、储存和分配的权力下放到更小的单 元,提供了一种更灵活、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3-5]。

然而,随着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诸如能源 交易、储能共享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新挑战也应运 而生 [6]。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探究了基 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模式。区块链 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度高的特点, 为能源系统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改善了 能源市场的透明性和安全性。通过区块链技术,能 够实现去中心化的能源交易,确保能源数据的真 实性,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构建一个更加智 能、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在这一领域的不断 创新和探索中,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 模式有望为未来的能源格局带来积极的变革 [7]。

1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通过使 用分布式节点网络上的共识算法,实现去中心化的 数据存储和验证机制 [8]。简单来说,区块链可以被 视为一个按照特定规则不断增加的数据块组成的链 表。区块链的核心原理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参 与者中,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份完整的数据副本。当 有新的数据需要添加到区块链中时,这些节点之 间通过共识算法达成一致,并将数据写入新的区块中。每个区块都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Hash) 值,这样形成一个由多个区块相连的链条。区块链 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去中心化。没有单一的中心 化机构或个体控制数据,而是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 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②安全性。区块链使用密码 学技术和分布式验证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防 篡改性。③透明性。区块链中的数据是公开可见 的,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查看和验证数据。④不可篡 改性。一旦数据写入区块链,几乎不可能被篡改或 删除,确保了数据的可信性。⑤匿名性。区块链中 的参与者可以保持相对匿名,只能使用公钥和私钥 进行身份验证。⑥智能合约。区块链可以支持智能 合约,即在特定条件下自动执行的可编程合约。

2 微电网与共享储能技术

2.1 微电网技术

微电网是一种小规模、局部化的电力系统,由 分布式能源资源、储能系统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组 成。其设计目标是提供可靠、高效、可持续的电力 供应,可以独立运行或与主电网相连。微电网的关 键在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结 合先进的储能技术,以平衡能源供需,并通过智能管 理系统实现灵活的电力调度。这使得微电网能够更 好地适应电力需求的变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促 进清洁能源的更广泛应用。微电网的出现代表能源 系统朝着更加分散、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 实现能源安全和环保目标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9]。

2.2 共享储能技术

共享储能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能源管理创新, 旨在应对能源系统中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以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该 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先进的能源存储系统(如电 池、超级电容器和其他储能设备),将能源存储和 分配功能共享给多个用户或设备。

本文采用了共享储能站模式(图 1)。该模式 是基于传统微电网运行模式的创新模式,通过建立 一个大型的公共储能站和能源输送网,为同一区域 内的多个微电网提供电力接入服务,这也展现了共 享储能技术的前沿发展。在这个模式中,公共共享 储能电站的调度和运维采用统一的方式,通过大容 量储能系统产生的聚集效应和大规模用户用电行为 的互补性,以更加高效和经济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所 需的储能服务。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源输 送网,使得多个微电网之间能够灵活共享电力资 源。共享储能站系统不仅提高了整体能源系统的韧 性,还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和季节性的电力负荷变 化。通过统一调度和运维,降低了管理成本,使得 公共储能站能够更高效地满足多个微电网的需求。

3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架构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 储能架构。在这种交易模式中,微电网中的各个参 与方直接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以太坊能源交易 平台上进行交易,包括信息记录和结算,无须第三 方中介的管理。整个交易流程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 行,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在交易平台上进行资 金转移,每一笔交易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确保交 易信息的安全性、透明性和公开性。传统电力公司 的角色变成了辅助者,旨在确保电能交易的安全和 稳定。微电网系统包含可控负荷、风电机组、光伏 等分布式设备。当微电网系统参与能源交易时,每 个微电网既是能源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被称为产 消者。产消者之间的能源交易方式非常灵活且快速,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图 2 为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架构。其中,社区 能源存储(community energy storage,CES)是指 將能量储存设施(如电池、储能系统等)部署到社 区或园区内,从而实现能源管理的一种方式。CES 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储能技术,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 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及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载 需求。微电网(micro-grid,MG)是一种小型电力 系统,由多个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 储能等)和负载组成,能够独立运行并与主电网进 行连接。

4 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模式分析

4.1 净需求对比分析

本文描述了个体对电网的净需求情况,即个体 对电网所需能量的依赖程度。在没有能源合作的情 况下,微电网中的产消者和共享储能站的能源共享 前净需求如图 3 所示。由图 3 可知,在全天的不同 时间段,各微电网的能源需求呈现出高低波动的情 况,这意味着微电网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且对电网的 依赖程度较高。这种波动性反映了微电网系统中的 能源供需不平衡情况,可能存在一些微电网在某些 时间段过度依赖电网的现象,而在其他时间段则可 能有能源过剩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能源的 浪费和供需间的不匹配,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

如图 4 所示,相较于能源共享前,大多数能源 共享后净需求都在零附近,说明能源供需之间的平 衡达到了极致,系统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和资源最 大化。其中,产消者 MG2 始终需要从电网汲取能 源来满足需求,因此其能源需求波动较大。而产消 者 MG5 在能源共享前有能源产出溢出的情况,在 能源共享后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卖给电网获取收益, 这是通过能量共享实现的。在能源共享中,CES 会 在高可再生能源产出的几个小时内从产消者处存储 剩余能源,并在需要的 2 ~ 4 h 内与其他产消者分 享能量。这种合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园区的能 源效率。通过能源共享模式,包含共享储能的多微 電网园区对电网的需求大大降低。

结果表明,能源共享模式具备有效性和积极作 用。通过能源共享,当地园区的能源效率得到了提 高,同时含有共享储能的多微电网园区与未合作时 相比,对电网的需求量大幅减少。

4.2 碳排放量分析

本文针对电网中发电机的碳排放问题,提出了 一种在经济层面推动减少碳排放的创新性方法,将 碳排放纳入经济运行中考量,有助于实现低碳环保 目标。能源共享前后进行典型日碳有偿排放总量对 比,得到的日碳有偿排放总量如图 5 所示。由图 5 可知,能源共享后各微电网的日碳有偿排放总量明 显减少。具体而言,MG5 作为一个收益为正的个 体,由于未向微电网购电,其有偿碳排放量趋近于 零。这一观察结果表明,在能源共享合作模式下, 微电网之间可能发生了更加有效的碳排放资源共享 和协同管理。

5 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 模式有效降低了微电网对电网的净需求,减少了微 电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与传统能源生 产相关的碳排放量。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共享储能模式在优化能源利用和减少微电网依赖方 面具有显著效果。结果表明,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 模式对于平衡微电网能源供需有着明显的优势,可 以有效减少微电网对传统中心化电网的依赖程度, 也反映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模式对于减 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综上, 本文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共享储能模式 在微电网和能源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 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传统 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凡,李建锦,余向前,等 . 基于能源区块链网络的微电网共享储能调度模型 [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23,45(6):625-630.

[2] 谢连芳,张越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微电网市场多元储 能共享协调优化运行 [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3,35(8):94-102.

[3] 山东浪潮数据库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综合能源 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光伏配储能能 源共享交易方法及系统:CN202310868645.6[P]. 2023-10-27.

[4] 徐文滨,孙一凡,王林,等 . 区块链架构下考虑共享 储能的用户需求响应 [J]. 浙江电力,2023,42(4): 54-64.

[5] 王慧敏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享储能交易模型分析 [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12(3):1004-1005.

[6] 穆程刚,丁涛,曲明,等 . 基于区块链的表后微网系 统及其点对点能量块交易模型设计 [J]. 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2021,41(20):6927-6941.

[7] 赵辉辉 . 微电网中分布式电能的交易机制研究 [D]. 重 庆:重庆邮电大学,2020.

[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合作博弈的能量共享联盟灵活 性交易方法:CN202111470539.X [P]. 2022-03- 08.

[9] 戴赛,李宇轩,孙志祥,等 . 分布式储能线上共享优 化匹配交易模式 [J]. 高电压技术,2022,48(7): 2515-2522.

猜你喜欢
区块链分布式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