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自动驾驶的新一代智能网联客车电气架构

2024-05-12 11:28李理
电子产品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动驾驶

李理

摘要:随着城市智慧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客车一直在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但是智能车辆不只是电子 设备的堆叠,也要从根本上适应各种智能设备的加载,并通过有效的组织架构来协调多种智能设备运行。 基于智能汽车的区域控制理念,阐述了新一代智能网联客车的电气架构,该架构不仅适用于智能网联及自 动驾驶车辆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当前新能源客车的智能电器设计与应用,解决了传统客车电气架构臃肿和 效率低下等问题。

关键词:区域控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新能源客车;电气架构

中图分类号:TN915;U463.6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传统汽车的电气架构按照功能可分为车控系统 和车载系统。其中,车控系统可细分为动力系统 (发动机、变速箱等)、车身系统(灯光、中控锁、 电动后视镜等)、舒适系统(电动座椅)等,而车 载系统可细分为安全气囊、信息显示系统(仪表)、 信息娱乐系统(导航)[1-4]。

商用客车因为车内空间较大和客户定制化的市 场需求,其电气架构比传统汽车的电气架构更复 杂。在电气分类上,既有车载和车控的功能分类, 又有方位上的分类(车辆前端、车辆底端、车辆尾 端、车辆顶端)。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还会对多个功 能采用集成或删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如图 1 所示,在传统客车电气架构中各个电子 设备采用无中心的分布式管理,即所有电子设备的 地位相同。例如,仪表系统包含仪表显示、前控模 块、顶控模块、后控模块等多个电子设备,分别安 装在车辆仪表台、前围、顶棚、底盘等不同部位。 每个电子设备根据功能需求自行控制附近的灯、门 等功率电器,但是当仪表系统内各个电子设备之间 需要进行交互时,则需要将通信信号传递到车辆多 个位置。其通信节点过多和通信线路过长的问题会 导致通信易受到外部干扰,从而出现数据丢失等异 常现象。而且车辆上每个系统之间的通信也非常复 杂,如车载电脑管理系统不仅需要与智能系统进行 信息交互,还需要与车辆的空调 / 暖风系统、动力系统进行互控,以及与仪表系统进行信息传递。

在汽车非智能化时代,车载电子设备数量少, 所以上述电气架构具有布局灵活、管理便捷等特 点,但是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车载电子设备被 大量使用,传统的全分布式管理方式的弊端逐渐 显现,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拓扑结构的复杂度非 常高。

通过关注各大车企和互联网公司对未来智能网 联汽车的定义可以发现,未来车辆的电气架构将趋 于集成化。不仅是硬件的集成化,更多的是功能的 集中,即同类功能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区域效应,由 基于车载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总线通信的整车分布式协调管理变为以车载 以太网通信为主的区域自治管理。

鉴于此,本文设计了适合智能网联客车的新型 电气架构。考虑到商用客车自身特点,本设计保 留了网关这一模块,虽然在功能融合上会有所弱 化,但是相较于无网关架构,实施的成本会大幅 降低。

1 新一代电气架构模型

如图 2 所示,新一代电气架构模型主要是以多功能网关为中心的集中化管理,其把整个车辆分为 数据域、座舱域、车身—动力域和自动驾驶域 4 个 区域,4 个区域通过车载以太网和多功能网关进行 互联互通。其中,多功能网关作为新架构的中心模 块,主要起到桥梁的作用,为区域与区域的通信提 供最基础、便捷的信息通道。其通信协议主要采用 车载以太网通信协议,协议框架遵循基于网际协议 (internet protocol,IP)的面向服务的可扩展性通 信中间件协议(scalable service-oriented middleware over IP,Some/IP)的要求 [5],但是具体的通信内容 由车厂自主定义。此外,为了兼容传统客车的通信 协议,多功能网关还保留车载局域网 CAN 的通信 接口,主要遵循 SAE J1939 协议 [6]。

更进一步,如果在这一模型中去掉网关功能, 数据域、座舱域、车身—动力域和自动驾驶域 4 个 区域之间实现两两直接互联,即实现区域内的集中 管理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分布式管理。这种管理方 式在实现区域内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 高区域与区域之间的通信效率,但是商用客车的市 场模式决定了商用客车的生产制造采用客户定制化 的生产方式。该方式使得每个区域内的功能不停地 变化,从而导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管理变得更复 杂,因此模型中去掉网关功能的电气架构暂时还不 适用于当前商用客车的智能化推进。

2 区域模型设计

2.1 数据域模型

如图 3 所示,数据域模型是新一代智能网联中 最重要的区域模型,以数据域控制器为核心负责车 辆内外的信息交互。一方面,对外管理所有无线通 信,为车端提供移动通信 4G/5G 的无线通道,实现 车辆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车辆与路侧端智能 设备之间的通信、车辆与車辆之间的通信,以及车 辆与管理者之间的通信。具体的通信功能为:①车 辆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遵循 JT/T 808—2019 协 议标准把车端的所有状态按照一定采样间隔上传到 车厂本身的云端服务器,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服务, 帮助客户分析行车状态并确保行车安全。②车辆与 路侧端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是为了实现车路协同功 能 [7-8],其主要是实现蜂窝车联网(cellular vehicle[1]to-everything,C-V2X)中的绿波通行功能,该功能 能够探测到超远距离路口红绿灯的状态和路口拥堵 状态,从而提前控制车速确保车辆到达路口时无须 停车等待,这有助于提高城市通勤效率、减少碳排 放。③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主要是解决商用客车 驾驶时的盲区问题,商用客车体积大,因此驾驶员 的盲区范围也比较大,如果能够实现车辆与车辆之 间的通信,就可以准确探测附近车辆的位置,从而 避免盲区碰撞等交通事故。④车辆与管理者之间的 通信主要是为了提供更智能化、便捷的管理手段, 如远程控制车内的灯光和空调、远程驾驶车辆等。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法规要求,数据域控制器 还负责监管第三方行车记录仪。第三方行车记录仪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需要实时上传车辆关键信息,包 括车辆常规状态信息、新能源状态信息、国六发动 机排放信息等,主要遵守GB/T 32960—2016协议、 GB/T 19056—2021 协议、GB 17691—2018 协议。

2.2 其他域模型

除了数据域模型外,车辆还有座舱域模型、车 身—动力域模型和自动驾驶域模型。

座舱域为驾乘人员提供更智能、丰富的人机交 互功能,包括中控显示、中控控制、智能调度等 功能。其中,中控显示的内容包括 360° 全景环视、 车路协同信息、空调状态信息、车内外视频监控影 像、影音娱乐状态信息、胎压信息、车辆车速信 息、集中润滑信息以及空中下载技术(over the air, OTA)状态信息等;中控控制包括控制车内外环境 监控器、空调、影音娱乐、OTA 远程升级、电动后 视镜、中控屏幕上的虚拟按键以及仪表台上的实体 按键等;智能调度主要为公共交通服務,一般由客 户自行安装,所以与座舱域中的其他电气设备无交 互,包括刷卡机、投币机、报站器以及车内外路牌 和广告牌等。

车身—动力域是商用客车的一个重要区域,其 规划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为了 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传统动力部分进行 保留,即传统动力设备的接口和通信方式都不变。 而新规划的控制域控制器主要是为了满足新能源、 底盘线控、智能仪表和 L2 级别及以下自动驾驶管 理。其中,新能源管理包括动力电机、新能源整车 控制器、多合一逆变器、高压电池和新能源智能冷 却等设备的管理;底盘线控管理包括线控转向、线 控驱动、线控制动等设备的管理;智能仪表管理包 括智能化仪表显示、仪表前控模块、仪表后控模 块、仪表顶控模块的管理;L2级别及以下自动驾驶 管理包括紧急刹车辅助系统(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AEBS)、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ne keeping assist systems,LKAS)以及驾驶员疲劳监 测等辅助自动驾驶功能管理。

自动驾驶域包括 L3 级别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 的区域,这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功能的全新区域。一 方面,自动驾驶功能是商用客车未来发展的主流方 向;另一方面,此区域内的电子设备相较于传统汽 车电子设备,虽然在技术先进性上遥遥领先,但是 在功能安全等级上又普遍落后。自动驾驶域为未 来 L3 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提供各种高精尖 技术服务,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 达、厘米级别的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图像识别 等。考虑到 L3 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对数据量及实 时性的要求,本区域会有独立的无线数据上传通道。 自动驾驶域是新一代电气架构中一个重点区 域,是提升商用客车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部分。

3 网络通信架构设计

如图 4 所示,车辆与外部云端服务平台主要 采用 4G/5G 通信方式,而车内通信网络设计考虑 到与传统电气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在保留部分车 载 CAN 总线通信基础上引入车载以太网通信技术。 在车内网络通信中,4 个区域控制器之间的主要通 信方式是车载以太网,同时 CAN 总线作为传统商 用客车的主流通信方式也被保留下来,这既可以提 高通信容错性,还能有效降低通信成本。

4 信息安全架构设计

新一代电气架构采用最新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在通信设备数据域控制器内安置了一块加密芯片, 同时云端服务平台还支持安全证书的管理和基于证 书的安全车联网业务应用,具体内容包括:①公开 密钥基础建设(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满 足包括国密双算法在内的多种加密算法;②支持证 书的管理,包括申请、下载、更新、冻结、解冻、 注销、查询等操作;③支持多种证书,包括 Web 服 务器证书、电子邮件证书、签名证书、加密证书、 代码签名证书、设备证书、单位证书以及自定义用 途的数字证书;④支持证书模板化和主题自定义设 计;⑤支持分权设计,提供基于不同角色的权限管 理;⑥支持业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分开管理,可以设 定只有审计管理员才能进行审计管理操作。

5 结语

本文全面阐述了新一代智能网联客车电气架构的设计方案,并且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发展 和 5G 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充分考虑客户定制 化设计生产需求前提下,保留传统客车的部分电气 特性,在新技术发展与客车安全之间达到一个较 好的平衡,为客车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 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德龙,付莹莹,程翠锋,等 . 汽车电器架构发展趋 势 [J]. 重型汽车,2021(6):17-18.

[2] 陈静相,张雷,李林峰 .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集成安全网 关 [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8(9):49-52,62.

[3] 陆彦达 . 汽车电子电器构架设计及优化措施 [J]. 时代汽车,2018(6):74-75.

[4] 黎嘉晨,兰建平,周海鹰 . 面向集中域控的汽车电 子电气架构技术研究 [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22,36(4):23-28.

[5] 曹丽平,徐维,刘敏 . 车载以太网 SOME/IP 协议 及一致性测试系统研究 [J]. 汽车电器,2023(6): 55-58,62.

[6] 胡艳峰,唐键 . 基于 SAEJ1939 的增程式客车 CAN 总线设计 [J]. 汽车电器,2015(6):16-20.

[7] 梅芳芳,程莉芸,周春梅 . C-V2X 车联网技术现状 及发展前景研究 [J]. 通信与信息技术,2022(增刊 2):32-35.

[8] 江晓明,吴昊,丛滢淇,等 . C-V2X 系统中动态信 道预测的 R-ATB 算法 [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3,44(1):62-66.

猜你喜欢
自动驾驶
解除人的“自动驾驶”模式
MA600飞机自动驾驶仪及典型故障浅析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向及前景
网络带给你“自动驾驶”的体验
智能船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研究
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及发展
“自动驾驶”热潮背后的担心和疑虑
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
LTE—V车路通信技术浅析与探讨
特斯拉默默更改了官网上“自动驾驶”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