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宛 杨波
摘 要 康定斯基是西方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也是抽象艺术理论的重要阐释者,他的抽象艺术表达出人内心的情感,激荡了人的灵魂。抽象艺术追求精神的世界,使绘畫重新回归到艺术本身。以奥尔特加的概念为基石,可以从“人性化”与“去人性化”两个方面对西方艺术史进行梳理,并进而阐释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内在精神,而“人性化”和“去人性化”对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价值及影响也在这一过程中彰显。
关键词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人性化;去人性化
一直以来,中国学术界都对康定斯基的研究保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成果颇丰。围绕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创作和抽象艺术理论,从译介原文元典到理论细节阐释和相关比较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逐步深化。但是,随着对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整体研究工作的日趋完成,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角度就成为研究者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本文尝试以奥尔特加的“去人性化”概念为基石,探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如何从“人性化”发展到“去人性化”,揭示出此视角在现代艺术理论建构中的意义。
一、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中的“人性化”体现
“人性化”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凸显,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古希腊人在强调人的理性的同时强调客观事物对艺术的重要性。到了中世纪,欧洲长期处于黑暗时代,直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化”的重视才逐渐恢复。到了18、19世纪,“人性化”已成为艺术自身的逻辑,彰显了艺术的本质。
1.“人性化”的内涵
“传统画家总是以‘人性化现实为蓝本的”[1],将事物表现得栩栩如生。奥尔特加将“人性化”等同于自然,艺术中的人性化元素是从自然中提取出的、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被大家所熟知的。奥尔特加对“人性化”的表述,可以概括为三点:1.追求真实,描写人性;2.在对现实事物模仿中的情感显现;3.符合大众的趣味。
“人性化”既然是模仿现实事物时的情感显现,那艺术家就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进行创作,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艺术的体验及其所关注的对象与现实生活并无区别。所以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与他们在生活中的好恶态度是一样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例如一部戏剧,若剧中所设的人物形象符合观者的某一特质,那么就会激发观者的审美情感,这部作品也会得到观者的认可。在诗歌中,人们则会去寻找与自己内心相一致的感受。在绘画创作中也是如此,每一幅作品都寄托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观者在面对绘画作品进行欣赏时,情感是尤为重要的。“人性化”的优秀艺术作品势必要做到打动人心,观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转化为主观感受,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人性化”即大众化,符合大众的趣味,贴近大众的生活。模仿自然的艺术,也就是具象艺术,因此是通俗的艺术。大众化的创作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缺乏创造性,只是平铺直叙大众的生活。这种创作在奥尔特加看来是不具有艺术价值的,甚至无法称为艺术。
2.“人性化”在西方艺术中的发生及发展
从古希腊时期追求原始的质朴、自然的和谐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化”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直至19世纪“人性化”才逐渐开始转变,由追求逼真的现实转向追求人的内在情感。
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存在一定的规则,而整个宇宙有着一个永久的秩序,理智则是通向真理的途径。简言之,希腊文明以知识为先。希腊人将人的自然形体作为审美对象,通过对人体的结构表现,可以看出其内在所暗示的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静穆伟大的崇高理想。“罗马艺术从各个途径借鉴了希腊艺术,融合了其他艺术,同时,罗马艺术仍保持了其自身特点,就是对现实性与实用性的追求和对宏伟英雄气概的向往。”[1]相比于希腊雕塑,罗马雕塑更具个性化、世俗化的特点。罗马的逐渐衰落致使欧洲进入了黑暗时代,即中世纪。在中世纪,人的地位完全被宗教所取代了,宗教占有绝对地位并完全统治了社会意识形态及人们的生活。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终结了近千年的黑暗时代,“人性”这一概念才重新得到重视。
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对人性的歌颂体现出人的价值,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2]人类的高贵在于人的智慧,其根本标志就是理性,人可以通过理性和智慧创造万物。“人是地上的神,凡它真正想得到的,都有能力去做,而使人得救成圣的道路则是通过科学、智慧的法术。”[3]人本主义主张高扬人类的意志,人要掌握自己的生命,首先要有尊重自己的意愿、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教育的理念及教育内容都是关于自由意志的培育,是对人类自由意志的精神意蕴的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应全面发展,“极力鼓吹个人的心灵方面,身体方面,道德方面完全发展”[4]。从艺术层面来看,文艺复兴时期是古代艺术的再生,也是艺术发展的新契机,振兴了几近消亡的绘画艺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对古代艺术的复制,是在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运用各种艺术观念及技术手段而获得新生。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更多体现的是人文精神而非宗教的氛围。到了17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注重规范化的理性原则。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以启迪民众作为历史任务,在意识形态领域将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旗帜高高举起,这个时期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宗教固有的艺术风格,画面变得更加柔和,带有宗教场景的作品变得更加具有人类的感情属性。到了19、20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改革,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成为人们新的目标。
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感觉并非是事物的自身性质,而是我们自身的运动,除了运动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事物。而自然将一切事物给予了人类。与霍布斯不同,卢梭认为在最初始的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并且只有处于这种情况下,人才是最质朴、最具道德的。德国古典哲学将人的自由作为最突出的特点加以研究,显示出了审美与自由二者之间的本质的联系。克罗齐在其直觉理论中认为,人分为自然和心灵两个层面。直觉作为人性层面最根本的一部分,是自然与心灵之间的分割线。“在直觉界线以下的是感受,或无形式的物质。这物质就其为单纯的物质而言,心灵永不能认识。”[1]直觉的过程就是心灵去感觉,是获得情感,是一种为印象、素材等赋予感受的过程。19世纪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与笛卡尔相对立的一句话:“我欲故我在。”费氏的观点脱离了社会的发展和物质关系,基本是限定在人性的自然本性之上。他理解的人是抽象的自然人,不是具体的社会人,这是费尔巴哈在人性范畴的基本论点。随着西方存在主义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非理性主义的兴起,理性的人性论开始受到否定与质疑。个体化的、欲望化的人性观慢慢演变为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潮。
3.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中的精神内蕴
19世纪末,西方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尽可能地省略了繁琐细节,把视线从描摹现实生活转向表现主观感受,强调艺术创作中形成的观念及作者主观性的重要性。这一时期,不再是注重人的理性,而是转向对人内心精神层面的探索,从而表达出更为深厚的生命内涵。
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有三个重要因素,分别为时代要求、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的自身要求。这三种因素共同构成了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在阐述绘画历程时,他强调内心冲突是他创作的出发点,这种“内在冲动”的力量和“人性”的不断探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康定斯基因此选择采取抽象的方式表现隐匿在事物表象背后的真理。而对真理的追寻,便成为艺术家应该真正去完成的艺术使命。俄罗斯音乐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康定斯基艺术创作中的形式结构。他曾对德国的贝多芬、瓦格纳,以及德彪西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品进行讨论,从中汲取营养并逐渐发展出一种形式语言、结构和秩序的抽象化。他在音乐与绘画的互动中,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颜色的联系,心灵的联系。他把自己的音乐知识融入到了对抽象艺术的理解之中,并以不同艺术间的融合来展现艺术的真谛,这是他区别于一般画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理性与意志的关系比作日神和酒神。所谓酒神精神,不仅仅是主体的表现,也是一个走向内心精神深处的意志本体过程。酒神精神代表着现代艺术对传统的叛离,由此,精神也就成为了艺术的重要表现对象。在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中,精神是最为核心的概念,拥有至高的地位,人直接面对自我意志,并在一瞬获得永恒。康定斯基的内在原则,使得对人内心的挖掘完全成为了精神的表现。康定斯基发现,显现在绘画中的音乐本质要比音乐本身更具有意义。艺术创作将原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依附去除,主体性以一种新的生命力量将客观世界代替。这种已经形成的无法用具象形式表达的状态形成了纯粹直觉,艺术家依靠纯粹直觉进行创作,他们的绘画不再是自然空间的情景再现,而是指向了人的精神世界。
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中的“去人性化”表现
现代艺术注定不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同奥尔特加的观点,新艺术的受众只能是那些极少数具有理解能力的人,自产生以来它就注定不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基于此,结合奥尔特加所提出的“去人性化”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可以将“新艺术”界定为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期,少部分的精英主义者所领导的“先锋派艺术”。
1.“去人性化”的内涵
关于“新艺术”的界定,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共识。有学者将“新艺术”称为“先锋派艺术”,即20世纪初期产生的艺术派别,如野兽派、立体主体、表现主义等,共同组成的一场艺术运动。也有研究者将“新艺术”定义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地区发生的装饰运动。对此奥尔特加更倾向于前者。现代艺术家不是以稚拙的艺术手法面对现实,而是转而走向现实的对立面。他们大胆地将现实重新解构拆分,打碎其原有的模样,并发明一些以全新的绘画语言进行表达的新形式,它区别于我们传统观念上艺术的沟通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形式的产生,对于观者而言,也必须发生改变,才能在新的艺术环境中产生新的艺术理解与艺术愉悦。
奥尔特加对当时西方社会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新艺术运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与思考。他在《艺术的去人性化》中指出,“去人性化”这一观点,成为理解20世纪所逐步兴起的现代艺术运动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不仅精准地断言了未来艺术的走向,也影响了当时众多艺术家的创作。对审美现代性的特征,进行最早的理论预判的非奥尔特加莫属。而如今,当我们对现代性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去审视艺术中的“去人性化”理论和奥尔特加的思想体系,依旧觉得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奥尔特加认为,每一种现代艺术都会有与之相匹配的大众,无论何种现代艺术都会使得大众自发地产生一种新奇感。
在某些程度上,新艺术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手法一致,即反传统、反现实。新艺术在“去人性化”方面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同样改变了人们惯有的认知事物的结构和视角。在“去人性化”的观念被提出之后,对新艺术的态度存在截然相反的认可和排斥两个派别,它们都分别对新艺术做过多种评述。只不过,奥特加特之后更多的社会学家和美学家,都习惯以“先锋派”“现代艺术”来指称20世纪初“新艺术”。
2.“去人性化”在西方艺术中的发展过程
从古希腊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的出现,使得模仿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对情感的强调动摇了文艺复兴时期追求逼真效果的艺术,逼真性被弱化。直至抽象艺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艺术。从传统艺术到抽象艺术的过渡是一个由“人性化”到“去人性化”的过程。
具象艺术经历过两个繁荣阶段,第一次繁荣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注重人文主义,它的绘画、雕刻及建筑无一不是围绕着人体来进行的。对人体的复制,就是艺术的拷贝阶段。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神模仿永恒不变的“理式”创造了世间的万事万物。特别是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三张床”的比喻中,“仿”具有了和“艺术”一样的不真实的虚假性并受到了否定。具象艺术的第二次繁荣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强调以科学的手法再现客观的物象,画坛上使用三维立体图像的标准化法则进行艺术创作,在照相机尚未产生的时代,起到了照相机的作用,绘画具有写实的功用。
从19世纪发展至20世纪,众多艺术家从后印象主义汲取了新的艺术观念和养分,转而形成了自身的艺术风格。多种艺术流派在画坛上纷纷出现,这些艺术流派不断地推陈出新,展现出复杂而丰富的艺术多元化的面貌。“十九世紀艺术家们的创作太不纯粹。他们将纯艺术因素减少到最低,而将作品几乎完全建立在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虚构上。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个世纪的所有正常态艺术都是不同形式的现实主义作品。”[1]奥尔特加强调艺术的纯粹化,在表现形式上剔除掉那些过于人性化的因素,只有作品中的人性化成分减少了,那种特殊的艺术感才会显现出来。自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诞生,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对周遭事物的思考在画面中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发现越来越强烈的自我。另外,20世纪初也是科学进步的时期,人类发现了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并由此极大颠覆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艺术家开始思考肉眼看到的东西是否是真实的,进而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层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再者,艺术的表达是建立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很显然在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眼中,艺术的表达应该是精神性的。
“去人性化”是对传统的反叛,“传统不再束缚现代艺术发展”[2]。20世纪初出现的抽象主义绘画,可以说是当代艺术思潮的鼻祖。20世纪初以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为代表的抽象主义得以发展。“以前的艺术,就像科学和政治一样”[3],而如今对纯艺术的渴望,并不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在艺术世界中,将人类所附加的各项情感因素抛除后,艺术本身回归艺术自身,无关其他。
3.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中的“去人性化”
在众多的抽象艺术家中,最善于表达利用单个形式元素的艺术家莫过于康定斯基。在康定斯基对绘画语言的展现中,无论是形体、笔触、色彩等,所有的形式要素都从对客观世界的单一模仿中跳脱出来。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有相同之处,现代艺术应该像音乐早已达到的那样,放弃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依赖,逐步探索单纯的绘画形式所具有的力量。在康定斯基的两部理论著述《论艺术的精神》和《点·线·面》中,他对点、线、面和色彩等绘画要素展开了论述,并进行深入分析,确立了它们在绘画中的重要价值,他认为这些元素拥有自己的“内在声音”。他认为色彩虽具有独立价值,但并不能单独出现在绘画中,因为色彩在画面中,无法做到无限度的扩张,需要依靠形式来限定边界。由此可见,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元素虽都独立且具有各自的内心声音,但却需要形式加以辅助,形式与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附的。
康定斯基在创作时所选取的素材,完全无关于现实事物,而是将情感注入到与实物毫无关联的形式组合之中。它们为人的精神所主导,并且是个人情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具体证明。形式服务于个人精神性的表达。康定斯基认为,没有固定的、神圣的形式,形式是精神的外在显现,而对精神的共鸣则是形式的精髓。因此,不应该将形式神圣化。艺术家所创造的形式理应与内在精神产生共鸣,应该遵循内心的选择,不应该被形式所限制。康定斯基认为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精神表现出的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真实又深刻地表达出艺术家的内在精神。不同的艺术家对于自己希望表现的对象必然有所差异,基于此,多种形式的多样化风格同时存在,极大程度上证明了艺术家丰富多样的个性化特点。只要遵循“内在需要”的原则,就都是合理的,这些外化的形式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属性。在绘画的最后,仅保留形式与颜色,是康定斯基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得出的经验,但与艺术及形式的更高阶段的真实不相容,因此不将其列于艺术的范畴。以康定斯基的观点而言,成为艺术指导性因素的只能是艺术的内在精神。
康定斯基肯定立体主义毕加索等人在绘画中对于形式解放所做的贡献,立体主义将绘画从固有印象的外部形象中解放出来,只留下纯粹的、关于结构上的形态,以平面组合的多角度观看来拆解所描绘的对象,使之在最后呈现上如同块面的堆积。毕加索认为绘画应该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不应该依赖于对事物的如实描写。艺术家应该跳脱出有限的形象的禁锢,从而获得无限的艺术感觉,不能只单纯地描绘肉眼所能看到的对象,而是要先描绘出对事物的认识。在格莱兹看来,立体主义以物体的形式概念出发,以运动的形态概念为过渡,最后抛弃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运用的透视技法。从美学角度出发谈及绘画艺术,它经过了由空间形式到时间形式的转换,并不仅仅是艺术家创作的视角转变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在生活中以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创造,从事物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中去探索和捕捉规律,去观察事物运动的态势,以此来创造美的事物。
三、抽象艺术中“人性化”与“去人性化”的价值体现
康定斯基放弃客观描绘物体的绘画表现形式,通过对抽象艺术的大胆探索与尝试,催化了20世纪抽象绘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态势,丰富了现代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同时,康定斯基创立了独特的抽象艺术理论,其理论著作甚至一度被封为抽象艺术的“圣经”,康定斯基对整个20世纪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建构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尔特加的“人性化”与“去人性化”两个视角也都充分体现出对传统的反叛,以及区别于具象艺术的新主张。同时,二者都强调了形式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强调现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人性化”与“去人性化”对抽象艺术的意义
从反传统到艺术变革是动人心弦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艺术经历了自我否定—重新解构—混乱无序—重新建构—自我革新。艺术史的发展,是历代艺术革命者不断尝试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并为之努力的结果,是他们为保持艺术先进性而选择了一种艺术革新的手段。反传统是艺术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反思上,对传统的固化意味着艺术只能走向衰败和死亡的结局,只有不断自我审视与变革,才能保证艺术的纯粹性和前沿性。奥尔特加对现实主义的创作表达了强烈的抗议,他觉得现实主义是缺乏创造力的代名词,现实主义缺少艺术美感,更不存在艺术家独一无二的艺术灵魂的表现,都是千篇一律的再现。他强调创作者应该有自己的观念,即不应该过分依赖现实,要尽可能地保留观念所具备的纯粹特色。这一看法与主观主义不同,实际上它强调了“观念”的虚构性。从新艺术时期的创作中可以看出,越重视“观念”,作品越无法将事物的全貌清晰地展现出来。奥尔特加认为,新艺术在艺术风格上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广义来讲,抽象艺术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其特征是通过情感表现艺术形式,而非准确地描绘所看到的真实形象。这类属于表现主义绘画的基本方法早见于康定斯基,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融合而来。例如以几何审美为目的的立体派,为使艺术摆脱现实因素的束縛,去除了自然的物质形式,集中精力在“观念”上描绘出线条的轮廓。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就是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经典作品,它的人物造型中充满了粗犷、扭曲的艺术特征。抽象艺术注重艺术家的心灵,注重人的精神性,而不会局限于视觉上的真实效果。整体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色彩冲击,使观赏者体会到内心的紧张和激烈。以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为例,作品中人物的外貌特征、所处背景等都被淡化,只表现其惊慌失措的样子。他死死捂住耳朵,身体扭曲到了极点,干瘪的脸上写满了恐惧。画家并没有详细地描述角色所处的窘境,而是通过精神的传递,将角色的心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抽象艺术是把创造的客体由“现实”向“观念”转化,而非聚焦于客观现实的画面。也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艺术作品才能回归到艺术的本质,实现艺术自律。
现代艺术家颠覆了传统艺术对真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不再追求视觉上的真实,而是转到精神层面。将艺术家自身的理解与感受置于客观事物之上,通过艺术家的分析理解能力,将客观对象的形体在脑海中进行解构,再以抽象的手段创作出一系列的艺术作品,并在创作中不断尝试和改变艺术的呈现形式。抽象艺术的“人性化”精神是通过艺术家抽象形式的创作进行表达的,而“去人性化”旨在转变艺术风格,即对以往模仿现实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在形式表现上做出的转变。
2.“人性化”与“去人性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现代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主张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干预和影响,它的发生发展与现代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同时又是对长久以来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的批判。现代艺术作品的元素还是“人性化”的元素,但表達的却是“去人性化”的内涵。例如新兴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艺术形式。在现代艺术中,身体艺术占据了重要地位。身体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符号,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政治、历史、社会等各领域都有所体现。身体艺术主要表现在表演艺术、行为艺术、极少艺术和观念艺术中,这些艺术的表达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与性别、种族、阶级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本身更深层次的思考。身体的沟通与交流是首要条件,它比其他任何艺术材料都能体现出对现实的思考和态度,并在艺术与大众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从艺术的本质上来说,“去人性化”的艺术是具有一定观念和包含较深刻思想的表达和行为。现代艺术在实践创作中体现出多元化特征,通常将具体的创作实践过程和结果一同展现在公众面前。在“人性化”的艺术中体现“去人性化”的艺术本质,使观者对艺术作品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读解。
四、结语
作为抽象艺术的先行者,康定斯基为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对“人性化”的探寻彰显出人性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心灵与情感的迸发。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去人性化”经历了由泛化到破碎再到终结的过程。抽象艺术从“人性化”到“去人性化”的过程是主张新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也是对于传统艺术反叛的过程。对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进行探究,有益于我们对康定斯基及其艺术思想有更深层的理解,从而对抽象艺术乃至现代艺术的实践与理论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筱宛: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生。
杨 波:鲁迅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 牛寒婷)
[1]〔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1]徐庆平:《人性与神性:西方美术的历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2]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3]〔奥〕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赵复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4]〔美〕格莱夫斯:《中世教育史》,吴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1]〔意〕克罗齐:《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1][2][3]〔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9—10页,第43页,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