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引导

2024-05-11 14:49顾敏陈春林
文化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交流大学生学生

顾敏 陈春林

随着数字产品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手机依赖往往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人们忽视现实世界,产生社会焦虑,形成攀比心理,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群体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并通过倡导社会关注、加强心理干预等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手机已经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10.79亿人,其中学生网民占比20.5%。然而,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手机依赖现象也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对手机过度依赖和过度使用,以至于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的情况。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

本文以江苏省内三所本专科院校4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设置“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问卷,共发放612份,其中回收612份,有效问卷5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89%。在调查对象中,其中男生有309人,女生有284人;大一学生有124人,大二学生有223人,大三学生有170人,大四学生有76人;文史类占总数的50.35%,理工类占总数的49.65%。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性别分布、年级分布、专业分布都比较均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在课余时间使用访谈法在三所学校随机抽取8名学生进行无结构式个别访谈,每个年级2名学生,通过对每人进行20分钟的有效访谈,结合问卷调查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

时间长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目前96%的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就已经拥有手机,83.29%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2小时,53.77%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4小时。可见,大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的情况普遍存在,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工具之一。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偏长,超过半数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

用途多

首先,通过手机可以进行社交娱乐。大学生使用手机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交流和分享。此外,手机也是大学生进行娱乐和放松的重要工具,他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这部分学生占比最高,达93.62%。

其次,手机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能够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如使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订餐、查看交通信息等。这部分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占比为68.73%。由此可见,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性。

再次,手机方便学习与科研。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查找资料、下载学习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科研工作。这部分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占比为53.91%,比例相对较高。

最后,使用手机进行时间管理。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日程安排、设置提醒事项、制订学习计划等,这部分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占比较少,仅为29.09%。

频率高、依赖大

分析本次调查的结果可知,大学生使用手机不仅时长较长,而且频率很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不仅可以作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工具,还可以用来上网、聊天、拍照、听音乐、看视频等,这些丰富的功能使大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

使用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既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积极影响

首先,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多以面对面的交流为主,在地域范围上存在很大的限制,人们不能远距离交流,甚至要跨越几十甚至几百千米的距离才能进行交流。但手机的出现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人们不论相距多远都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其次,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通过手机,大学生可以随时与人进行沟通。过去出门在外的学子在与父母交流时往往只能写信,或等放假回到家乡,时间间隔都较长,人们难以实现高效的交流,而现在其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与父母进行交流,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

最后,打破了人际交往的隔阂。过去主要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为主,而这种交流方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人们的身份差異、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差异等。但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从而打破人际交往的隔阂,促进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消极影响

手机的普及与应用虽然具有许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容易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手机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导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大幅减少。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不断提高,从而减少了现实中的交往,导致部分人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

其次,容易产生信任危机。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越来越多,人与人的交流也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利用社交软件、网络实施诈骗的现象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最后,容易形成攀比心理。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功能不断迭代升级,许多人逐渐注重追求潮流而忽视了其实用性,盲目地追求“最新款”。手机的应用也带动了网购的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购物。但如果缺乏健康的消费观的引导,人们就容易养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很多人购物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外观好看或“跟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攀比心理的影响,这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综上所述,手机虽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积极作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打破了人际交往的隔阂,但过度使用手机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大学生应该适度使用手机,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建立真实、健康、丰富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引导

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注重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同时也要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手机在人际交往中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提高社会关注,提供社会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不仅是通信工具,也是一种获取信息、进行娱乐和社交的工具。然而,手机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从社会层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是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措施。

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如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实习机会、组织社交活动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拓展社交圈。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社交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讲座等,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志愿者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组织,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心理干预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使他们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成长。同时,还可以对手机可能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例如团队拓展训练、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邀请专业心理医生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其应对压力、调整心态的方法。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加强情感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交流是人际交往的核心内容,对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大学生加强情感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学校应加强班级建设,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

其次,家庭应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家长可以通过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支持。此外,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自我管理,实现人生价值

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利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大学生应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生活和娱乐。在使用手机时,要合理控制时间,避免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认识自我,还能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使用手机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隱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以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学习人际交往知识和相关技巧。同时,也可以利用手机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特点,更好地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

信息化浪潮下,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手机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手机的使用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提高了交往效率,打破了交际隔阂,但也带来了诸如忽视现实交往、产生信任危机、形成攀比心理等消极影响。而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层面,相关主体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关注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在学校层面,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搭建各种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现实中进行学习、交流;在自身层面,大学生应增强自律意识,提高防范意识,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思政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密度的关系研究”(2020SJB0453)。

(作者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交流大学生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