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坏型人格”让我活成爽文女主

2024-05-11 05:07薛巍
意林 2024年6期
关键词:宜人阿加莎人格

薛巍

多年前,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临时决定带我和另一位同学去外校听讲座,让我和同学先去校门口打车,我俩先后拦了两三辆车,都被别人截和了。老师实在忍不住了,自己冲上前去拦下一辆车,然后对我们说:“你们这样什么时候才能打到车?”我心里感叹,成年人果然是成年人,上海人果然很上海。

那次去听的什么讲座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大概是全球化之类的,但这个打车的场景我经常回想起来,感到老师不仅能在书斋中研究规则和交往理性,生活中的事情也应对得很好。如果我们连车都打不到,还怎么研究全球化?

多年之后,加拿大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爆红,他说:“没人喜欢被欺负,但人们往往太过忍让,如果你继续像只失败的龙虾一样垂头丧气,人们会看低你。”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打车,你需要摆出非常需要车的姿态,一味地忍让,别人没法知道你的需求,或者会无视你的需求。彼得森说,太随和会“杀”了你,你必须坚定果敢地表达自己,说清楚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想法,你不为自己考虑,别人就没法考虑你。

我们打车时比较忍让,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大学生,想表现得文质彬彬、不那么有侵略性,有点讨好型人格,需要用讨坏型人格来中和一下。《哈佛商业评论》中的文章说,乐于给予的人可能会患上“奉献疲劳”症,因为“给予者很容易被索取者利用。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于帮助,给予者抱以感激和知恩图报之念。而索取者将帮助视作公开邀请,希望得到更多类似待遇”。

研究發现,男性更容易成为索取者,而女性更容易扮演无私给予者的角色。“女性就像幕后导师,承担着最有价值但最不显眼的付出行动。她们身陷案头工作——计划会议、做笔记;但没时间用来做自己的工作,进行职业发展或抓住高曝光度项目的机会。慷慨意味着关心他人,但并不以忽略自己为代价。”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王芳在《我们何以不同》一书中说,大五人格模型中讲到“宜人性”,在英文里,人们常说一个人很nice,随和、善解人意。典型的高宜人性者体贴、周到、富有同情心;他们待人友好、宽容、有耐心,很少不顾他人感受而行事,在做决定的时候也会为别人考虑。他们习惯以友善的态度与人交往而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高宜人性者听起来很像人们常说的“老好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究竟是“好人有好报”还是“人善被人欺”?在收入方面,平均水平上,高宜人性者比低宜人性者挣得更少,高宜人性者不但平均收入更低、存款更少,连债务也更多。高宜人性特征并不被认为是领导者的理想品质,或许是因为和蔼可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权威感。

“讨坏型”人格为什么反而能让人接受?他们一次次、一点点地拒绝别人,胜过讨好型人格长期忍让,到最后来一次积怨、怒火大爆发。

“一味友善在职场环境中并非没有弊端。例如,为了避免冲突,他们可能难以坚持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为了帮助他人取得成功,他们可能会疏于规划自己的发展;为了考虑他人的感受,他们可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健康,把自己弄得疲惫甚至倦怠;为了维系和睦的同事或上下级关系,他们可能不必要地放弃了自己的机会……此时,低宜人性者那种对于个人利益的坚持、对事不对人以及结果导向的行事风格反而有可取之处。”

女性不必为了家庭而牺牲自我。法国作家莫娜·肖莱在《“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中说:“在传统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内部,妻子的需求总是在丈夫与孩子的需求面前被抹杀。女人们心照不宣的好母亲标准就是把自我消融在别人的生活里。现代有个悖论: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却并没有让女性也成为活出自我的个体,而是让她们回归母亲的身份,剥夺了她们的个体性。必须跳出这个悖论,迪迪乌·勒库克这样分析道。”

“已婚女性也可以在丈夫的眼皮底下实现独立自主。这正是小说中所描绘的女巫夜行的寓意所在。她们溜下床,瞒着沉睡的丈夫,骑着扫帚去参加派对。自主权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缺失,而是可以建立关系,但这些关系必须尊重我们的完整性、我们的自由意志,让我们能全面绽放,而不是自我束缚。”

一味地讨好别人不见得会得到回报。阿加莎的第一任丈夫阿尔齐婚后只对打高尔夫球感兴趣,“阿加莎总是努力成为理想的妻子以及理想的女儿,理想的邻居。她为了陪伴丈夫而学习了高尔夫球,但内心感到无聊至极,自私的阿尔齐对任何麻烦都避之不及”,后来阿加莎跟比她小15岁的男人缔结第二次婚姻,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所谓讨坏型人格,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恰当地主张自己的权益,既率直又礼貌,既不是盛气凌人,也不是忍气吞声。被视为全天候给予者的中年女性尤其需要经常讨坏,才不至于被压垮。

猜你喜欢
宜人阿加莎人格
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获荣誉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