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做泥人最有意思了,通过形态和表情,可以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很有挑战性,我喜欢这种感觉。”一块普通的泥巴,在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岳丙寅的手中几经捏、揉、刻、雕,一位手捧着茶壶、神态自如的老人便跃然眼前。
4月2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长治市平顺县东庄村岳丙寅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农家院落、人物雕像、家禽走兽……各种作品无不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岳丙寅用自己精湛的泥塑技艺赋予了泥土崭新的生命力,也表达着他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浓浓深情。
提起岳丙寅的大名,没有人不知道,不仅因为他是岳飞三十二代后裔世孙,还因他从小酷爱泥塑彩画艺术,加上热心乡村文化,作品遍布上党地区。今年56岁的岳丙寅与泥塑结缘已有30余年,在很多人眼里,泥土是最不起眼的东西,而对于岳丙寅来说,泥土却是有生命、有灵气的。他和泥塑的故事还得从村里的泥巴说起。从小就贪玩泥巴的岳丙寅,在本家叔叔的启发和教诲下,系统地学习了泥塑技艺,拿在手中的泥巴不一会便捏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人”,由此他对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泥塑创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岳丙寅的房前屋后、床头案上,总有着没有完工的泥塑和做泥塑用的材料,而那些取自太行山里的泥土,经过岳丙寅的手仿佛就有了气息,有了生命力。为了把泥塑做得更专业,岳丙寅临摹老壁画,效仿老泥像,探索和学习其他流派的技法和特点,技艺不断精进,他也从仅仅是泥塑爱好者成为漳河两岸有名气的泥塑大师,他的作品也走遍了十乡八村,扎根于上党地区。
“制作這个2米多高的大型彩塑需要十几道工序,先制好骨架,捆草造型,将优质黏土加棉花、谷糠、锯末、熬制的小米粥和纸浆搅拌成塑泥。上泥出样三至四次,将表棉纸涂白、打磨、上色、绘画、上光、装脏、点睛后才能完成。就上泥来讲,需要有粗泥和细泥之分,而每种泥的调制又都不一样,制作完成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岳丙寅做的彩塑对比度适中,以润色、混色、温色、稳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细致的笔法涂色,给人以高雅含蓄的感觉。多年来,岳丙寅制作高度在2米以上的彩塑像有1000余尊。
艺不在多,精为绝,技不为巧,功在练。对于生长在黄土地上的岳丙寅,对祖辈耕作的每个细节都清晰地记在脑海中,他的作品中反映最多的就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和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场景。在他手里,一个个小小的泥塑,捏出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景物,捏出了人物背后的故事和美好记忆,也捏出了和泥土相伴相融、休戚与共的文化传承。
“我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泥塑的魅力,我会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用这项手工艺记录下这美好的‘旧时光。”因热爱而坚持,因热爱而守护。岳丙寅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泥塑技艺上倾注热爱、坚守和专注,他孜孜以求,不断锤炼泥塑技艺,用巧手妙思和匠心传承,让非遗技艺被更多的人熟识和喜爱,让泥塑这门“老手艺”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