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正月,周成超
1.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2;4.山东大学医养健康产业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贫困是人类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灭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绝对贫困消失并不意味着减贫事业的终结,反贫困工作的重心将从绝对贫困治理转变到相对贫困治理[1]。健康贫困(因病致贫返贫)作为我国贫困的首要致贫因素[2],不会随着我国绝对贫困的终结而消失,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将持续存在,健康贫困问题依然是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有效解决该问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3-4]。
目前研究学者针对健康贫困的内涵、测量方法和形成机制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多是从相对贫困、多维贫困等领域切入分析国内贫困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很少有研究聚焦于国内健康贫困领域来挖掘此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分析其前沿热点。因此,本文在2003—2023年国内健康贫困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我国健康贫困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客观分析我国健康贫困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探讨健康贫困研究的演变趋势,以期把握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态势和推进方向,为后续健康贫困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以2003—2023年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
本研究中的健康贫困被定义为由于健康受损引起的贫困或因贫困诱发疾病进而加剧原有的贫困,常用的衡量指标为“灾难性卫生支出”或“致贫性卫生支出”,区别于其他研究将健康贫困定义为健康可行能力的剥夺,通常使用“自评健康状况”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健康状况评估指标。基于此,在CNKI数据库中以“健康贫困”or“因病致贫返贫”or“因病支出型贫困”or“灾难性卫生支出”or“致贫性卫生支出”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2 078篇文献,经过删除会议、访谈、报告以及和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筛选出353篇有效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文献,每篇文献都包括有效的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发表日期等信息。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1.R6(64-bit)软件对筛选出的有效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采用Excel软件进行辅助性统计分析。首先,利用软件绘制并呈现文献发文量、研究作者和合作机构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以了解国内健康贫困的研究现状;其次,利用软件绘制并呈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以汇总国内健康贫困的研究热点与研究主题;最后,用软件绘制并呈现关键词时间线以分析国内健康贫困的演化路径与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年度发文量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图1展示了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图,通过分析可知,健康贫困研究总体上呈现“缓慢增长—迅速增长—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2003—2014年健康贫困研究处于萌芽期,增长速度缓慢,年均发文量为5.5篇;2015—2021年随着我国健康扶贫工程的开展,健康贫困研究增长迅速,年均发文量为35篇,在2019年发文量达到顶峰(47篇),虽然2020年有短暂下降,但总体仍是上升趋势;2022—2023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健康贫困研究呈现下滑态势,年均发文量为19篇,但仍多于2003—2014年此阶段(2023年文献梳理仅统计到10月份)。由此可见,我国健康贫困相关研究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
图1 2003—2023年我国健康贫困研究发文量趋势图
为了解健康贫困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本研究根据普赖斯定律确定了我国近20年来健康贫困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即m=0.749(nmax)0.5,其中,nmax为所统计期间作者发表论文篇数所达到的最多数量,m为作者发表论文篇数应达到的最少数量,经统计得出健康贫困领域最高产作者在近20年的发文量是12篇,因此可得m≈3。故在该时间段内所发论文数量超过3篇者,即为健康贫困领域的高产作者,共计19位(基于篇幅有限性,因此仅列出发文量排在前10名的作者),分别为吴群红(12篇)、李叶(9篇)、高建民(6篇)、赖勇强(6篇)、赵郁馨(5篇)、唐景霞(5篇)、周忠良(5篇)、秦江梅(5篇)、吴宁(5篇)、万泉(4篇)。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发文量较高的研究者及他们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从图2可知,健康贫困领域的研究学者合作网络图谱共形成了449个节点、810个连接线条,网络密度为0.008 1,连线数多于节点数,网络密度较高。从作者合作网络来看,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图谱中包括多个子网络结构,最大子网络成员达到30个节点,占总节点的6.7%,健康贫困研究领域已形成哈尔滨医科大学吴群红、李叶、赖勇强等;西安交通大学高建民、周忠良、闫菊娥等;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秦江梅、赵郁馨、唐景霞等多个较大的研究团队,并且学者之间展现出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交流频繁。
图2 2003—2023年我国健康贫困研究领域作者网络合作图谱
研究机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中发文量较多或能够发挥科研引领作用的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程度。利用CiteSpace生成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图谱中的节点字体与发文量成正比,节点连线表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节点和连线数目来看,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包括260个节点、193个连线,网络密度为0.005 7。从图3可以看出,研究机构主要以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和高校的卫生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为主,其中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虽然总体来看研究机构间合作的聚合度较低,但局部合作较为密切,并且局部合作呈现跨院校合作趋势,如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公共卫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相互合作;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机构相互合作。
图3 2003—2023年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关键词是对研究文献的高度凝练和总结,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健康贫困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节点和字号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和字号越大代表关频次越高,反之则越低。该图谱包含338个节点、991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74,连接线超过节点,密度较大,表明健康贫困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较强。
图4 2003—2023年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出某领域研究的热点,对高频关键词进行整理后得到表1,频次排在前十的关键词分别为:因病致贫返贫、灾难性卫生支出、健康扶贫、影响因素、健康贫困、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精准扶贫、农村和医疗救助,这些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健康贫困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此外,中介中心性是反映节点重要程度的关键指标,尽管健康贫困脆弱性的频次较少(12次),但其中心度接近0.1,这表明目前健康贫困领域关注健康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较少,但其较为重要,是未来健康贫困研究推进和发展过程的重要角色。
表1 2003—2023年健康贫困研究领域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前20名
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通过聚类统计学的方法将关系紧密且关系强度大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然后归纳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聚类,以便识别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健康贫困的研究热点方向,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健康贫困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该图谱的模块化Q值为0.51,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分布均匀;平均轮廓S值为0.81,大于0.70,说明聚类结果合理可靠。本文基于关键词的LSI聚类算法,共生成11个聚类群,分别是 “#0因病致贫”“#1灾难性卫生支出”“#2健康扶贫”“#3医疗救助”“#4健康贫困”“#5贫困脆弱性”“#6影响因素”“#7医疗费用”“#8多维健康贫困”“#9健康人力资本”“#10国际视角”。
图5 2003—2023年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本文基于上述的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我国健康贫困的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归纳,将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热点凝练为以下四个方面,以厘清健康贫困研究的发展脉络。
3.3.1 健康贫困的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
卫生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构建公平的卫生筹资系统以有效避免家庭因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而陷入贫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对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性卫生支出的概念与测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之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性卫生支出指标,并开始使用这两个指标来评估我国的健康贫困或因病致贫现状。方豪、赵郁馨、陶四海等学者率先对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性卫生支出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测算分析[5],随后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基于实证数据开始分析我国居民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现状、致贫性卫生支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如山东大学朱敏和徐凌中[6]、孙晓杰[7]等学者分别对威海市农村家庭、西宁和银川市城市居民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其影响因素、安徽医科大学王丽丹等学者[8]、西安交通大学闫菊娥等学者[9]相继进行了诸类研究,此类研究自2003年开始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是健康贫困领域的经典研究内容。
3.3.2 健康贫困治理效果评估及长效机制探索
国内文献主要从医疗保障体系对健康贫困影响评估、因病致贫返贫视角下健康扶贫机制和健康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开展探索研究。
一是关于医疗保障制度对健康贫困的影响评估。学者们评估了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商业医疗保险等不同类型医疗保险制度对健康贫困/因病致贫的影响,且主要观点存在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医疗保险缓解了健康贫困的发生,如谢远涛等学者通过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11年的追访数据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对抑制因病致贫返贫有良好的政策效应[10];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医疗保险在健康贫困的作用方面有限,如李竞吾等学者研究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发展初期没有有效缓解因病致贫的发生,随着其完善发展,缓解作用才有效增加[11]。
二是关于因病致贫返贫视角下健康扶贫机制的探索。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探索,如汪三贵等学者基于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机理和健康扶贫作用机理指出我国健康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地区或机构的健康扶贫目标理念偏差、医疗保障水平过高、扶贫政策利用率较低、医疗机构过度治疗和衔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基于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2];陈楚、潘杰等学者通过对四川省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可以降低贫困家庭疾病经济负担,并且贫困县的政策效果较非贫困县更显著[13]。
三是关于健康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探索。学者们围绕健康贫困的内涵、治理逻辑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如翟绍果对我国健康贫困协同治理的逻辑、经验与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14];徐小言等学者从影响健康环境的“劣化”、疾病与贫困的“共生”以及健康贫困结果的"不可逆"三个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农村健康贫困的发生逻辑、作用逻辑和实现逻辑[15];王海漪等学者基于风险理论框架,从意识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模式—路径—策略”的健康贫困治理框架和此框架的适用情形[16]。
3.3.3 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定义与评估
健康贫困的传统研究侧重于事后研究,即评估的是已经发生的健康贫困,2000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贫困脆弱性”指标,并用此指标估计家庭在未来时期陷入贫困的可能性[17];在此基础上,黄潇[18]、邹薇[19]、刘伟[20]等学者将健康冲击与贫困脆弱性相结合,开始评估健康风险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随后刘跃、王静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康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健康贫困脆弱性是一个动态性、前瞻性指标,将其定义为健康相关的风险冲击导致家庭或个人福利水平下降到贫困线以下的可能[21];继而诸多学者开始围绕健康贫困脆弱性的评估及影响因素开始展开探索,如韦艳等学者基于全国五省“精准健康扶贫与人口发展”专项调查数据对农村女性统计分析发现,17.56%的农村女性陷入健康贫困的可能性较高,并且民族地区、老年、健康状况差、受教育程度低、少数民族的农村女性表现出较高脆弱性[22]。
3.3.4 多维健康贫困的内涵界定与测度
随着健康贫困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健康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多维属性,不能简单地将健康贫困定义为单一维度的经济贫困,健康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延伸。李叶、吴群红等学者创新性将健康贫困嵌入在疾病、经济、文化与教育、制度与环境的多维耦合视域下,构建了以“健康能力-健康权利-健康风险”为三大核心维度的多维健康贫困三角理论框架[23]。赖勇强、李叶等学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健康权利、健康能力和健康风险作为框架构建了健康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维健康贫困测度指数,为多维健康贫困的测度提供了有效工具[24]。吴冰、李叶等学者基于“能力-权利-风险”多维健康贫困理论框架,使用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多维健康贫困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叠加耦合驱动特征进行了探索与分析[25]。
关键词时间线图通过对关键词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展示其演进状况。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热点的演进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关键词的聚类时间线图(见图6)。根据图6信息,可将我国健康贫困研究划分为两个研究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3—2014年,这个阶段是健康贫困研究的萌芽期,研究主题重点为健康贫困/灾难性卫生支出的评估、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效果评估(主要集中为新农合对健康贫困的政策效果评估)。第二个阶段为2015—2023年,这个阶段可又细分为两个区间,第一区间为2015—2020年,这个区间为健康贫困研究的成长期,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研究主题演变为健康扶贫或健康贫困治理的机制探索,各类型医保制度(如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对健康贫困的政策效果评估及健康贫困的事前评估;第二区间为2021—2023年,这个区间为健康贫困研究的成熟期,研究层次更加深入,研究主题演变为多维度的健康贫困评估、相对贫困视角下或数字经济视角下健康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探索、国际视角下的全民健康覆盖。
图6 2003—2023年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关键词聚类时间线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我国近20年(2003—2023年)健康贫困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了探索研究,明确了健康贫困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主题,厘清了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研究现状来看,首先是健康贫困发文量情况,健康贫困的发文量与我国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健康贫困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其次是作者合作网络共现情况,作者合作网络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且局部之间已形成多个合作网络,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最后是机构合作网络贡献情况,机构的局部合作较为密切且局部合作呈现跨院校合作趋势,但机构合作多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主,跨学科机构间的合作力度不够,未来健康贫困研究可加强跨学科合作交流,打破学科交流界限,推动健康贫困研究视角的多学科化。
第二,从研究热点来看,健康贫困脆弱性在未来健康贫困研究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从研究热点主题来看,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健康贫困的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健康贫困的治理效果评估及长效机制探索、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定义与评估、多维健康贫困的内涵界定与测度四个方面。
第三,从研究演化趋势来看,我国健康贫困研究目前已进入成熟期,健康贫困研究主题目前已演变为多维度的健康贫困评估、相对贫困视角下或数字经济视角下健康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探索、国际视角下的全民健康覆盖。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