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4-05-10 11:03李爽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摘要】高校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党建思政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党建思政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党建思政工作,才能在人才建设方面取得更好成效。当今,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对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坚持大抓基层,建强党的战斗堡垒;科研与思政相结合,促进学术与思想创新;立足学科优势,创新工作模式凝练工作特色。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提升工作水平以更好的迎接未来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党建思政|发展路径

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党建思政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更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推动性

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通过强调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等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育人实效。”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形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養。党建思政工作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素质。在专业建设方面,这意味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通过开展各类思政课程、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为日后从事相关职业提供更好的基础。

此外,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还能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很多社会问题需要多学科协同解决。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的思政课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中进行交叉学习和合作。这样的交叉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高校专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的经验

(一)坚持大抓基层,建强党的战斗堡垒

首先,大抓基层是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基层是党的组织 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政工作的落脚点。高校学院党组织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将党支部建设作为推动思政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深入到学院的各个单位、班级,组织党员深入一线,了解职工、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发挥党支部在基层的组织作用,建设一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先锋队伍。

其次,建强党的战斗堡垒需要加强党组织的组织力量。高校学院党组织注重提高组织力,通过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党务工作队伍,保障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院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在学院内得到贯彻执行;同时,注重对党员的组织管理,强化组织纪律,形成一支高度团结、战斗力强的党组织。

再次,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注重在基层加强理论武装。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员对党的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广大党员在理论武装中增强党性观念,提升思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还注重加强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开展学科竞赛、组织学科交流活动等方式,促使党建与思政工作更好地融入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学科专业建设成为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学院整体发展的有力推动力。

最后,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注重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通过对党员的先锋模范典型进行宣传,营造学习典型、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党员在学院中的楷模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向优秀党员学习,形成学习党性、争做先锋的良好风尚。

(二)科研与思政相结合,促进学术与思想创新

第一,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注重科研与思政的结合方式。学院在组织实施上采取了多种方式,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邀请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思想引领,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师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的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学院通过支持科研项目的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注重思想引导,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念的认识。

第二,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建立了促进学术与思想创新的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通过开设与思政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想内涵,鼓励学生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学术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研方面,学院建立了科研导师团队,将思政工作纳入科研导师的责任范围,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思考社会问题、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识。这种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学院充分利用党建思政工作的平台,通过组织专业讲座、学科论坛、科研项目评审等形式,促使教师和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学科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学院还通过建立学科交流平台,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使思政工作更好地融入学科建设中,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此外,学院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创新意识。

(三)立足学科优势,创新工作模式凝练工作特色

一方面,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立足学科优势的特点在于深化思政内涵,紧密结合学科特色:通过深入挖掘学院各专业的历史、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党员和学生深刻理解本学院的社会责任,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立足学科优势的思政工作不仅拓宽了思政的内涵,也使思政工作更加符合学科特色,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正确思想观念的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在创新工作模式上下了功夫。首先,学院在党员培训上创新,采取与学院特点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例如组织党员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發展动态。这样的培训方式既加深了党员对行业的了解,也使思政工作更具实效性。其次,学院在党员的日常活动中注重将党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通过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技术研讨等方式,增强党员的专业素养。这种创新的工作模式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科实际,有助于激发党员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研究兴趣。

最后,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学院结合学科特点,打造了独特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思政工作特色。例如,在金融专业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党建活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金融问题,培养健康的金融文化观念。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思政工作与研究成果的结合,不断推动专业技术与思政观念的深度融合。这种凝练出来的工作模式有助于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三、高校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未来展望

(一)大兴调研之风: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未来之路

首先,大兴调研之风是未来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各专业方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大兴调研之风,各学院可以主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的创新方向、市场的动向等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同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行业专业委员会、共建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学院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加紧密地对接。

其次,与企业协同发展将成为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未来之路。党建与思政工作需要更加贴近产业实际,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为业内优秀人才。学院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联合举办行业论坛、引入业界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促进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增进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再次,未来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路径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多样化。学院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导师、实施双创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烟草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开设行业前沿课程,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开展讲座,打破学科壁垒,促使学生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形成更加全面的专业素养。

最后,未来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需要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院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内容对社会的影响,促使他们在专业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专业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结对帮扶: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关键节点

第一,结对帮扶的意义在于加强校际间资源共享,促进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全面发展。学院作为高校的一部分,每个学院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资源。通过结对帮扶,可以实现党建与思政工作中的资源共享,使得各学院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学校整体的党建和思政工作。同时,结对帮扶也有助于促进党员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学术氛围,为学科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第二,结对帮扶的实施途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各个学院的特色和优势。每个学院都可以选择与其他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学院进行结对,通过共建研究中心、合作开设双专业课程、共同主办学术活动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人才共享。此外,学院还可以通过组织师资力量进行交流,搭建在线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对方学院的学科竞赛,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结对帮扶中注重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结对帮扶不仅仅是在学科专业上的互助,更是在思政工作中的有机结合。高校中每个学院都可以与结对学院共同开展党建活动,组织主题党日、党课、座谈等活动,促使师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在思政课程设置上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思政课程的深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将党建与思政工作有机融合,使结对帮扶更好地服务于学院整体的发展。

最后,结对帮扶还可以在学科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学院可以通过结对帮扶与对方学院进行研究合作,共同申请科研项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的全面提升。通过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形成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学院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三)创新党建活动:时代发展对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一方面,创新党建活动对于高校学院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党建活动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党建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够引导党员教师更好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推动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方向主要包括活动内容、形式、手段等多个方面。在活动内容方面,可以结合学院特点,开展关于学院特色专业的文化、发展趋势、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座谈,“持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党员和师生深入了解 的发展,增进对行业的认同感。同时,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党员和师生进行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有深度的党建学术交流。在活动形式方面,可以尝试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线上直播、网络互动等,使党建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增强党建活动参与度。

此外,时代发展要求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更具实效性和系统性。创新党建活动需要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精准的目标制定、科学的组织实施,确保党建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同时,要注重系统性,将党建活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全面、系统的党建工作体系。

四、结语

总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建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以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全方位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高校要积极思考探究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相互融合促进,坚守育人初心,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高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高羽,郭欣欣.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4):132-135.

[2]邓军.筑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N].光明日报,2018-10-31(6).

[3]舒刚,徐为结.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与践行进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23-30.

[4]王成岗,陈志远.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23,37(01):97-100.

(作者简介:李爽,郑州轻工业大学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研究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