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2024-05-10 22:22王枝紫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等基本特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有利于乡村自然资源得到增值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调整乡村的产业结构、带动乡村群众增收致富,显著提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准具有重要意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基于此,文章以云南省作为切入点,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进行简要叙述,分析基于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意义,剖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对策,以期推动乡村绿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旅游作为当下蓬勃发展的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1]。并且在居民生活水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民会更注重生活在生态更加优美的乡村,感受田园生活。为此,有很多城市居民都会选择前往乡村休闲,缓解城市生活压力,陶冶身心。云南省有较为独特的高原风光、丰富的民族风情以及边疆风物,乡村旅游是云南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需要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机制,实现云南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1 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概述

1.1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乡村地区与城镇共同组成人类活动空间,乡村是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兼具自然、经济、社会多重特征的地域,在生态、生产、文化以及生活等方面显示出与城镇不同的多重功能。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1.2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和谐、持续以及效率作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作为基础,让自然与经济实现统一。同时,绿色发展也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属于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旅游属于绿色发展的一个方面。绿色旅游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准,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并且将其变成相应的旅游项目。乡村地区通过发展绿色旅游,可以使城市游客回归自然,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

2 基于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意义

2.1 有助于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

云南省的地理环境独特,其人文景观与气候条件组成乡村旅游资源。在发展乡村绿色旅游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来吸引游客,另一方面,通过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如传统生产生活风俗、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戏曲等内在价值进行挖掘,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而且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4]。

2.2 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发展乡村旅游属于云南省乡村经济绿色化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代替部分乡村工业与农业生产,这样也就会减少给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同时,还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3 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稳定发展

以云南省乡村地区来分析,通过绿色发展旅游行业,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体来分析,通过发展绿色旅游,农民会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提升自身经济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實现共同富裕的目标[5]。

3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部门引领

一是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发展乡村经济为基准,通过合理开展旅游项目,改善农村经济条件。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政府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调节市场的调节剂,切实发挥出旅游市场的最大价值,以更加科学以及合理的手段,确保乡村旅游主体的利益得到均衡分配。如此,便能够进一步缩短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因此,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的旅游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规划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并且发挥引领作用,转变旅游企业以及农民的传统思想,绿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二是,要想保证乡村地区居民的基本利益,地方政府可以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力度,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保障旅游活动的安全和规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科学监管外来资本,防止乡村旅游产业在绿色发展的过程当中,被资本裹挟的状况的发生。这样的做法不但会垄断旅游资源,还会严重损害农民的基本利益。地方政府还需要对地方旅游企业损害村民基本利益的相关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以及监督,合理分配旅游利益,以此借助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6]。三是政府还可以搭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平台,吸引各类主体参与,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举办旅游文化节等,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地方政府应该确保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紧密合作以及交流,以合力来共享资源以及利益,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态势。

3.2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应注重树立更加正确的发展理念。这样,可以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发展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遵循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量减少人类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此有效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在此过程当中,乡村地区需要对更加科学的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规划加以制定,应以绿色发展为基准,更加科学地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发展,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因为云南省各个乡村的资源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在制定规划的过程当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全域全要素的要求,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估和分类、绿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策略等层次进行规划,体现不同村庄的特点,引导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确保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杜绝“千村一面”。

3.3 加强政府保障监管

乡村绿色旅游持续走热、亮点频现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同质化、千篇一律的现象。那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政府就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针对云南省的乡村旅游,做好统一的规划以及管理。一是通过对税收减免的相关政策加以运用,进而使得更多企业都可以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以此保证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相关旅游设施的建设。二是需要以旅游行业作为切入点,以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规范管理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三是要加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确保旅游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旅游企业和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强制服务收费、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监管,防止恶性竞争、虚假宣传等现象的发生,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还需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专业素质。通过对存在的食品安全、设备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欺诈宰客等涉旅问题进行监督与处理,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助推云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7]。

3.4 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可以产生丰富的经济价值,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在乡村旅游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元素,打造区域特色主题,让群众看得懂、有触动、有体验,绿色旅游体验效果不断提升,形成地域品牌。为此,云南省可以依托不同乡村的资源优势,活用乡村旅游资源,加快对旅游名村、星级名村的品牌创建,也可以结合云南特色农业,打造各种蔬果品牌,从而推动乡村发展绿色旅游再上新台阶[8]。

3.5 挖掘保护乡土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过程当中,保护乡土文化尤为关键。因此,在促进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村落建筑、民间工艺等,鼓励乡村旅游文艺创作,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传统村落、古建筑、民间艺术等乡土文化元素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可以通过修缮保护古建筑、恢复传统村落风貌,让游客在乡村旅游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和传承民间艺术、手工艺等乡土文化,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乡土文化展览、民俗活动等形式,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乡土文化,以此使得绿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3.6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做好乡村旅游景区的水电、餐饮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与旅游绿色发展相关的各种服务设施,如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此外,可以对农村公路进行扩建、修缮,提高农村公路的质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农村道路的交通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具有特色,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进而对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加以满足。相关部门也可以结合地区的发展状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合法合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以此实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从而保障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的顺利进行,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稳步发展的“助推器”[9]。

3.7 加大宣传力度

在绿色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当中,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进游客对云南乡村绿色旅游的认知,激发游客到云南乡村旅游的兴趣。一是可以在乡村旅游景点、步道以及观景平台,设置宣传栏与宣传屏,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宣传纪录片,播放与绿色旅游相关的公益广告,制作、悬挂云南乡村绿色旅游特色标语,向游客介绍当地的乡村绿色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二是可以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将乡村旅游以形象、具体、生动的效果展现给旅游者,更好地提升乡村旅游的宣传效果,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对本地的乡村绿色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宣传[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正在迅猛发展,若能对云南省的乡村绿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有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以合理的规划以及安排,吸引公众共同参与乡村绿色旅游建设,通过挖掘保护乡土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的对策打造乡村绿色旅游品牌,使得旅游行业朝着绿色旅游服务型产业发展。同时,乡村绿色旅游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乡村绿色旅游更好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新闻网.发挥乡村旅游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EB/OL].(2023-03-29)[2023-12-29].https://www.ctnews.com.cn/gdsy/content/2023-03/29/content_139477.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刘磊,周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的价值定位及发展路径[J].新西部,2023(09):118-120.

[4]刘娇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3(19):163-165.

[5]刘乙一.江苏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3(19):39-43.

[6]刘玉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师,2023(10):124-125.

[7]王盼盼.乡村振兴视域下安阳乡村旅游发展策略[J].当代县域经济,2023(10):86-88.

[8]高璇,聂铄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途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9):25-27.

[9]魏松.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66-71.

[10]陈敬芝,李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创新路径探索[J].赤峰學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9):75-78.

作者简介:王枝紫(1978—),女,汉族,云南临沧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管理学。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