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重大创新

2024-05-10 09:27孙建欣
桂海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可以从本质特征、建设目标和国际影响等角度来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要求,是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从实践创新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人类对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扩展了世界现代化建设的版图,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重大创新,对于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4)01-0015-08

基金项目: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年度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农村金融服务与创新研究”(NDYB2023-13)。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成功推进和拓展,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1]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意义重大。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國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我们可以从本质特征、建设目标和国际影响等角度来深刻理解与把握。

(一)从本质特征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里排名前两位,这从本质特征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17,“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突出优势和鲜明特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奋斗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是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考验的伟大社会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历史与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决定了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区别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

(二)从建设目标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里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全面提升我国的文明水平,包括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文明。

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水平,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是改革开放最鲜明的特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不同”[4]2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说明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就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水平,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破解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全面提升政治文明水平,就必须不断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优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168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可以彰显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可以深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全面提升政治文明水平。

全面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就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力量。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5]。与人的物质需要的有限性不同,人的精神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广泛性的特点[6]。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们内心的精神力量。

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就必须着力维护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追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就必须着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态要求。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人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7]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如果大自然遭到破坏,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如果我国只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没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那么这样的现代化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更不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绿色发展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从国际影响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支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8]540-54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范围内的秩序和格局调整成为大趋势;人类交往的世界性、全球性、广泛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深入,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多边主义之路。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贡献。虽然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冷战思维等不时抬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新的选择、拓展了新的途径,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新的方向,贡献了中国的力量。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1]。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提出了新征程上的新要求,是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创造性转化。

(一)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现代化最初来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不发达社会形态发展到发达社会形态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是一个动态概念,它的具体内涵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并不能脱离现代化的发展规律而单独存在,它是现代化发展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跟现代化一样,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终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扎根于中国大地,遵循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設具有明确的本质要求,蕴含了新时代的新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旧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和平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分别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前进方向、内在要求、制度优势、文化力量、价值目标、生态基础、外部支撑和历史贡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这些本质要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展现了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彰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

(二)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最为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苦难辉煌,完成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书写了崭新篇章,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不可能通过照搬照抄外国模式或者依靠外部力量就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吸收借鉴了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代表。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不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可以预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的奇迹,它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观、世界观、文明观、生态观、价值观等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为人类更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三)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要求,是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个伟大目标,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事业。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目标的战略安排。总体来说分两步走: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起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即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起也用15年的时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把握好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起步期,即“十四五”时期,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0]。从世界发展史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现代化大多经历了产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时间,而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克服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要遵守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要求,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扬斗争精神,团结奋斗,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

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在这个伟大飞跃中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人类对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扩展了世界现代化建设的版图,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逻辑的创新性发展。

(一)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人类对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权利和必然选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能把思想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8]332由于世界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特别是人口规模、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世界各国不可能走同一条路径实现现代化。目前,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他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发展中国家缺乏成功实践的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历史经验表明,那些全盘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不顾现实国情和历史条件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现代化,没有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成功追赶,而且还陷入了经济长期停滞、政治长期动荡的困境。例如,部分亚非国家陷入“低收入陷阱”,部分拉美新兴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避免了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并且成功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证明了走符合自身国情和历史条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可行的。中国所走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给期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希望,向世界各国宣告了“社会主义失败论”本身的失败。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新的创举,它摒弃了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舍弃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老路,抛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呈现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老路;它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在全球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为人类更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国智慧。

(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曾经,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因为在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之前,世界上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现代化,不仅具有剥削的性质,还携带着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而发展,资本原始积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主要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残暴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不仅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而且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4]84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西方国家也未曾停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或非经济劫掠、政治或军事干预、强权统治和霸权行为。由此可见,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充满了战争、冲突、掠夺、殖民等血腥罪恶,这不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也给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是其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并没有任何改变,其资本至上、霸权至上的弊端愈发明显。而中国进入现代化,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实现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国家鼓吹的只有资本主义道路才可以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将西方现代化从“唯一”模式变为“之一”模式,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事实证明,世界上存在的现代化模式并不固定,现代化标准并不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11]世界各国应该尊重通过自身努力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国家。还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想要实现现代化,可以参考借鉴西方模式,但并不是只有西方模式一条路可以走,他们还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重要启示。

(三)扩展了世界现代化建設的版图,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现代化建设的版图和进程都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版图和进程来决定的。习近平主席指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12]在中国进入现代化之前,世界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人口约占中国人口总和的71%、全世界人口规模总和的七分之一,这使得很多人认为世界的现代化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4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这意味着进入现代化的人口比现在所有已实现现代化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出五个百分点,也意味着进入现代化的人口总规模已达到了世界人口总规模的三分之一,扩大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进入现代化,彻底改变了西方国家长期主张的荒谬看法——世界上只有少部分国家才可以实现现代化。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生产力的现代化。从生产力的维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过程[13]。马克思曾指出:“人类支配的生产力是无法估量的。”[8]77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支配的生产力也巨大,必然会促进生产力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生产力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也会加快,依此类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也会跟着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不仅会加快世界现代化进程,也会打破资本主义在现代化领域的垄断。中国式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建设的版图和进程,这不仅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1).

[2]《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18.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6]孙建欣,李成勋.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论: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面剖析[J].理论导刊,2020(8):80-85.

[7]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2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

[10]孙建欣,唐魏,王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探析[J].桂海论丛,2022(4):61-65.

[1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94.

[12]习近平.坚守初心共促发展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N].人民日报,2022-11-18(2).

[13]胡乐明,胡怀国.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2):14-29.

责任编辑莫仲宁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