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转型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策略

2024-05-10 17:22徐云李志强许雪梅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新常态

徐云?李志强?许雪梅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业务发展已经从单一业务管理模式转变为数智化业务管理模式,相关的业务变革会增加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不管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是信息无边界问题都是影响企业长久建设的因素。本文首先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作用,其次介绍企业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点,最后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企业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措施,包括:完善组织保障,夯实体系构建的基础;促进技术模块建设,规避网络安全风险;动态防控风险,形成漏洞管理机制;整合运营结构,丰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创新企业管理方案,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调控。

关键词:新常态;数智化转型;企业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

互联网的发展给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带来了一定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相关人员需要重视网络边界化保护,避免病毒和黑客入侵网络的情况。其次,企业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意识到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加快数智化转型的脚步。最后,管理者应当通过网络技术整合安全管理机制,给用户带来较强的安全保障,设定多样化安全组织活动,体现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不断推动新常态化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进程。

一、数智化转型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作用

1.信息技术的兴起促进企业经营与发展朝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的方向转变,全新的技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产生了重要价值,但在拓展企业业务涉及范围的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

2.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已经从专业化管理的形式转变为非结构化的管理形式,深层次落实人工智能创新[1]。

3.为了落实区块链模式的具体应用,相关人员应该完善组织体系,拓展业务涉及范围,科学管理项目成本,革新企业的组织模式。

4.相关人员应当巧妙应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善机房基础设施,确保企业能够进行集约化管理,保障企业管理质量。

5.智能化转型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突破信息管理的局限,便于网络信息的时效性应用,以满足数智化转型的基本需求。

二、数智化转型企业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点

(一)顾及无边界的安全管理

数智化转型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应该充分体现基础设施的作用,由于基础设施涵盖广泛范围涉及网络设备、服务器、租赁等多个架构组成形式,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以往的客户关系朝着网络企业的形式转变。以大规模的网络企业为例,通过IT技术将原有的服务系统转变为微服务系统,分解共性功能,逐步促进信息化系统的整合;相关形式体现出业务发展的动态特点,利用信息软件而持续集成的过程,提高网络信息运维管理的质量[2]。在实际的服务中,云计算模式比较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信息化体系的跨越,也就是突破边界模式局限得到更多的发展条件。另外,随着移动化计算能力的提升,智能终端开始被企业管理者重视,特别是企业门禁系统或者人脸识别系统,均属于边界技术的突破形式,因此,在数智化转型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时,应该善于创新无边界的安全管理。

(二)顾及零信任的安全管理

处于数智化转型的企业不仅要重视安全管理,还需要顾及零信任的基本需求。零信任改变了传统企业的信任模式,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比较明显的风险,更多受到内部管理的影响。在过去的企业管理中,倾向于人员的信任和依赖,识别人员角色以及身份,动态拓展终端设备的信任功能。延伸设备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繁琐性,需要思考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关人员和用户信息。以人员的视角研究信任,相关人员还需要充分协调合作伙伴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一方面判断身份信息,另一方面对系统的运作进行安全监管。以零信任管理为基础,信息化系统的建設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相关人员需要进行信息化系统研发,从根源上做好信息部署工作,一方面与商家沟通采购物资;另一方面借助第三方开源软件或者公共服务等性能,充分检验企业的核心资源,构建信任体系,以免企业出现网络安全管理的信任问题[3]。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应该系统性运用数据信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特点,强调数据可靠管理和建设,动态开展信息采集和信息应用等多个环节。如果数据信息匮乏安全性与可行性,势必会降低企业的发展效率。换言之,数智化转型的实践需要相关人员顾及零信任的模式构建,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三)顾及不对称的安全管理

在信息安全管理和建设中,攻防模块设定是核心点,更是确保信息安全运用的基本条件。在进行数智化转型时,企业应当明确相关的管理目标,全方位避免有破坏信息的行为。企业管理者应当研究是否有病毒入侵或者黑客入侵的可能性,从根源上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鉴于企业投入以及产出比例的基本关系,部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受到资源利用率影响。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在入侵者的影响下,阻碍了信息数据价值的发挥,造成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有不对称性的困难,因此需要在安全管理中形成对称性处理网络信息的系统,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拓展信息化系统,融入预防形式、监测形式、应急形式等,并制定信息安全协调机制[4]。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体现信息安全处理的作用,整合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效果,全面挖掘历史样本的信息,预测企业在后续经营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对关键项目利用数据信息进行取证。在效能管理中,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要涵盖每一项业务,分析内在的影响因素,转变攻防技术不对称的问题,切合实际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服务管理。基于此,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从多个方位进行思考,包括有无边界的管理需求、零信任的管理需求、不对称的管理需求,并从相关的发展状态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方案。

三、数智化转型企业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组织保障,夯实体系构建的基础

在企业数智化转型期间,要想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应该贯彻从上到下的理念,把组织保障当做基本条件,系统性地治理企业。通过落实董事会的责任机制,管理者可以全方位分析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情况,以相关的目标为前提,提供大量资源作为支撑。企业政策的设定应该从资源利用率的方向出发,真正落实资源配置,健全现有的考核模式和考核体系,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5]。此外,相关人员还应当构建信息安全组织保障,具体划分战略目标,从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层面完善管理体系,把企业创新计划当作核心点,夯实体系建设的基础,加快企业数智化转型。

(二)促进技术模块建设,规避网络安全风险

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模块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划分多个领域,搭建用户、治理、网络一体化的技术组成结构,全方位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切实围绕用户领域创新技术水平,统一化认证管理体系和管理身份,同时按照单点登录的模式,强化身份认证效率[6]。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及时规避危险因素,通过入侵防御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提高信息安全性,确保企业网络信息能够处于安全的环境。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运用能够拓展企业安全管理的视角,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同时,利用相关的信息采集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可以调控信息数据的物理环境,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场景。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操控无人机,能够赋予企业生产和服务拥有更为便捷条件。相关的智能化技术运用能够提高物理监测和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因此,企业需要借助相关技术创设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条件,从而加快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脚步。

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当管理信息安全终端,分析企业资产管理的内容,整合管理身份与管理漏洞,使得网络身份系统的信息具备规范性与安全性,并对恶意软件的擅自运行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网络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相关人员需要调整网络进出口,使得安全区域的划分表现为一定差异,并以更好地控制攻击蔓延为基础,落实规范化模式,从整体上加固系统组织体系,从无关端口入手进行信息安全管理。一旦涉及其他类型的业务,相关人员应该调整运营管理的需求,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设置安全管理代码,加强系统整体运作效率,避免发生产生越权攻击的情况。基于此,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应当灵活应用技术模块,避免人为元素干扰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从而体现数据管理的机密性与完整性,动态实现网络的数据传输和网络的数据分享。

(三)动态防控风险,形成漏洞管理机制

数智化转型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该动态防控风险,也就是利用终端和网络以及系统优化现有的组件,以第三方漏洞的形式进行扫描,借助风险防控机制,确切识别企业管理的风险。现阶段,一些企业选取周期性的扫描模式,同时把信息结果当作网络安全管理的参考条件,即便相关的模式匮乏动态性特征,但是也能够起到静态管理的效用[7]。为了更好地加强风险防控效果,相关人员应该统一管理平台和接口客户端,健全扫描风险的方案,促进产品集成管理。关于漏洞的识别,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动态监控方式,把信息保存在第三方情报体系,汇集工作者聪明智慧,处理安全攻防相关问题。关于漏洞的管理,工作者需要以机制作为支持,采取科学的补救方案。现阶段,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应急管理结构,设计针对性的漏洞管理计划,挖掘影响漏洞的因素,确保从根源上规避黑客的入侵行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四)整合运营结构,丰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新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不仅需要单个部门的工作者做出努力,还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实践,在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彰显协同效应,循序渐进地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不要急于求成。其次,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整合运营结构,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打造优质化环境,包含空调设施或者承重设施等,并对多个阶段的信息进行协调和处理,规划调整网络安全管理过程,签署相关的服务协议,通过多个部门工作者的协同合作,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更为健全。再次,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相关人员要凸显通用性的优势,满足企业开展多种多样业务的基本条件,促使企业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最后,管理者需要设定个性化管理特征,综合企业运营性质和服务特色,拓展信息安全管理范围,逐步实现信息化集成风险的管理,并围绕智能设备的运作情况,研发产品关键功能。总之,信息化集成产品的运营和管理应该由产品的层面转变为金融创新层面,整体上整合企业现有的环境,促使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科学与有效。

(五)創新企业管理方案,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调控

首先,目前企业正处于数智化转型的发展阶段,企业管理者应该更多地研究如何朝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革新,综合企业实际的生产和管理过程,形成企业管理先进的思想理念,并围绕信息安全管理创新管理方案,设计多项工作的基本形式,使得网络信息的安全调控能够有章可循。其次,企业管理者应当制定规范化的行为管控计划,设定对应的管理标准,衡量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及时调整网络信息安全管控的过程,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落到实处。最后,企业管理者应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优质形象,在工作中汇集人员的潜能,让每一个工作者都能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同时加入网络信息安全调控的环节[8],在企业内部创设安全的管理环境,规范与调整企业工作者行为举止,从本质上降低企业管理的安全风险,推动企业发展和数智化转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运营中,要想真正落实数智化转型,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新时代先进技术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的有利条件,分析信息技术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产生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创新和优化,完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多个维度上做好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管理,规避企业管理风险和运营风险,切合实际提升企业信息管理质量,最大程度地凸显数智化转型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林畴.“互联网+”背景下民营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2,80(12):126-128.

[2]王钰,朱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造纸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加密系统设计[J].造纸科学与技术,2022,41(03):34-38,49.

[3]靳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防护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2):124-125,129.

[4]李红莲.全面提升安防网络信息安全能力扎实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安防企业关于视频安全建设发展的探讨[J].中国安防,2021,187(09):1-13.

[5]刘文亮.网络信息安全对电网企业数据保护作用的应用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05):118-120.

[6]陈庆民,邵扬.集团化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划与建设[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239(11):119-120.

[7]董坤祥,谢宗晓,甄杰.强制性约束下企业信息安全投资与网络保险的最优决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06):70-81.

[8]张昌斌.中小企业网络应用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218(02):73-74.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新常态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其防护体系设计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