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建构逻辑

2024-05-10 19:17赵健杰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起点范畴工会工作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48)

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工会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全方位进步的历史阶段。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带领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建功立业新时代,牢牢把握中国工运时代主题;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在改革创新中积累了深厚的历史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深厚的历史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上尤其是学科体系建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必要的理论抽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当代出场,适应了我国工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中国工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向学科化转向的必然逻辑,也是工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同我国学术界全面深度接轨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会百年发展历史成就为强大支撑,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宏大叙事背景,以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工会新的发展实践为逻辑主线,依据学科建设的学术规范,着眼于学术化的体系建构,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进而实现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理论体系的学术目的。本文认为,这一理论探索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会发展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统一基础上的创新逻辑,深刻反映了理论继承和学术创新的辩证关系,旨在通过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进一步推动中国工会理论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与基本属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建构一门学科的首要前提,直接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确立学科研究对象,需要研究者正确把握对象所涵盖的特殊矛盾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区分。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从哲学的高度对科学对象的确立作了深刻分析。他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事物特殊矛盾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决定,每一门学科特定的研究对象,是由其内在的特殊矛盾所决定。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毛泽东同志的上述科学论断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对象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是一门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本质内容、本质规定、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具体而言,作为一门学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就是要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运动规律,它具体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会领导的规律、中国工会维护和服务职工群众的规律、中国工会自身建设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规律,等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学科归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学科归属,其学科建构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为指导,其基本立场、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光辉。

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一理论在同中国工运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传播发展。毛泽东工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中国工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与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之义。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是指导新时代工会工作实践的根本遵循,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文认为,这一理论体系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观、中国工人阶级观和中国工会工作观等四个方面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表达。

首先,立足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劳动创造理论、劳动幸福理论、劳动教育理论、中国梦与劳动美等创新性理论。他从本体论角度定义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的科学内涵,提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基本劳动理念,确立了劳动的时代价值,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确立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伦理观,以及全社会都要遵循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伦理行为准则。这些重大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断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主力军的重要地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重要主体地位。虽然在劳动关系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具体利益方面的差别,但其长远利益取向是高度一致的,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维护的维度是双向的,它逻辑地规定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工人阶级所发生的实际变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再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而且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①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进程中,针对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技术工人的重要地位,指出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拉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时代帷幕。

最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会工作,针对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强调工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工会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工会要忠诚于党的事业,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和全过程领导,这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观的重大政治要求。中国工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统一于中国工会的政治逻辑。在这一政治逻辑统领下,有序形成如下要求,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等等。

总之,作为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归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科范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基本属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是社会应用科学。首先,工会学理论的形成是建立于工会工作实践基础上的,通过理论抽象而呈现出来,并以理论形态指导工会工作具体实践,这种指导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属于社会应用学科。社会应用学科是相对于社会基础学科而言的。社会应用学科是指以研究解决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对象、注重实际应用、以指导具体实际为基本特点的具有实践性特征的学科。例如,职业伦理学、农村社会学、女性社会学、员工心理学,等等。工会学是以指导工会工作具体实践为应用目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所谓交叉学科是指两门及以上不同学科在各自学科部分外延重合而形成的、具有相关学科基本特征的新兴学科的统称,也称为边缘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作为交叉学科,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和优势。

工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同社会存在广泛联系。新时代工会在同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中,确立了自身定位。这是工会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实践基础。工会理论学科化就是从不同关系视角对工会现象进行理论聚焦,形成工会在多学科语境下的相互联系,由此赋予工会学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哲学角度,研究工会学逻辑体系如何构建等方法论问题;可以从政治学视角研究工会与党和国家的关系、工会参与国家社会治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等问题;可以从社会学视角关注工人阶级及其内在不同群体状况和利益诉求、研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加入工会组织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从经济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研究工会工作的具体问题。此外,工会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为建构和发展“工会+”“劳动+”“职工+”等新兴学科群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

按照学科化的建构要求,一门学科的确立,首先要在理论上寻求并确立其出发点,即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同样,确立学科的逻辑落脚点也是建构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逻辑起点开始,到逻辑落脚点结束,贯穿于学科体系始终的逻辑主线,将逻辑起点和落脚点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1.关于理论体系建构中的逻辑起点问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其一,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如同商品范畴是《资本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一样。其二,逻辑起点是以最简单的形式和最本质的规定成为学科体系的起始范畴,它是以萌芽形态包容学科体系中所有的思想观点,学科体系所涵盖的全部理论观点不过是逻辑起点所隐含的丰富内容循着发展线索有规律的逻辑展开。其三,逻辑起点是贯穿于学科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始终的最基本范畴。其四,逻辑起点以范畴的形式居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首位,其基本特点在于,其本身不依赖于其他任何规定性作为自己的前提和中介,也不以其他任何内容作为自己存在的内在根据。相反,逻辑起点本身是学科理论体系所涵盖全部内容的基本依据。因此,逻辑起点是“无规定性的单纯的直接性”。①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9页。

2.关于工会学逻辑起点的几种不同观点。在以往的工会学理论研究中,围绕工会理论出发点即逻辑起点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以工会产生作为工会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工会的产生,不仅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起点,而且是工会理论的逻辑起点。这一观点着重强调工会历史起点的重要意义,有其合理性。但是,工会的产生具有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其中包括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性质、雇佣劳动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与矛盾,等等。就这个意义而言,以工会的产生作为历史起点,并不能同工会理论体系建构中的逻辑起点完全同一。其理论根据是,工会的产生并不是工会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范畴,因而不符合关于逻辑起点的基本规定。此外,工会作为工会学的核心范畴,其所涵盖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也不能将其作为逻辑起点。

二是关于工会理论逻辑起点的认识。在工会理论不同发展时期,关于工会理论逻辑起点的观点主要包括:其一,关于工会“性质说”,主要依据是工会性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的核心。其二,关于工会“学校说”,主要依据是“工会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并且认为这一理论观点是工会理论的核心。其三,关于工会“使命说”,主要依据是“如何通过工会这所共产主义学校来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才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核心”。这三种关于工会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不同主张,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把工会理论核心内容作为确立工会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主要依据。显然,这些相关论述没有满足关于逻辑起点内在规定性的要求。

三是劳动关系是工会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种观点较为普遍。其主要根据是,工会理论的出发点应该在工会存在和活动的社会关系中来寻找。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中最普遍、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恩格斯在为《资本论》撰写的书评中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但是,以劳动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不符合关于逻辑起点的基本规定。诚然,劳动关系内在的劳资利益冲突是工会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但是这一关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还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规定。劳动领域中,劳动者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规定性,而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实现的,直接体现于劳动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会的产生同劳动与资本的冲突与矛盾具有直接性。在这一最普遍的关系系统中,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盘剥是引发劳资矛盾的直接原因,意味着劳动者满足自身生存的切身利益要求在资本无止境的贪欲中完全破灭,从而引发劳动者对资本家的反抗与斗争,工会作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应运而生。就此而言,劳动关系虽然是最简单的关系,但是还不具备作为逻辑起点最基本的规定性。

四是市场化劳动关系中职工的利益需求是工会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主要依据是“工人的需要和客观规律的作用决定了工会的性质和工会未来的发展方向”。①王艳霞:《新常态下工会重要作用分析——从工会的逻辑起点谈起》,载《传承》,2016年第3期。这一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基本符合关于逻辑起点的本质规定。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需要,是劳动者自身规定性的基础,主要包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它不以任何规定性作为自身内在依据和前提,是最基本的范畴,因而被赋予无规定性的直接性特点,深刻体现了这一范畴所具有的基础性和简单性等基本特征。本文认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需要,是其作为劳动关系一方利益主体的先决条件。这是因为,劳动者需要及其实现必然以诉求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由需要上升为诉求的目的指向形成了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鲜明的利益取向。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生,就在于劳动者合理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工会的产生及其被赋予的代表性也基于同样的原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逻辑起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基于劳动关系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标,将其法治化、制度化并在实践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意见》基于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及其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的客观实际,明确将“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价值目标,重点强调职工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意见》提出四项工作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特别强调要以职工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其根本权益,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载《工人日报》,2015年4月9日。这一原则非常明确地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前提条件,其价值指向则是职工的切身利益及其实现问题。由此证明,作为范畴,职工需要具有基础性、简单性特征。综上所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语境下的职工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逻辑起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逻辑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逻辑起点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语境下职工需要范畴,为实现职工需要,作为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会代表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依法履行维护和服务基本职责,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职工能够体面劳动、舒心工作,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落脚点可以概括为职工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及“以职工为本”的工会工作基本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理论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的高度统一,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马克思的科学论断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本质,而人对其本质的全面占有,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实现,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的本质的不断丰富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逻辑落脚点提供了思想指引。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旨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这一重要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职工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价值理念。“以职工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对工会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在工会工作中的具体表达,是新时代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工会工作的重大实践原则和价值取向,其最终目的是促进职工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要明确将其归结为这一体系的逻辑落脚点。它既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目标指向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的价值旨归。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命题,确证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就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其次,职工群众在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和主人翁身份,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了必然的逻辑联系。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工全面发展及其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实现等科学论断,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在工会工作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职工全面发展,是职工自身价值及其实现的最高体现。其主要内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职工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切实有效保障,其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此基础上,以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前提条件,职工的个性及自身价值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全面肯定和实现,个人素质及能力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职工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利益得到满足,共同富裕目标得到实现。通过劳动实践过程,职工真正占有并实现自己的本质。

4.让包括职工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执着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在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工会组织通过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和各项职能,让职工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工会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逻辑落脚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范畴体系的理论建构

(一)范畴的认识论意义

由范畴构成的范畴体系是任何一种理论实现学科化必备的基本条件。关于范畴的认识论意义,列宁曾经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阶梯,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阶梯,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之网的网上纽结。”②《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范畴是主观对客观的理论反映,是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各门具体学科都具有属于本学科的基本范畴。同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也具有自己的范畴体系。以职工作为基本范畴,内在地涵盖或包容了工会学体系的一切内容。由职工的规定性出发,进入劳动生产领域,其劳动者的身份必然同资本结成现实的劳动关系。在“资强劳弱”的一般性逻辑主导下,劳动者寻求自身利益的保护与实现,工会的产生和作用发挥就具有了历史必然性,其理论表现就是工会范畴。由职工范畴、劳动关系范畴到工会范畴,这是构建工会学范畴体系的基础。工会范畴所面对的是要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保护职工权利不受来自资本的侵害,这种事实判断规定了工会组织的维权宗旨、维权手段、维权形式、维权内容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理论体系中的工会范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理论体系中,工会是一个核心范畴。明确工会范畴各种规定性,对于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1.工会范畴的本质规定。工会是代表和维护工人利益的群众组织,工人为保护和实现自身利益而自愿结合起来是工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国工会的基本内涵,特别强调党对工会的领导以及工会所具有的桥梁纽带作用,这是中国工会的本质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强调了中国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和维护性。“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这强调了党领导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唯一的工会组织,强调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不允许所谓“第二工会”的出现。

2.工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历史范畴有两点基本规定:一是作为历史范畴,工会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不是一经产生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成为永恒范畴,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必然会消亡的。二是从历史范畴的视角,观察和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必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将工会置于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思考。作为历史范畴,工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斗争的产物。马克思在揭露资本的本性时深刻指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它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天生的特性就在于无止境地以运动方式追求价值的增值性。”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4页。在劳动关系中,它具体表现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同劳动的人格化代表——工人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就这个意义而言,工会的产生直接根源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关系中的资本家与工人的利益矛盾。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是在客观上还存在利益差别。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内部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矛盾不仅不能完全消除,有时甚至还会表现出比较剧烈的利益冲突。但是,有差别的利益取向并不必然地表现为利益主体之间在实现各自利益上的格格不入,协调劳动关系利益矛盾的方式方法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实现路径,因而被赋予相对性特点。正是这种利益协调的相对性特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工会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者,其地位和作用既不可替代,也不可或缺。

明确工会是一个历史范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于:研究工会的起源与发展,必须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客观性结论。同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必须将中国工会置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之中,在继承以往工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发展的视角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探求贯穿于中国工会运动历史始终的基本规律,并依据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进行科学的理论建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范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范畴体系的建构,是以职工作为核心范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职工范畴被赋予鲜明特点,其内涵具有更大的丰富性,职工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强烈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和谐劳动关系目标的确立摒弃了劳资二元对立的绝对化倾向,不仅成为职工的企盼,也成为用人单位的共同愿望。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明确提出在维护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表达了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坚定性。同时,工会范畴也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工会性质及其在新时代所展现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以此为基点,合乎逻辑地派生出工会性质与地位、工会基本职责与职能、工会发展道路、工会作用、工会建设、工会改革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逻辑体系中,工会性质范畴决定其他范畴,工会学其他范畴不过是工会性质范畴的逻辑展开、发展和表达。这些主要范畴便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一级范畴体系。

相较于一级范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二级范畴体系更加具体化,直接与工会具体工作相关,诸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劳动竞赛、职工群众技术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等等。工会理论体系正是由这些重要范畴,依据一定的逻辑要求构建起来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并非一经确立就具有了绝对不变的性质。工会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工会学基本范畴的演变过程。新的范畴在工会工作实践中不断生发出来,旧的范畴又会被注入新的内涵,或者被新范畴完全取代。正是这种范畴体系及其相互联系,共同编织了工会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之网。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理论创新过程,通过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将工会工作的生动实践作为理论之源、学术之本,紧密联系实践,建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彰显时代特点的工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更好地为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发展服务,为工会理论教学科研服务,为指导工会工作实践服务。

猜你喜欢
起点范畴工会工作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
关于国企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