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寻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具有重要价值且需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文化资源。舞蹈类“非遗”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舞蹈类“非遗”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虽然,我国“非遗”的保护与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2004年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非遗”保护力度和保护速度令人惊叹。此外,随着美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增强与推广,各地舞蹈类“非遗”保护工作和高校专业教育也迎来了新机遇。在当今这个多元化、交叉性强的时代,不同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越发频繁,这种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引发了一种重要的现象——耦合效应。耦合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事物[1]。其中也表现为不同系统、领域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与学校教育系统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特殊性与高校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并不妨碍两者的有益联结,两个领域的共生发展须明确定位,保持适度的张力。合理建构两者之间的耦合模式,才能推动领域高效发展,实现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绽放出别样光彩。
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起步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舞蹈学校由中专改制为大学,开辟了我国舞蹈高等教育新篇章[2]。而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期则是在1998 年国家颁布《高等教育法》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向普通高校拓展延伸。2000年以后,许多综合性高校纷纷成立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设置舞蹈专业或舞蹈系,为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舞蹈专业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众多舞蹈系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舞蹈学科教育注重文化深厚内涵的全面体现。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发展至今,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需肩负起的一项新职能。将文化传承、舞蹈艺术和高等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舞蹈高等教育正在前行的道路,也是进一步发展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3]。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多元背景下,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以广东省肇庆学院舞蹈学专业为首,本专业已将“非遗”在内的各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舞台艺术”特色课程进行教学,使“非遗”在高校课堂与舞台活态共存。譬如,为弘扬肇庆地域传统端砚文化,用舞蹈语言展示从采石到制作成型复杂过程的经典作品“砚魂”;以肇庆非遗“裹蒸”文化精神为基点的作品“那时的裹乡”等。与此同时,肇庆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引领肇庆其他院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深入民间,扎根田野,对肇庆市各区县的舞蹈类“非遗”项目进行整理提炼,为各项目的活态传承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伴随肇庆市政府以及各单位对“非遗”领域的重视,肇庆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在舞蹈保护与传承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为肇庆地区传统舞蹈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了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传统舞蹈是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十大门类之一,是“非遗”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语境下,依托“人”相传而生,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承载、表达以及传递。由此可见,舞蹈类“非遗”通常包含了变与不变两个方面。所谓的不变,是指它具有独特性、活态性、地域性、共享性和集体认同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舞蹈类“非遗”传习和研究中,能做的则是厘清根脉,以固“根”、寻“味”、守“魂”为目标,以保存、传承和弘扬发展为主要任务,让后人了解舞蹈原貌并将其传承与共享。所谓的变,是指在内容上进行充实和调整,以形式、功能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可变,不断赋予其合理合适的现代内涵,让其重焕生机与活力。
纵览肇庆舞蹈类“非遗”项目,无一不赋予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演绎着强烈的地域审美。近年来,为全面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肇庆市文化馆主办了“E遗以艺”数字资源推广创新项目。此教育项目通过联合本市各文化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非遗”文化与舞蹈,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主要的教学和推广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肇庆市舞蹈类“非遗”,促进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笔者也到访广东梅州、四川成都和泸州等地并对其地域舞蹈类“非遗”的教育工作进行调研。据泸州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雨坛彩龙》的传承人罗德书介绍,项目分别在泸县第二中学、泸县雨坛学校、泸县方洞中学等多所中小学设立了雨坛彩龙传习基地和舞龙特色课程。罗德书以兼职教师身份进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习活动,除了中小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在假期拜访传承人进行调研学习。从“非遗”教育开展至今,已先后培养600 余名传习学生,可见项目的发展趋势稳健且持续。
非遗“活态化”传承教育离不开“地域”和“人”,保留着民间生存气息的舞蹈类“非遗”代表着地域文化形象,以直观的方式通过人进行情感传递,似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校作为重要的“非遗”保护平台,本身便是文化意义上的机构。因此,它不仅接受当地传统舞蹈文化的影响,还能通过具体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来影响和反作用于文化[4],这一点也是舞蹈类“非遗”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
高校舞蹈专业教育和舞蹈类“非遗”教育有着紧密地联系,两者之间具有微妙地相互扶持和提携作用,但在某些层面又有所不同。需清晰其定位,厘清彼此间关系,为进一步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1. 审美意识层面
在舞蹈类“非遗”的表现内容中,人们往往依靠身体动作表现最原始的愿望、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形、色、声、情”等多种形式的外显艺术中蕴含其审美意识。在现今的舞蹈专业教学中,学院派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将现今的审美进行加工、整理并融入,呈现较统一的审美,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舞蹈最初的功能性。因此,对刚接触“非遗”的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来说,会以现代主流的审美标准去评价美与丑。“非遗”传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美”的意识,我们需要通过舞蹈类“非遗”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相结合来引导与培养学生感受、辨识“非遗”中的独特艺术内容,认识“原生态”之美。让他们意识到各民族、各区域的传统舞蹈文化虽然在性质上存在差异,但并无优劣之别。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特征,树立起“文化中的舞蹈”的教育观。譬如:肇庆市德庆县传统舞蹈雄鸡舞,早在明代初期德庆县当地群众舞雄鸡,祈求实现村寨繁荣昌盛,人丁兴旺,幸福吉祥的良好愿望。从仪式、舞蹈、服装、音乐方面,都反映出当地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思想。在舞蹈类“非遗”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的耦合中,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和体验雄鸡舞中的文化艺术内涵。在认知中形成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鉴赏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助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
2. 教育内容层面
常见的舞蹈教育中,老师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主体动作元素为中心,通过节奏处理、空间运用、形态形式等方面进行处理和美化后进行传授。在高校舞蹈专业常见的民族舞蹈教学中,汉、藏、蒙、维、朝等几大民族的舞蹈教程也是统一规范化的教材,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后可根据自身能力进行编创展示。反之,舞蹈类“非遗”教育,首先倡导“护根教育”,其次是“传承教育”,最后是“传播教育”。因此,“护根”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非遗”保护工作过程,对传授舞蹈的第一步不应该加任何的修饰和创新,而是原汁原味地教授和学习。不仅如此,舞蹈类“非遗”的教育理念不是单纯地体验舞蹈的动向,掌握舞蹈的技能,其讲究的是了解事物背后的深层意义。只有通过认识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民族心理、艺术审美和多重价值等大背景之下的“本源”,捕捉贯穿于动作中的韵味之精髓,才能树立起非遗教育的真正的意义。
3. 教育目的层面
高校舞蹈专业的教育目的大部分是通过不同民族教材和不同风格的训练并配以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各民族表演风格的把握,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肢体解放,并使之具备掌握和展现各舞蹈风格的基本能力。另外,在学校中的舞蹈专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舞蹈本身,还以具多样性、实践性、探索性的内容与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美育教育的价值。比起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多民族学习模式,舞蹈类“非遗”教育讲究精细、深入的教育。譬如,需了解肇庆地区的传统舞蹈项目就应该精确到肇庆市某县某乡的某一项传统舞蹈。“非遗”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精”,通过传统传承形式下师徒制口传心授的理论教育和技术教育,才有能力“吃透”项目本体。另外,王玫教授曾说过:“研究某一片瓦,相当于学习舞蹈语汇,研究的目的不在瓦片,而是瓦片与‘那个生活’的联系,并用于启迪今天。”[5], 同理,舞蹈类“非遗”教育的目的是准确把握项目本体特质和主要文化内涵,留住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记忆,传承与发扬其文化基因,坚守文化责任,赓续文脉。
为了使肇庆舞蹈类“非遗”与地方高校专业教育顺利且高效耦合,并不能只解决项目本身和高校专业教育两者的问题。亟需构建“多主体”场力耦合有序推进领域高效发展,实现在相互促进中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
首先,传承主体是传承的纽带。特别是通过人本身进行保护传承的表演艺术类“非遗”,它是以传承者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文化形态。为了保证“非遗”的继承性,传承人需明确角色定位和责任。在传承工作中既要体现出舞蹈最高的技艺水准,还肩负着延续其舞蹈文脉的使命。第二,当地政府是耦合之后盾。政府有着对“非遗”工作的统筹与协调作用。因此,耦合发展需要紧跟国家政策,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通过制定相关专项配套政策,建立规章制度,推动与强化本项目的规划意识;开展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耦合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项目管理部门,确保项目资源与各高校专业的点对点管理,使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补助资金的管理等方式来扶持与推动本地舞蹈类“非遗”与高校专业的有机耦合。第三,当地高校是耦合之能动力。特别是肇庆本地高校的舞蹈专业,有立足于地域舞蹈文化地域优势和培育本土舞蹈“非遗”人才的平台优势。肇庆各高校需解析各自专业特点,通过制定对口的耦合项目和专项人才培养方案,挖掘本地舞蹈特色资源。同时,拓展其舞蹈项目空间。三方在耦合环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各自的职责与优势,在高效的协同机制中紧密配合,以实现耦合的最优化。
要实现舞蹈类“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除了三方协同支持,构建充分的保障措施也必不可少。第一,资金保障。国家层面资金支持:包括各级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教育部等政府相关部门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非遗”保护资金、“非遗”传承经费、“非遗”教育专项资金、艺术传承基地项目资金等。社会层面的资金支持:包括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通过捐赠和赞助的方式助推该项工作的开展。项目课题研究经费支持:项目参与者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通过申请各渠道的纵横向基金项目为资金保障助力。第二,场地保障。场地保障需要配合耦合建设中所使用的空间进行,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譬如,舞蹈项目原生场域的全面保护、在校内外教学场地的保障以及对展演场地的保障等。第三,师资保障。在“非遗”传承教育中主要施教者虽是传承人,但在高校的教育中仅靠传承人的力量进行授课难免会吃力。我们的邻国韩国,在传授教育金字塔教育模式中除了认定传承人以外还设有“传承助教”。“传承助教”主要肩负着传承和辅助教学重任。吸收和借鉴其经验,我们在与高校专业耦合中,教师们不仅可以发挥组织、管理作用,也可在教学中承担舞蹈理论课程的教授和实践课程的辅助教学作用。从而更高效且有序地推进舞蹈类“非遗”和专业教育的整体耦合。
截至目前,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项目包括雄鸡舞、五马巡城舞、麒麟白马舞等5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和白鹤歌舞、彩鹿舞、广宁舞山狮等8项市级代表项目,这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正面临着如何“原汁原味”保护、如何“活态传承”的问题。现今的高校舞蹈专业兼具舞蹈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双重职能。身处当下,我们应发挥高校舞蹈专业资源优势,通过有效的耦合路径构建一条具有地域性、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的舞蹈类“非遗”教育链。
人们在重视舞蹈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当下,往往忽略了舞蹈类“非遗”的最根本任务是保存与记录,这样的疏忽可能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中变得“失真”。因此,在高校确定对口项目后,田野调查是为教育工作开展取得一手原始资料的第一步骤。以肇庆封开县舞蹈类“非遗”“五马巡城舞”,“麒麟白马舞”与肇庆学院专业教育耦合路径为例。为更顺利展开田野调查,确保采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肇庆学院舞蹈调研团队可与封开县“非遗”保护中心等“非遗”保护部门合作。保护中心发挥部门优势,为田野调查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发挥联络、协调等职能,肇庆学院发挥团队优势,担任具体田野调查工作。其中包括:以传承人或其团队为中心,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对“五马巡城舞”和“麒麟白马舞”相关内容、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调查记录过程中,调研团队不仅有效帮助“非遗”保护部门填补项目资料空缺,辅助完成相关保护工作,还为学生创造场域,体验其文化属性,感受最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和最原生态的舞蹈表演状态。多元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对舞蹈心理、舞蹈思维方式、舞蹈审美情趣等隐性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也为后期的课堂学习奠定扎实基础。高校团队也通过调研学习深化对项目的认知,为保护与传承提供原始依据,为后续课堂的构建资源转化提供教学素材、研究素材,奠定了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耦合模式,所谓一举多得,实现共赢。
进入课堂是耦合建设的第二阶段内容。笔者认为,舞蹈类“非遗”项目真正意义的“传承”应是“内外合一”的整体浸润。通过前期的走访调研学习,将其资源融入第二阶段的舞蹈专业课堂建设,以培养专项人才为目标进行浸润教育。教育建设包含以下两个板块:
第一,打造基础理论教学平台。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传承研究的基石,课程可分三类:首先是“艺术概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和“地域文化”等相关文化艺术基础课程;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遗保护案例与分析”和“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等非遗学科相关课程,最后是“肇庆地区传统舞蹈与地域文化”等专项特色理论课程。其中,非遗相关理论课程可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或肇庆市“非遗”保护中心研究员进校授课,其他艺术基础课程可由本校舞蹈专业教师负责。我们从理论层面向高校舞蹈专业群体传授肇庆舞蹈类“非遗”知识,实现学理性研究,实践课程内容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完善和丰富学科教学课程体系,为舞蹈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提供有力途径。
第二,打造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组建“以传承人为主,高校专业教师为辅”的专业教学团队,开设项目专项实践课程。传承人提取项目中的舞蹈角色、动作语言以及技术技巧等内容,并分学期(阶段)将舞蹈内容进行由浅到深系统性学习,形成一套特有的教学训练课程。专项实践教学平台的设置不仅丰富了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打破了传统“师带徒”模式,为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拓展传授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使传承队伍不断壮大,得以更稳定,更专业的保护与传承。
“舞台”是耦合模式成果检验的方式之一,是推进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项目融入当地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寻根探源反哺当今文化精神、实现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提倡“非遗”发展的今天,许多围绕“保护与传承”而创作的舞蹈作品与舞蹈原貌已相差甚远,甚至在外显的舞蹈服饰中进行了过度改良。凭空捏造的创作、民族属性的淡化、民族审美的忽视导致与传承的核心精神渐行渐远,失去了呈现的真正意义。笔者认为,传承与创新不应该模糊地带混为一谈,以原生传承为目的呈现或以创新发展为目的呈现,应该是两种发展方向。在构建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发展路径时,应明确呈现目的,才能准确地构建舞蹈作品内容。更重要的是,无论以上何种方式呈现,其作品应在充分尊重本地域传统以及传承主体的基础上完成。继承有根基,发展有依据,这是项目用于艺术创作的根本所在[6],也是肇庆地区舞蹈艺术繁荣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将传统舞蹈呈现于舞台,我国“舞蹈家之母”——戴爱莲先生为舞蹈类“非遗”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提出的“保存、传承与发展”三位一体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她奔赴于全国各地收集、整理各民族原生态素材,并通过在课堂教学、舞台实践带动了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延续舞蹈文化根脉贡献毕生心血。在此耦合模式研究中,肇庆各高校的舞蹈类“非遗”教育同样沿用戴爱莲先生的实践经验,通过护根教育、传承教育以及传播教育,实现为项目构建舞蹈项目保存、传承与发展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亦为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授与发展储备了重要的人才力量。
特定的生存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导向,肇庆传统舞蹈依附本土文化赋予的养分,反映着本地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肇庆本地高校舞蹈专业教育同样依托地域优势、平台优势以及丰富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为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因此,在有效的耦合作用下,无论是对肇庆本地高校舞蹈教育层面还是舞蹈类“非遗”保护层面,其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容小觑。面对“非遗”今后的道路,我们的任务是探索不同的路径尽可能让其资源活在当下并发扬其厚重隽永的内涵。这是心系非遗保护事业的专家学者们所需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