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敏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江苏 泰兴 225400)
随着我国整体电力网络体系的不断优化,各项技术持续升级创新。为实现精益化的电力管理工作,相关管理者高度重视线损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电力线损检测和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文章重点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台区线损管理方法,以确保电力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配电线路主要是通过变电站与用电单位联系,整个线路结构为树形,存在较多的分支,且需要在线路中串联各种设备,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此外,线路长度较长,不利于定位排查线损情况,因此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金[1]。
目前,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已经成功接入专变用户,并设置了相应的大用户终端。然而,这些终端主要安装在用户配电房内,且在同一个采样回路中同时接入了大用户终端和计量表,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2]。此外,一些大用户终端使用时间比较长,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各种攻击技术,逐渐削弱终端设备的监测作用。
由于公变台区的用户较多,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分支,提高了线路的复杂性。虽然供电局可以计算公变台区的综合线损,但是无法精准计算分支线路的线损,因此无法精确定位个别高线损用户。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等,也会影响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首先,高分段线损会加剧电压波动性,增大频率偏差,因此用户用电的正常性会受到影响。通过开展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有利于供应稳定的电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其次,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与电力经济效益有关,发生线损问题会浪费电力资源、增加能耗,从而降低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通过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有利于降低台区线损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效益。最后,台区线损管理工作还与能源资源的利用效果有关。高分段线损问题会降低电力系统能源利用率,因此浪费了国家能源资源。文章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合理规划线路布局、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等,以高效利用能源,避免浪费能源。
在台区线损管理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数据通信技术,可以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控台区线损情况,并采集、分析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为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定位线损问题的发生部位,从而顺利开展后续治理工作。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规范性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料[3]。由于电力营销部门不能与电力生产部门、电能计量部门共同搜集和分析台区损耗精细化管理所需的数据资料,导致在对比分析相关数据资料时,不能有效执行审查工作,无法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在台区损耗统计和后期管理中缺乏可靠的数据资料,进行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管理台区损耗计量工具阶段,电能表和负荷终端等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故障问题,因此会影响台区损耗信息采集的和分析效果。同时,三相校验仪和钳形电流表等测量工具也容易出现故障。如果没有对这些计量工具进行有效管理,将不利于精确定位台区损耗部位,也很难统计损耗的实际情况。此外,负荷终端出现软硬件故障或接线故障,也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台区损耗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整体管理水平。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如果负荷终端运行中的数据通道发生中断,将影响数据统计结果的精确性,进而降低台区损耗的统计效率,不利于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一旦出现通道中断问题,会出现无限漫游情况,不利于部分数据采集工作的开展,还会影响电力载波通道的正常运转。
在向不同用户传输电力资源时,需要经过输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在不同工作环节产生的电能损耗被称为线损。线损率用于衡量电能损耗在总体供电量中的占比,是电网企业重点关注的指标。线损主要包括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前者指不同设施产生的物理损耗,后者指因为计量和抄表等行为不合理产生的电力能源损失。为降低台区损耗,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完成相关工作。
降低电网线损的关键区域是低压台区,可以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首先,实时监控和评测采集端的电量波形。如果台区数据出现异常,要及时开展智能诊断。其次,在平台侧以用电变化为基础,落实窃电预警和跟踪工作,实现反窃电行为的智能化管理[5]。最后,分析供电线路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确定影响供电线损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障供电过程的稳定性。
为加强对数据通道的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故障预防作用,并深入分析已经发生的故障,以便及时进行检修。在统计台区损耗前,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合理更换接入点,并适当增加漫游接入点,加强对电力载波通道的管理。一旦发现载波通道存在不合理之处,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此外,需要安装有线通信通道,以提高数据精准性,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智慧鹰眼以大数据基础,旨在解决配电数据分散性和模糊性等问题,从而构建一种高效的配网系统[6]。在分析计算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精准分析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率等指标,在线化管理配网设备。同时,简化问题,利用大数据推理分析配网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前落实具体的运维措施,确保配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利用物联网监控线损问题,有利于高效管理台区损耗。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使其能够搭建平台、落实后台监控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及时奖励优秀的工作人员,激发其工作热情,在台区降损方面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通过利用物联网平台,可以合理分析电力系统的数据,提高电力信息的清晰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一体化信息数据平台可以发挥大数据处理作用,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诊断电力系统的故障,高效预算和评估相关信息。这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在线操作不同项目内容,同时相互结合云计算、云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优化整体使用效果。
智能芯片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正常性和稳定性,为台区接入电力系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智能芯片可以高效地整合电力信息,利用电力资源传递和分析电力数据,从而推动终端设备的发展,规范智能化数据。
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体供电效率,还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台区线损管理系统和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模式的系统,并利用标准化接口连接系统中的交互层、逻辑层、模式层[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台区线损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台区线损管理系统结构
为优化移动端的交互响应服务,利用交互层和Web 客户端展示各项数据,并实时进行更新。同时,通过统筹管理Beans 容器服务,调度处理逻辑信息,以实现线损统计、工单管理、档案管理等功能。在模式层中利用MyBatis 搭建数据信息,以提升信息查询的便利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MyBatis 具有灵活性优势,可以将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转移至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便于统一管理所有数据。此外,将台区线损数据传输至系统的处理范围内,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及时更新视图内容。
文章通过分析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台区线损管理方法,并设计台区线损管理系统,方便维护人员和用户更好地管理线损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完善线损管理系统,以维持供电工作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