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关键因素解析

2024-05-09 01:10严文静
大众投资指南 2024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信息化人员

严文静

(湖北诚意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企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导致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明显增多,企业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把控,无法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而为了更好地把控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掌控,建立一定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企业实施高质高效的内部审计工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掌握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及潜在风险,并能够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保证企业稳定长久的发展。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分析,提示管理人员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并建立完善的风险解决措施。

在审计的过程中,要在遵守企业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基础上,确保内部审计的科学、合理、公正、真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预警、监督与管理、评价等多方面的功能,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成效,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同时,安全合理的利用企业资金,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并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企业的管理层能够通过内部审计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以及可行性的发展决策[1]。

(二)推动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实施内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经营利润、经济产值以及产品质量等多项内容,在审计过程中,利用考核、分析与评价的方式,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现状展开审查。同时还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标准与企业的制度,将审计工作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企业现有的经济指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企业的内部管理程度是否具备合理性,及时发现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并将其整理之后反馈给企业的经营者,为企业优化改进业财流程奠定基础,切实提升企业的运营成效。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经济活动的管理

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内部审计工作要体现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以内部审计为途径更好地获取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并对其进行优化分析,从而针对企业的不足进行改进与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能够以国家法律法规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为前提,顺利推进并落实。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都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审查,对企业的账目与财务进行分析,既能够整合并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率,又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保证企业资金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

二、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一)组织架构不够科学合理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与强有力的审计部门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企业要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或部门,凸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能够有效地打破企业的束缚,在审计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真实、客观、公正等精神,进一步彰显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另外,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部门的负责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审计部门的领导者在企业有着较高的地位,才能更好地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缺少真正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部分企业虽然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部门的领导者缺乏足够的地位与权力,导致审计工作不但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更是沦为企业管理层的工具,内部审计成果真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存在不足,降低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2]。

(二)审计方法技术缺乏创新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涉及范围相对较广,在审计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审计方法,从而获取更为准确的审计结果。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分析,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时要积极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从而保证审计的质量。但是,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制约内部审计质量的更多的还是技术方面的限制。

如企业在使用ERP系统时,因为各部门信息化水平的差异、系统的兼容性与数据口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时信息的获取速度受到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数据信息的即时共享,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

(三)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相对落后

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传统审计到经济责任审计,再到基建工程审计,其所负责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单一的业务类型。但是在新时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发生了重要改变,对审计人员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而言,内部审计由传统的业务审计逐渐向着为企业战略目标提供辅助决策进行转变,包括但不限于对企业风险的预测与分析、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对于风险的应对办法主要通过对企业业务战略与活动领域的风险进行优先排序,并制定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实施措施并进行持续的监管,定期对风险及控制的成效进行再评估。这样的内部审计在应对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方法过于单一、不够灵活、创新不足,严重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不足

事实上,我国的企业除了部分大型集团企业有着较为完备的人员配置之外,大部分企业都无法独立地开展并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专业审计人员相对匮乏。这是因为,一方面专业的审计人才相对较少,有限的人数无法支撑内部审计工作高效地开展。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能力有限,综合能力与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大,需要的专业能力相对较为广泛,而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相对有限,因此,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对复杂或是未曾接触过的审计项目时,就会降低审计效率,并影响审计质量[3]。

(五)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程度较低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都引入了信息系统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助力,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是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不足,在应用的过程中,因为企业各部门及各下属企业的数据接口的差异性,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量复杂庞大,拉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信息系统应用程度较低,也将导致内部审计时数据信息不够真实、准确,得出的审计结果无法保证其科学性与有效性。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身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但是却未能将信息化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严重制约了信息化系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企业实施高质量内部审计的策略

(一)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需要企业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组织架构。第一,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层要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学习与掌握内部审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自身的组织架构,设立单独的审计部门或机构。第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企业要重视对审计部门领导的选择任命,由企业的领导或董事会成员直接担任,既能够加强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又能为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保障。第三,企业要以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培养和引入优秀的审计人员,为审计部门配备满员的队伍编制,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并取得理想的成效提供保证。

(二)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技术

内部审计的方法及技术对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明显。因此,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信息中蕴含的有价值的内容,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与深度。

企业要以时代发展趋势为基础,转变自身的职能,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综合管理方面进行转变,不但要积极地帮助企业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还要为企业提供决策辅助,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为企业的风险预测与管控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并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更好地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针对完善的风险问题处理对策,降低企业发生风险的概率,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同时,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为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工作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防止企业关键信息的泄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对防火墙与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与更新,有效地防止黑客、病毒等攻击[4]。

(三)提高对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

企业要提高对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审计人员要尊重公司的审计制度、标准与流程,最终形成审计的结论与建议,这是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职能的体现,也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成果的价值,既是对审计人员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肯定,更是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基于此,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要重视对审计成果的运用,认真地执行审计结论,对审计建议进行分析,对合理的审计建议要采纳,对违反企业规定的主体要进行追责,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行效率。企业重视对审计成果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企业建立多元化的监督管理体系提供支撑,尽可能地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5]。

(四)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将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作为主要的培养内容。审计人员自身的政治素养,能够促使审计人员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在工作中始终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企业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其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客观的精神,从而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注重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与素质,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其次,企业要积极地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企业要提高内审工作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其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核,树立明确的审计人员任职资格与流程。引导并鼓励审计人员参加相关的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知识储备,这是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与考核标准,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的考核,以此来增强审计人员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发挥审计人员的主动性。

最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能力、态度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加大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五)推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不同的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在大量的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推进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要不断地完善信息化所需设备及设施的建设,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信息化及专业化的系统,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需求,采用适宜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与手段,以信息化的优势推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另外,要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只有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优化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模式。

其次,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宣传,使企业的全体员工积极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完善的监管机制的基础上,使企业内部审计能够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信息化发展,为企业开展高质量的内部审计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企业要优化组织架构、引入先进的方法技术、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重视审计队伍整体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使企业有效地规避各项风险,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信息化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