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024-05-09 19:41喻添旧
摄影之友 2024年5期
关键词:荔湾广府米其林

广州,这个花城,不仅是花卉的天堂,更是美食的聚集地。每一次的旅行,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无论是那些四季依序而开的美好植物,还是那些藏在生活里的花窗、雕梁画栋,都让我对广州充满了热爱。而广州的美食,更是让我无法抗拒。尤其是那烧腊,每一次都能让我回味无穷。

专栏作者Columnist

喻添旧 一个笔名。

媒体人、专栏作家、纪录片导演。出版旅行文化随笔集《步履如歌》。

上了岁数之后,开始爱上养花养草养鱼养鸟,在阳台上搞了个小花园。鱼,用的是“古法”七天养鱼法,少换水,勤换鱼,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花就好多了,没有那么容易死掉,至少应该能熬得过这个春天。侍弄这些小生命的时候,一边感慨生命真是脆弱,一边感慨摄影人的归宿果然是花花草草。

3 月底的时候去了一趟广州,回南天刚过去,雨季还没来。在一天的时光里,有时阴蒙蒙的,有时太阳穿过云霄而下,空气里飘散着早桂的甜香,花城广州,真是舒服极了。花城人民爱花,这很说得过去。他们不但把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种上了四季依序而开的美好植物,还将这些意象的美好藏进生活里,比如说岭南著名的花窗以及雕梁画栋的屋檐,在陈家祠一次就能看个够。广东省博物馆里,这些花被刻在永庆堂的门扇中,漆盒子的故事里,以及玻璃柜子中的金如意上。

我第一次去廣州是很多年前,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去游览的,也都是那些常规的著名景点,按现在的说法叫作打卡。我先是奔着五羊雕塑去了越秀公园,攻略也没做。我以为应该跟北京的双秀差不多大吧,没想到在公园里走了两个多小时,连一只羊都没见着。那时也是个四月天,公园里已经满是短袖短裙的装扮了。在将近 30 摄氏度的湿热天气里,海芋鲜绿挺拔,好像从来不会像我家里那棵一样垂头丧气地塌叶。池塘里的锦鲤也肥头大耳,吐着粗气游来游去。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游览,在五羊雕塑下拍了张照片后便落荒而逃。跑去上下九吃拌鱼皮、卤牛杂和烧腊。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广州旅行的认知还是没有变化:看百花和吃烧腊。

这一次去广州,几顿饭都是在花园酒店里吃的。酒店里有家餐厅叫荔湾亭,是 2023 年米其林指南餐厅。说是在过去,广州的文人雅客常访西关荔枝湾,划船游乐累了,就点个外卖海鲜粥,粥由小艇送来,名为“荔湾艇仔粥”。前阵子上映的电视剧《珠江人家》里,“厨线”主角陈卫就是从荔湾小艇上开启职业生涯的。

荔湾亭里也有这道荔湾艇仔粥,白润可口。作为一间充满传统广府风情的餐厅,一进门就受到福禄寿三尊瓷塑的欢迎,对面一位师傅起手弄刀,面剂子朵朵滚落,又被擀成皮来包虾饺。另一位师傅正立在桌旁,现场烹制叉烧。他先用喷枪对着整块叉烧喷火,又淋上蜜汁后继续喷,直到耳朵听到滋滋作响,眼睛看到清油滴落,鼻子闻到肉香四溢,这叉烧才算“烧”到恰好时。再切片装盘,从烹饪(完成)到上桌,仅需一秒。

在广州,我叉烧吃得最多,但自知还到不了足够点评的程度。

“广州大酒家的叉烧不错”,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珠江人家》里的邝大队长。

叉烧以及烧鹅、乳鸽、乳猪、卤水等一众烧腊,堪称广府食文化精髓的代表菜,那么多店里都做,做得好吃却没那么容易。袁老先生在《随园食单》里写,卤鸭“不用水,用酒,煮鸭去骨,加作料食之”。这道菜他收录的是曾任广东高要(肇庆)知县的杨公家里的私房做法。随园菜其实有相当局限的地域范围,收录的粤菜相关风味并不多,卤鸭是其一。

广州酒家里的“广式蜜汁叉烧”,增加了甜度,肥瘦平衡,不腻口,不塞牙,该化的化开,该有嚼劲的部分也一丝不苟。而荔湾亭的“荔枝木叉烧”因为果木香的加入和现场堂灼的仪式感,让人怎么都不舍得错过。

米其林指南官方对荔湾亭的解读是:“整体概念来自昔日的荔湾,为了重现该区的市井特色,不单座位设计模仿船只,更有说书人定时用粤语讲述武侠小说,十分有趣。由于荔湾曾种有不少荔枝树,菜单上亦可找到荔枝的踪影,包括用荔枝木烤制的叉烧和烧鹅,以及荔枝炒排骨等。”

除了以上这些,米其林没有提到的精彩之物是豆腐花,过去卖豆腐花的大姐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如今在餐厅里依然离不开这副扁担。扁担是道具也是工具,挑起广州人的回忆。一碗白白嫩嫩的盛在碗里,浇上荔枝蜜或桂花糖,就是北方人“期待已久”(深恶痛绝)的甜豆花了。

花园酒店里还有另一家米其林推荐餐厅“桃园馆”。我好像吃了又好像没吃,因为餐桌被搬到了花园深处的水中亭里。花园酒店中有座 18 米高的双瀑布,穿过这座瀑布是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的岭南园林,据酒店的人说,只要进到这里,无论是客房还是公共区域,但凡人眼睛看到的花花草草,全是真的。

这顿饭是一次高级宴请(别人请我),菜单上不但有我的名字,还插着一片树叶。那是一片枇杷树的叶子。一窗之隔的花园里,有 80 多种果树繁花,许多都在时令季节里直接入了菜单,例如只有春天这一阵子盛开的木棉花,就常被餐厅熬进汤里。

这顿饭吃的是陈年花雕醉帝王蟹、新广陈柑炖鲜人参功夫汤、火灼羊肚菌雪花牛、黑松露龙虾煲仔饭……这些菜在香花锦簇的餐厅里显得那么清新淡雅,朴实无华,它们都有着那么点广府菜基因,却又与世界融合成一体。据说这样的一餐,只要客人有想法,花园酒店就有创意,不但能坐在花园里吃,甚至可以在酒店自有的博物馆里吃。广东嘛,敢为天下先。

菜单上最低调的一道是“富贵鸡”,用的是盐焗鸡的做法,鸡肉调味后先用荷叶和锡纸依次包裹,外面再裹上厚厚的一层面粉,模拟早年间常用的泥土。经过几小时的焗烤,成熟后敲开面壳,激烫的香气滚滚而出,鸡才第一次(又一次)与厨师和食客相见。

广东人对鸡的情感最为丰富——无鸡不成席。鸡有鸡味,这很重要。粤菜餐厅若是做不好一道鸡,是不合格的。袁枚深知鸡对于菜单的重要,所以在《随园食单》里写:“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人不知。”对于功高又善的鸡来说,唯有好好地烹饪,才最对得起它。

而在让人愉悦的事物里,植物是最真诚的,花花草草从不索取,不求回报(在摄影师面前连隐私都没有,他们竟然还拿微距镜头拍它们),唯有好好地培养珍视,悉心照料,才最对得起它。

猜你喜欢
荔湾广府米其林
米其林支持创建轮胎回收集团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童画荔湾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童绘荔湾
广州荔湾 擦亮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熵权密切值法完井方式优选模型的建立及在荔湾3-1深水气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