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2024-05-09 19:54:02韩刚韩立卓武海江卢斌路放李一良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海岸带海南岛

韩刚 韩立卓 武海江 卢斌 路放 李一良

摘要: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回顾海南岛海岸带保护利用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海岸地质和海岸动力对海岸线的控制机理,深刻剖析海南岛海岸带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揭示海岸动力过程和海岸带的重要性以及大气、海洋、陆地如何相互作用;提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概念,构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顶端战略模型。为促进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以生态平衡为本,加强对海岸动力过程的调查研究,科学评估旅游地的承载能力,适时开展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启动海南岛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及建设工作,探索以“立法先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科學支撑、财力保障、统一管理、公众参与”为核心的“海南模式”。

关键词: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P7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2-0122-09

0 引言

海岸带指地球表面陆海相接的狭长地带,包括受陆地过程影响的海域和受海洋过程影响的陆地[1]。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的《海岸带调查技术规程》将海岸带定义为“海洋与陆地相互接触、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地带”,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18190-2017)将海岸带定义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海岸带具有空间特性,虽然目前对其上下界限的判定不尽相同,但其“兼具海洋与陆地双重特征的陆海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的本质内涵却是一致的[2]。2022年发布的《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实施细则》提出:“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包括海岸线向陆地侧延伸的滨海陆地与向海洋侧延伸的近岸海域,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线;海南省海岸带范围原则上是以海岸线向陆延伸5公里、向海延伸3公里的区域”[3]。

海岸带区位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宝贵空间,全世界超过50%的人口在海岸带居住或工作。因此,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逐渐进入全球沿海国家视野,并成为研究热点课题。1972年美国颁布《海岸带管理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宣言》指出海岸带综合管理已被确定为解决海岸区域环境丧失、水质下降、水文循环变化、资源枯竭、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沿海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认识到海岸带对于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自1979年起开展为期6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工作;但遗憾的是海岸带管理并未引起当时国内学界的足够重视,直到90年代中后期相关理论研讨才逐渐增多,研究主题逐渐拓展,新的研究元素逐渐引入,并于近年呈现迅速发展之态势[4]。

目前国内学界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4个领域。①国内外海岸带综合管理对比。例如:对美国、韩国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海岸带整治规划及实施等进行探讨,从管理法律、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对策[5-6];通过对比国内外海岸带综合管理得到启示[7]。②海岸带综合管理技术及其应用。例如:简述“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我国“3S技术”发展情况[8];指出GIS技术是“3S技术”的核心,有助于政府监管海岸带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9]。③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例如:构建海岸带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10];提出建全湿地管理机制以及加强湿地监测、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等措施[11];利用RS技术与GIS技术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盐城海岸带进行实证研究[12];总结海岸带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3]。④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法律问题和实践。例如:比较中国与美国的海岸带环保执法机制,指出中国的海岸带环保执法机制亟须进一步完善[14];我国海岸带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整体性,建议制定专门的海岸带管理法律,加强对海岸带的保护与管理[15]。

综合来看,有效推动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使二者相互赋能、相互促进,需要科学开展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的海岸动力调查研究和人类活动影响评估。既有研究为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但集中于比较分析、技术应用探讨以及生态安全评价,近年来则以政策解读研究为主,鲜见深刻揭示海岸动力过程、海岸带基本特征以及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亟须理清保护和利用对象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为此,本研究梳理海南岛海岸带保护与利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海岸动力过程、海岸带基本特征以及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机制与人类活动影响,结合资源环境生态要素系统提出海岸带调查研究的内容以及促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策略,在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均体现重要的创新价值。

1 海南岛海岸带现状

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约1200km 的自然海岸线和约600km 的人工海岸线,整岛可被视为海岸带环境。海岸带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3个部分(图1),是自然与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涉及地质、地理、生物、经济、文化众多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复杂、难以准确预测且影响广泛深远。海南岛近9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50km 的范围,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1.1 海南岛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

海岸带综合管理是采用一体化的方法对海岸带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16],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已成为沿海地区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17]。海南省分别于2005 年、2007年、2013年、2017 年和2022年陆续制定出台《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办法》《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加强海南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和《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实施细则》,以指导海岸带开发与保护,推进陆海统筹理念的实施。海南省在组建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时,初步整合原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海洋经济规划、海洋自然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职责,成立海南省海洋局,进一步理顺海岸带综合管理机构的权属问题。

与此同时,海南省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制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海南省实际情况的相关制度,实现海南岛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海南岛的可持续发展。

1.2 海南岛海岸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09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消息引起对海南省的投资热潮,海南省政府希望加快建设步伐,投资者更是着眼于眼前利益,希望尽快投资、尽快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得当、建设有序,海南岛将迎来飞速发展;而如果管理不当、建设无序,海南岛海岸带面临的问题将日益增多,如生态环境破坏(珊瑚礁、红树林等大量毁损)、环境污染加剧(近岸沉积物、垃圾、污水、工业污染)、生物资源匮乏(植被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灾害频发(赤潮)[18]。目前海南岛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仍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如陆海二元分割、行业部门分割和行政辖区分割[19],尤其生物入侵、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发展是海岸带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灭绝和迁徙则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0]。不冷静的投资、混乱的建设和盲目乐观地扩大旅游规模,会加剧海南岛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问题。海南岛填海工程会改变洋流和区域生态环境,从而对海南岛的休闲旅游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海南岛的海岸带环境是自然的,其旅游价值是公共资源,不能因房地产开发或社区整体开发而成为部分人群的“专属花园”。

1.3 对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认识

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目标是认识到海岸带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其核心是保护生态系统和引导生态旅游。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因而应将其管理纳入全岛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以旅游休闲为主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频繁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生态旅游引起各界关注。

生态旅游是环境友好的旅游观念,其主要特征是将旅游活动整合到当地社区活动之中[21]。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而开展有目的的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根据其定义,生态旅游应是对环境无害且可持续的,但即使是严格生态保护下的旅游也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只能局限在区域水平。为理解生态系统的经济学、美学和生物学价值,应理解其各种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现代生态学是系统生态学,或是生态学和系统方法的结合,因此生态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即生态系统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其中每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基于此,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管理应包括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内容,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部的管理理念为生态系统是整体的机制,其管理包括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将生态特征作为基本管理工具。

综上所述,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对于海南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旅游休闲的质量以及游客的人身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海岸带的基本特征与人类活动影响

在发生于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地球系统物质大循环中,海岸带是四大圈层之间相互作用最剧烈的传播导体。加之海岸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干扰强烈,形成各种自然和人为过程交织的情形[22]。由于海岸带处于海洋和陆地多种地质形态的交汇区,其具有鲜明的陆海相互作用、自然灾害频发、资源丰富和生态脆弱等特征。

2.1 海岛的一般特征

全世界共有超过10万个海岛,这些海岛承载着全球20%的生态多样性。由于海岛的面积、形状以及与大陆分离的时间不同,其生态各具特色,如夏威夷岛链位于太平洋中心,由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幔柱顶部的火山喷发形成。环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岛形成于板块的边界,如太平洋西部的日本岛链、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海南岛则是从中国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出去的,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约150°后达到现在的位置。海岛的气候条件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海洋的环绕使海岛与大陆隔绝,海岛生态环境的演化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导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非常脆弱的特征。例如:海岛生态系统的物种灭绝率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是最高的,80%的已知物种灭绝发生在海岛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中有45%的濒危物种为海岛物种[23-24]。除生态多样性价值之外,海岛的陆地、淡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为海岛居民和游客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应是生态科学研究、保护区管理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整合。

海岛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多樣性完全取决于海岸带各种不同周期动力学过程的叠加,其形成是地质过程和海洋能量与各种特殊海岸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几乎所有关于海岛生态(多样性)的描述都是关于海岸环境的地质学和地理学描述[25]。

2.2 陆地对海洋的影响机制

所谓的陆地包括较大的海岛(如海南岛),可以形成放射状入海的河流,为海岛的陆上环境和入海口提供淡水。河流入海是陆地影响海洋的主要过程,其将淡水注入海洋的同时把陆地的物质带入海洋,其中主要包括快速沉降入海的卵石、砾石和沙子等粗大的沉积颗粒,盐类和有机物质等溶解的固体,以及非天然固体、化学能或热能。

离岸风也是陆地影响海洋的重要过程,其将细沙、泥沙和黏土矿物等细粒沉积物以及大气飘尘和污染物带入海中。如果考虑大气过程对海岸系统的影响,离岸风可将表层海水吹入深海,引起近岸上涌流的产生,从而降低近岸表层海水的温度。此外,降水和暴风雨过程会引起暂时的近岸海水盐度变化。

2.3 海洋对陆地的影响机制

海洋影响陆地的过程主要包括沿海岸线沉积物的分布和沉积作用、海岸线的侵蚀作用以及海洋对海岸带气候的调节作用。在各种海岸类型中,沉积型海岸拥有足够的能量将丰富的沉积物搬运入海,海岸流和波浪型海岸主要包括海滩、堆积、心滩、三角洲、沿海平原和大陆架,侵蚀型海岸主要包括伸入海中的半岛状地貌、海岸悬崖、波切平台和水下峡谷。

在所有的海岸过程中,海流最具有影响力,主要包括大尺度近岸流和离岸流、沿岸流、回流、潮流、上涌流。其中,大尺度近岸流和离岸流、沿岸流对塑造局部地形地貌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他规模较小的海流则对旅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回流从浅表水体流回深海,其形成于沿岸流与离岸流的碰撞,较强的回流会将沉积物或游泳者冲离安全带,因此在经常发生回流的海滩设置游泳场须经过严谨的论证。此外,在经常性和规律性发生离岸风和向岸风的海岸,除考虑其对风帆运动的影响外,还应考虑不同风向对海水温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

2.4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海岸系统是整个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许多对海岸带产生影响的波浪和洋流通常是从远离海岸的深海中产生的,因此应在更大的框架下考虑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的许多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动力来源于太阳,太阳能量直接或间接驱动海岸系统的自然过程。风可将大气中的物质带入海洋,海岸带风向的改变在产生不同环流的同时使水温发生变化。海洋储存的热能可加热上覆的大气,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如当水温高于26℃时会催生热带风暴。

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对海岸带气候特征起主要作用。太阳对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会产生对流,地球的旋转引起大气和水体的“科里奥利效应”(大气和水体在北半球偏向右边,而在南半球偏向左边)。对流和“科里奥利效应”的综合作用会产生季风并形成风带,风与海面的摩擦驱动海洋表面形成缓慢流动的洋流,对海岸带气温和渔业产生重要影响。

2.5 气候变化对海岸侵蚀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对海岸侵蚀起重要作用,风暴活动频率或强度加大、海平面上升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研究显示,全球升温将引起海平面上升和产生更多的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的产生需要许多因素,其中海水温度超过27℃是关键因素,因此全球变暖会使热带风暴季节加长。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海岸侵蚀,这显然会对旅游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据估计,海平面上升时的海岸侵蚀速度是海平面稳定时的50~200倍,这是由于海平面上升使高能量、短周期的风暴触及面更广并将沙子搬运离岸。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斯里兰卡已损失许多娱乐海滩。

各种时间尺度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循环时刻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其中长时间尺度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和冰期等,中时间尺度包括太阳周期、季节变化和日月潮汐等,短时间尺度包括昼夜更替、热带风暴、洪期等。由于海岛自然环境单一、孤立且具有特定演化规律,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会破壞长期演化形成的处于脆弱状态的海岛生态平衡,且在人类的干预下永远不会恢复到自然原始状态。因此,海南岛海岸带的保护和利用须建立在足够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岛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只有充分了解海南岛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和特征,才能对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质性评估。此外,对海南岛海岸带气候变化的评估不仅应基于当前气候的具体特征,而且应将其放在地球系统演化在该地区的表现这一大框架内。

2.6 海南岛海岸带资源状况

海南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分布均匀。据调查,全岛共有滨海岬角22处、特色海湾68处、灯塔25座、滨海潟湖26处、红树林16片、A 级旅游景区31处、旅游度假区21 处、滨海名胜古迹216 处以及新建驿站50个、房车营地50个,热带雨林、温泉遍布全岛,海水、沙滩、气候、生态、环境、植被等的质量不逊色于夏威夷群岛。更加难得的是,海南岛的原始丛林、山川、椰林、沙滩等生态元素至今完整无缺。

2.7 人类活动影响

研究显示,海南岛最早的史前文化分布于昌化江流域沿岸的洞穴和台地上。考古专家在昌江王下乡钱铁洞遗址中采集到不少石制品和打制石器,包括石核、石片、手斧、刮削器等,这些文物表现出典型的华南砾石石器特征,其年代距今2万余年。在距今约1万年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海南岛的落笔洞先民已经掌握较为成熟的石器打制和用火技术,并初步掌握石器磨制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岛发育各类洞穴(群)百余处,可为现代人走向农业文明的相关研究提供极其重要的证据,同时为现代人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东亚地区的栖息和迁徙提供重要信息。

海南岛全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使海南岛成为国际和国内旅游休闲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海岸带旅游的基础是陆海界面提供的独特的资源集成,包括清洁的海水和沙滩、美丽的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健康的食品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元素。近年来海岸带娱乐活动的体量和内容迅速扩大,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型和非自然资源消耗型2个类型,其中垂钓和拾贝等活动属于前者,游泳、潜水、划船、冲浪、风帆和观光等活动属于后者。海岸带旅游极大地依赖于气候和地貌等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工艺艺术和传统民俗等人文资源。从生态和环境角度来看,海南岛旅游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且接待游客数量不断增多,因此须充分研究和评估旅游业发展对海南岛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策略

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以生态平衡为本,在剖析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机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影响和资源整合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改革和创造顶端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制度,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基于此,本研究构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顶端战略模型(图2)。模型中各层次之间以及同层次各要素之间均以双向箭头连接,表明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的动力是有机的整体系统,其各要素和各层次之间具有双向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

目前海南岛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传统的海岸带管理体制和方式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不匹配性和不适应性,深层次的矛盾愈发突出,并日益阻碍区域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海南岛地理位置独特,适合探索以“立法先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科学支撑、财力保障、统一管理、公众参与”为核心的“海南模式”,尤其注重非营利机构、企业、社区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在为自身发展创造机遇的同时,为构建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做出贡献。

3.1 加强海岸动力过程调查研究

注重环岛潮间带向海和向陆至少1km 范围内的海岸动力过程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潮间带分布与生态多样性、大尺度洋流特征、海岸侵蚀动力学和沉积动力学特征、海岸水动力学和水文学特征、海岸线岩石类型和风化强度、河口沼泽和湿地、海岸林地和农业土壤、海水碳酸盐浓度与酸碱度。在此基础上,开展海南岛生态旅游以及经济、科技和文化优势调查。

3.2 科学评估旅游地承载能力

生态旅游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是评估旅游地承载能力,即根据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和主要特点科学估算其能够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例如:海南岛的火山口是由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环形山,当游客稀少时,游客可以呼吸火山口内部凉爽和新鲜的空气,然而当游客过多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游客难以获得最佳体验。又如:海南岛有很多特色饮食,可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元素,然而大规模采摘或捕捞食材易导致生物资源的衰退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此外,现代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岸带生态系统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因此鼓励特色餐饮的发展须考虑相关的生态承载力问题,综合考虑所有的局部环境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最终的判断。

3.3 适时开展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

海岸带综合管理需要大量的海岸带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海岸带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与发布就显得尤为重要[26]。海南岛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但其旅游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脆弱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适时开展海南岛海岸带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省内高校、科研单位或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国家级实验室,研究建立多维度、多渠道的海岸带资源数据采集机制,全面采集相关文字、数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并将实时采集数据与定期普查数据及时上传至海岸带数据库,同时完善数据共享机制,为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大数据服务。

3.4 启动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及建设工作

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截至2021年7月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其中包括文化遗产38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目前“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以及“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海洋类)。

海南岛西海岸的棋子湾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独特的花岗岩地貌,其中的海尾濕地公园是由世界湿地濒危水鸟“紫水鸡”栖息地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棋盘石、石林、五彩棋子石、沙滩、热带植被等海岸景观组合性好且具有一定的稀有性。远近变化的景观与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引人入胜的原始自然风光。棋子湾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标准。若能申报成功,则有望实现海南岛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因此,应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棋子湾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对棋子湾与海尾湿地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全面调查,整合资源,认真规划,打造顶端优势,启动棋子湾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程序。

4 结语

本研究结合海南岛海岸带保护与利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海岸地质和海岸动力对海岸线的控制机理,深刻剖析海南岛海岸带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特征、人类活动影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揭示海岸动力过程和海岸带的重要性以及大气、海洋、陆地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概念,构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顶端战略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策略:①加强海岸动力过程调查研究,相关调查研究应集中在环岛潮间带向海和向陆至少1km 范围内;②科学评估旅游地的承载能力,综合考虑所有的局部环境信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最终的判断;③适时开展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完善数据共享机制;④整合资源,打造顶端优势,启动海南岛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及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约翰R.克拉克.海岸带管理手册[M].吴克勤,杨德全,盖明举,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CLARKJR.Coastalzonemanagementhandbook[M].Trans.byWUKeqin,YANGDequan,GAIMingju.Beijing:ChinaOceanPress,2000.

[2] 刘大海,王春娟,刘镇杭,等.极地海岸带调查及前沿问题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40(3):3-12.

LIUDahai,WANGChunjuan,LIUZhenhang,etal.Investigationofpolarcoastalzonesandanalysisoffrontierissues[J].OceanDevelopmentandManagement,2023,40(3):3-12.

[3] 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实施细则[Z].2022.

ThePeople'sGovernmentofHainanProvince.ImplementationrulesforthemanagementofcoastalzoneprotectionandutilizationinHainanSpecialEconomicZone[Z].2022.

[4] 李晓光,杨金龙.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的多向度综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11):1-8.

LIXiaoguang,YANGJinlong.A multi-dimensionalreviewofcomprehensivecoastalzonemanagementresearchinChina[J].OceanDevelopmentandManagement,2012,29(11):1-8.

[5] 张灵杰.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世界地理研究,2001(2):42-48.

ZHANGLingjie.IntegratedcoastalzonemanagementintheUnitedStatesanditsimplicationsforChina[J].WorldRegionalStudies,2001(2):42-48.

[6] 刘洪滨.韩国海岸带综合管理概况[J].太平洋学报,2006(9):1-10.

LIU Hongbin.OverviewofcomprehensivecoastalzonemanagementinSouthKorea[J].PacificJournal,2006(9):1-10.

[7] 刘桂春,韩增林,狄乾斌.中外海岸带管理研究的几点比较[J].海岸工程,2009,28(2):38-45.

LIU Guichun,HANZenglin,DIQianbin.AcomparativestudyofcoastalzonemanagementbetweenChinaandforeigncountries[J].CoastalEngineering,2009,28(2):38-45.

[8] 侯英姿,陈晓玲,李毓湘.基于3S技术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进展[J].海洋测绘,2005(3):24-27.

HOU Yingzi,CHENXiaoling,LIYuxiang.Researchprogressonintegratedcoastalzonemanagementbasedon3Stechnology[J].HydrographicSurveyingandCharting,2005(3):24-27.

[9] 范学忠,袁琳,戴晓,等.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30(10):2756-2765.

FANXuezhong,YUANLin,DAIXiao,etal.Comprehensivecoastalzonemanagementanditsresearchprogress[J].JournalofEcology,2010,30(10):2756-2765.

[10] 杨静,张仁铎,翁士创,等.海岸带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S1):178-185.

YANGJing,ZHANGRenduo,WENGShichuang,etal.Studyonassessmentmethodofcarryingcapacityofcoastalzone[J].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2013,33(S1):178-185.

[11] 曾向武,周平,高常军.广东海丰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12(1):34-37.

ZENGXiangwu,ZHOUPing,GAOChangjun.CurrentsituationandprotectionmeasuresofwetlandsinHaifengNatureReserve,Guangdong[J].WetlandScienceandManagement,2016,12(1):34-37.

[12] 周汝佳,張永战,何华春.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盐城海岸带生态风险评价[J].地理研究,2016,35(6):1017-1029.

ZHOURujia,ZHANGYongzhan,HEHuachun.EcologicalriskassessmentbasedonlandusechangesinthecoastalareainYanchengCity[J].GeographicalResearch,2016,35(6):1017-1029.

[13] 许妍,曹可,李冕,等.海岸带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2):137-146.

XUYan,CAOKe,LIMian,etal.Researchprogressoncoastalecologicalriskassessment[J].AdvancesinEarthScience,2016,31(2):137-146.

[14] 张继平,许小祥,郑建明.中美海岸带环境保护执法机制比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17(5):104-111.

ZHANGJiping,XU Xiaoxiang,ZHENGJianming.Comparisonofcoast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forcementmechanismsbetweenChinaandtheUnitedStates[J].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ofAdministration,2016,17(5):104-111.

[15] 王小军.制定我国海岸带管理法的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9-54.

WANGXiaojun.ThoughtsontheformulationofChina'scoastalzonemanagementlaw[J].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Edition),2017(1):49-54.

[16] 鹿守本,艾万铸.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LUShouben,AIWanzhu.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coastalzones:astudyonthesystemandoperatingmechanism[M].Beijing:ChinaOceanPress,2001.

[17] WINTHERJG,DAIM,RISTT,etal.Integratedoceanmanagementforasustainableoceaneconomy[J].NatureEcology& Evolution,2020,11(4):1451-1458.

[18] 陈克亮,高宇,吴侃侃,等.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实践及存在问题[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41(3):524-532.

CHENKeliang,GAO Yu,WU Kankan,etal.Comprehensivemanagementsystem,practice,andexistingproblemsofcoastalzonesinChina[J].JournalofAppliedOceanography,2022,41(3):524-532.

[19] 刘大海,李彦平.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LIUDahai,LIYanping.Oceanspaceplanningandcoastalzonemanagement[M].Beijing:SciencePress,2021.

[20] SALA E,MAYORGAJ,BRADLEY D,etal.Protectingtheglobaloceanforbiodiversity,foodandclimate[J].Nature,2021,592:397-402.

[21] SCOTTD,SIMPSON MC,SIMR.ThevulnerabilityofCaribbeancoastaltourismtoscenariosofclimatechangerelatedsealevelrise[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2(20):883-898.

[22] 沈焕庭,朱建荣.论我国海岸带陸海相互作用研究[J].海洋通报,1999(6):11-17.SHEN

Huanting,ZHUJianrong.ThelandandoceaninteractionsinthecoastalzoneofChina[J].MarineBulletin,1999(6):11-17.

[23] FENNELLDA.Ecotourism[M].4thEdition.NewYork:Routledge,2015.

[24] HALLC M.Anislandbiogeographicalapproachtoislandtourismandbiodiversity:anexploratorystudyoftheCaribbeanandPacificislands[J].AsiaPacificJournalofTourismResearch,2010,15:383-399.

[25] HANSKIIG.Habitatloss,thedynamicsofbiodiversity,andaperspectiveonconservation[J].Ambio,2011,40:248-255.

[26] 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Sustainablecoastaltourism:anintegratedplanningandmanagementapproach[Z].2009.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海岸带海南岛
海岸带弹性初探
河北地质(2020年3期)2020-12-14 02:59:00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陆海统筹推进海岸带地质调查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21:38:23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2:18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无人机遥感在海岛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海岸工程(2014年4期)2014-02-27 12:51:26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
军事历史(1994年6期)1994-08-15 08: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