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产业的概念研究与发展建议

2024-05-09 15:46胡秋成陆佳依钱利炜宋蝶陈丽君蒋欣慰赵建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碳中和新兴产业

胡秋成 陆佳依 钱利炜 宋蝶 陈丽君 蒋欣慰 赵建春

摘要: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碳”重大战略布局背景下,推动海洋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立足蓝碳的广义研究领域,在海洋碳汇与产业融合方向创新提出蓝碳产业的概念。蓝碳产业旨在开发以碳汇巩固提升、低碳化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模式,推动蓝碳与海洋经济、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融合发展、协同增效。此外,对蓝碳产业门类进行界定,并从4个方向提出蓝碳产业的发展路径,助力我国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关键词:蓝碳产业;海洋碳汇;海洋产业;碳中和;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P74;X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2-0038-07

1 蓝碳产业的发展背景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未来面临的巨大任务与挑战[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单位面积固碳能力远高于陆地,生态系统储碳潜力巨大[2-3]。蓝碳又称海洋碳汇,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中將蓝碳定义为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如今蓝碳已成为碳负排(负碳)研究的关键领域,蓝碳与森林碳汇相比具有储碳量大、储碳时间长等优势,对全球碳循环与调节气候变化至关重要[4]。

我国积极发展蓝碳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已实施多个蓝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各地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技术理论上提出陆海统筹减排增汇、微型生物碳泵、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与增汇、海水养殖环境负排放等方案,提升蓝碳能力[5]。在政策文件和标准方面,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包括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在内的监测核算体系,此后多个沿海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方案中均涉及蓝碳发展。2023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正式实施,为蓝碳的核算提供科学统一的标准。同年浙江发布全国首个《海洋碳汇能力提升指导意见》,突出“巩固、提升、转化”六字方针,系统谋划提升全省蓝碳潜力。

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碳”重大战略布局中,推动海洋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迫背景下,推动海洋活动减排增汇、引导海洋产业环境向友好型转变是应对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6]。我国多地已开展蓝碳的经济价值转化: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是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项目产生的16万t二氧化碳减排量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福建福州于2022年1月完成1.5 万t海水养殖渔业碳汇交易,交易金额达12万元;2023年2月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在浙江宁波以106元/t的价格成交。蓝碳开发产生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国外学者指出蓝碳符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方面要素,与可再生能源、碳捕获和碳封存等行业一起正在成为独立的行业,协助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7]。同时,蓝碳与其相关联的产业可为沿海地区创造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然而目前尚没有对蓝碳产业的明确定义以及对产业类别的划分,蓝碳与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仍不清晰。本研究结合现有的蓝碳应用方向,提出蓝碳产业概念、归纳蓝碳产业门类以及提供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2 发展蓝碳产业的重要意义2.1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蓝碳产业可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机遇和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蓝碳产业将构建以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新模式,对助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至关重要。形成以蓝碳提升为导向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符合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同时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2.2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能力巨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蓝碳产业是推动海洋碳汇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其通过项目建设和平台落地,将海洋固碳能力提升依附于实体。蓝碳产业核心层的负碳产业是助力碳中和实现的重要理论增长极,将海洋低碳和零碳相关产业纳入发展范畴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尽快实现。

2.3 促进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碳汇价值纳入经济活动将极大地提升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转变[8]。通过海岸带综合管理以及发展环境保护型产业,可有效降低人类活动破坏影响,积极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

3 蓝碳产业的概念与门类

目前学术界和管理层对蓝碳的发展与应用存在狭义和广义的定义区别。狭义的发展模式聚焦海洋固碳增汇,通过对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三大国际认可的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在渔业碳汇、碳封存、微型生物碳泵等领域提升蓝碳能力;广义的发展模式可理解为“吸收、固定、存储二氧化碳的海洋生物、非生物和其他海洋活动的总价值”,其中海洋活动是蓝碳产业的关键领域,旨在将碳汇能力提升与海洋领域低碳发展、海洋零碳技术应用相融合,实现以蓝碳提升为导向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模式[2,9]。蓝碳经济和蓝碳产业均基于广义的蓝碳概念开展研究,在威海、舟山等地发布的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中,更多注重结合当地特色海洋产业,致力于推动海洋产业生态化、海洋生态产业化,以蓝碳发展为核心理念形成海洋生态产业经济。

在发展蓝碳的同时促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协同推动海洋渔业、海洋生态工程、海洋生态文旅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以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蓝碳经济新模式和蓝碳产业链,已成为蓝碳应用的重要思路[8]。国内已有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蓝碳经济作出定义,均认同蓝碳经济为海洋经济涉及碳汇领域的分支。杨绿等[10]认为蓝碳经济是为实现海洋碳汇发展,在发展海洋碳汇的过程中创造经济价值的海洋经济活动;《舟山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蓝碳经济是以蓝碳为核心,以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系统相协调的海洋生态经济。

目前对蓝碳的研究尚未涉及蓝碳产业层面,对蓝碳产业的定义与分类仍是空白。本研究参考刘康等[11]形成的分类方法体系与统计指标,结合海洋经济分析方法与海洋产业界定思路,对蓝碳产业的门类进行系统划分。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21)国家标准,海洋产业的概念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综合参考蓝碳经济隶属于海洋经济的界定,将蓝碳产业划分为海洋产业的下属产业。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21)和《浙江省海洋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浙自然资函〔2022〕48号)的分类标准,立足全国和浙江蓝碳经济和产业发展背景,贯彻“减排增汇”主线,将蓝碳产业划分为核心层与关联层。①蓝碳产业核心层主要为海洋负碳产业,即为促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或有助于增加海洋碳汇量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等产业。②蓝碳产业关联层包括海洋零碳产业、海洋低碳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其中海洋零碳产业主要涉及海上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海洋低碳产业主要分为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以及新兴低碳产业绿色发展2个方向,其他关联产业包括海洋管理等支持和保障蓝碳产业发展的产业(表1和表2)。

4 国内外蓝碳产业发展案例

4.1 国内案例

浙江宁波率先开展《宁波蓝碳产业发展与重点区域布局研究》,充分发挥自身海洋资源优势,将蓝碳产业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重点发展负碳、零碳、低碳三大蓝碳核心产业,协同发展蓝碳关联产业,构建“两带四区多点”的蓝碳产业发展格局,以项目为抓手,打造一批高能级蓝碳产业平台,率先将宁波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全球领先的蓝碳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地,助力宁波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实现碳中和贡献蓝色力量。

《舟山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对蓝碳经济作出明确定义,并在实施科技创新、减排增汇、新能源发展、生态产业提质、“蓝碳银行”建设5 个方面对蓝碳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政策支持。

《威海市藍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明确指出威海将在“进一步经略海洋”的指示下,以发展蓝碳经济为切入点,减排、增汇“两手抓”,在生态水产养殖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海洋新能源产业以及创新蓝碳科研教育与金融服务业等方面布局,为发展蓝碳经济,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新亮点、新标杆提供规划方案。

福建厦门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旨在引导企业与个人积极践行碳减排,在蓝碳价值金融化方面进行探索。漳州制定《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行动计划》,同时成立全国首个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研究中心,通过建立蓝碳生态保护协作机制,从海洋环境管理角度助力蓝碳产业发展。

4.2 国外案例

4.2.1 政策战略

日本利用海洋科技先导优势,以现代化陆地产业带动近海产业,逐步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实现新兴低碳产业的绿色发展。此外,日本在建立蓝碳低碳产业后完善海洋管理机制,实施海洋循环经济战略,完善油污损害赔偿保障等机制,逐步加强海洋环保调研与技术开发[12]。

美国通过发布《蓝色经济2021—2025年战略规划》制定海洋战略目标五年计划,规划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占比,支持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向绿色低碳环保发展。同时,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由政府牵头开展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13]。

4.2.2 产业技术和产业链

挪威率先在北海的斯莱普内尔气田项目中应用碳捕获和碳储存技术,成为全球首个将二氧化碳大规模封存于海床下的国家[14]。澳大利亚聚力发展海藻产业,2020年发布《海藻产业的蓝图计划》,推广大型藻类的开发与应用,建设现代海藻产业开发基地,实现海藻经济和生态价值并举;开展沿海水域海藻种植工作,将海藻作为动物饲料补充剂,减少80%的畜牧业碳排放量[15]。荷兰打造世界首个“漂浮农场”,实现“一站式”现代综合配套服务和全程供应链服务体系;农场上层可发展畜牧业、农业,下层则突出海水淡化、能源生产及海洋固碳等功能[16]。

5 蓝碳产业的发展路径

5.1 聚力推进蓝碳负碳产业

5.1.1 推动渔业碳汇提质增效

推广以碳汇提升为导向的渔业发展模式,优化渔业产业布局和渔业养殖结构。鼓励推广开放水域贝藻类和底栖生物等不投饵型生物的标准化混养,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养殖格局[5]。合理规划布局近海海域空间,优化碳汇渔业用海审批流程,在适宜养殖的近海浅滩结合自然条件创新绿色、高产、环保的科学养殖方式,培育一批碳汇渔业牧场。

5.1.2 大力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提质工程建设,开展重点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稳步构建生态修复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产业链,促进海洋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生产最小化,开发废弃塑料、聚苯乙烯塑料泡沫等海洋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模式,提高肥料、饲料、食品等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率[12]。

5.1.3 科学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加大蓝碳研究投入,实施支持鼓励负碳技术研究的制度机制,为海上CCUS技术研究和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5]。聚焦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开发,为海上CCUS产业应用提供技术保障,探索海上CCUS项目的商业化运营路径。

5.2 全盘谋划蓝碳零碳产业

5.2.1 融合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积极发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的结合模式,集约化打造“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综合开发利用所在海域,提高项目综合效益。推动海上风电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探索推进海上风电与制氢结合,不断加大海上风电与海洋能的综合开发力度。

5.2.2 协同发展海上光伏产业

推动碳汇增效与海上光伏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推进“光伏+滩涂”建设。通过“光伏+”工程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应用,如滩涂、生态鱼塘、滨海旅游度假区[17]。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滩涂光伏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5.2.3 探索发展其他海上新能源产业

在氢能方面,以现有制氢技术和储氢企业为基础,推动发展海上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制氢,同时探索发展海上能源岛等新模式,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在潮汐能方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理论及潜在站址的前期基础性研究,探索围绕潮汐电站的风、光、潮以及产业园区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在波浪能方面,结合远海区域规划的海上风电场项目以及深远海养殖项目需求,探索开展波浪能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立体综合开发应用[18]。

5.3 统筹发展蓝碳低碳产业

5.3.1 推动海洋传统产业低碳发展

在海洋旅游业低碳发展方面,优化滨海生态旅游业发展布局,打造以海洋碳汇为主题的核心旅游吸引点;通过蓝碳发展进一步提升景区生态环境,推动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培育示范基地与海洋旅游业的结合,同时推动海洋旅游交通低碳发展[19]。在涉海传统高耗能产业降碳方面,严格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准入,强化项目监管;引导海洋企业转变用能方式,积极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探索非化石能源供热。在推动船舶碳减排方面,可推广使用船用清洁燃料,加强船企在船舶建造生产过程中的余气、余热回收;推进船舶污染治理,推动船舶加装船载污染物收集、处理装置,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船舶。

5.3.2 推动涉海新型低碳产业发展

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等高附加值产业。拓展海洋高端装备新领域,做强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面向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需求,在沿海地区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企业,推进海洋创新技术从理论成果到应用实践的转化。发展海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在保障沿海地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碳汇能力提升赋能。

5.4 拓展延伸蓝碳关联产业

5.4.1 拓展蓝碳关联涉海经营服务业

不断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加快蓝碳交易市场建设,研究构建蓝碳价值转化机制。加强对蓝碳关联产业金融体制机制和法律政策体系的研究,创新开发适合蓝碳特点的交易产品、交易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蓝碳市场,探索将蓝碳纳入全国自愿减排市场,积极开展蓝碳金融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探索开展基于蓝碳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10]。

5.4.2 拓展蓝碳关联信息服务业

建立健全蓝碳监测体系,将海洋碳汇监测纳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探索构建蓝碳监测网和信息监测数据库。依托遥感监测等技术,开展蓝碳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碳汇变化监测核算。完善海洋信息服务系统,建立沿海地区蓝碳资料信息中心。

5.4.3 拓展蓝碳关联科研教育业

加大蓝碳领域的人才培养,形成海洋专业教育、海洋职业教育、公众海洋知识科研教育体系。培养蓝碳领域的顶尖人才,带动蓝碳产业的投资与发展。积极开展蓝碳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蓝碳及蓝碳产业的认知度与支持力。

6 蓝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确立蓝碳产业政策引导机制

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蓝碳产业的发展规划及空间布局,统筹平台和项目谋划,建立科学合理、责权清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地方蓝碳产业和蓝碳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促进蓝碳产业向低碳、零碳生产转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对蓝碳领域相关产业制定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9]。

6.2 多领域、多方位实施科技创新

整合蓝碳科研力量,加强蓝碳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推动建设高能级平台。发展蓝碳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不断提高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水平,实现蓝碳产业整体智治。在沿海地区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企业,推进海洋创新技术从理论成果到应用实践的转化。

6.3 完善海洋负碳、零碳、低碳产业链

聚焦沿海地区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特色,从现有产业链创新升级着手,多方共建,推动建设以碳汇巩固提升、低碳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模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强链、补链、延链计划。坚持生态与产业融合,探索蓝碳研究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6.4 以生态保护促进产业发展

鼓励开展蓝碳增汇项目开发,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提质工程建设,稳步构建生态修复产业体系。科学布局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开展对现有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对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构建陆海一体化的开发保护格局。

6.5 探索构建碳汇核算和交易体系

明确蓝碳项目开发、申报、审核、交易等工作的管理办法,构建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和制度体系。研究建立与财政金融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海洋碳汇交易的金融财税政策和专项配套基金,不断引导企业和资本进入海洋碳汇交易领域[20]。

6.6 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与国内外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基于减排增汇的蓝碳产业研究,形成海洋碳汇“产学研”联盟,推进蓝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积极开展海洋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蓝碳领域的国际联合研发以及国际产业项目落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HONGDong,LIUYishuang,ZHAOZhihui,etal.CarbonneutralitycommitmentforChina:fromvisiontoaction[J].SustainSci,2022,17:1741-1755.

[2] 唐剑武,叶属峰,陈雪初,等.海岸带蓝碳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48(6):661-670.

TANGJianwu,YEShufeng,CHENXuechu,etal.Coastalbluecarbon:concept,studymethod,andtheapplicationtoecologicalrestoration[J].ScientiaSinica(Terrae),2018,48(6):661-670.

[3] MCLEODE,CHMURAGL,BOUILLONS,etal.Ablueprintforbluecarbon:towardanimprovedunderstandingoftheroleofvegetatedcoastalhabitatsinsequesteringCO2[J].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2011,7:362-370.

[4] 范振林.開发蓝色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34(4):12-18.

FANZhenlin.Developingbluecarbonsinktoimplementcarbonneutralization[J].ChineseAcademyofNaturalResourcesEconomics,2021,34(4):12-18.

[5] 焦念志,刘纪化,石拓,等.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51(4):632-643.

JIAO Nianzhi,LIUJihua,SHITuo,etal.Implementnegativeoceancarbonemissionsandperformthecarbonneutralstrategy[J].ScientiaSinica(Terrae),2021,51(4):632-643.

[6] 孙康,崔茜茜,苏子晓,等.中国海水养殖碳汇经济价值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20,39(11):2508-2520.

SUN Kang,CUIXixi,SUZixiao,etal.Spatio-temporalevolu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theeconomicvalueformariculturecarbonsinksinChina[J].GeographicalResearch,2020,39(11):2508-2520.

[7] STEVENADL,VANDERKLIFTM A,BOHLER-MULLERN.Anewnarrativefortheblueeconomyandbluecarbon[J].JournaloftheIndianOceanRegion,2019,15:2,123-128.

[8] 朱晖,李梦言.碳中和背景下蓝碳保护制度建构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39(2):1-8.

ZHU Hui,LIMengyan.Ontheconstructionofbluecarbonprotectionsystemunderthebackgroundofcarbonneutrality[J].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s),2022,39(2):1-8.

[9] 刘芳明,刘大海,郭贞利.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研究[J].海洋通报,2019,38(1):8-13,19.

LIUFangming,LIUDahai,GUOZhenli.Studyoneconomicvalueaccountingofoceancarbonsink[J].MarineScienceBulletin,2019,38(1):8-13,19.

[10] 杨绿,胡高福.大力发展我国海洋碳汇经济的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23-24.

YANGLYU,HUGaofu.ApreliminarystudyonvigorouslydevelopingChina'smarinecarbonsinkeconomy[J].RuralEconomyandScience-Technology,2016,27(14):23-24.

[11] 刘康,姜国建.海洋产业界定与海洋经济统计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

LIU Kang,JIANGGuojian.Definitionofmarineindustryandstatisticalanalysisofmarineeconomy[J].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s),2006(3):1-5.

[12] 陈春,高峰,鲁景亮,等.日本海洋科技战略计划与重点研究布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12):1247-1254.

CHENChun,GAOFeng,LUJingliang,etal.AnalysisonmarinescienceandtechnologystrategyandkeylayoutofJapanandtheinspirationstoChina[J].AdvancesinEarthScience,2016,31(12):1247-1254.

[13] 林香红.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及建议[J].太平洋学报,2021,29(9):54-66.

LINXianghong.Innovativeinitiativesandinsightsintheinternationalmarineeconomy[J].PacificJournal,2021,29(9):54-66.

[14] 馬冰.世界各国与碳捕获和地质封存(CCS)相关的126项法律/政策/标准一览表[J].中国地质,2022,49(4):1357-1360.

MABing.Asummarytableof126acts/policies/standardsrelatedtocarboncaptureandstorage(CCS)intheworld[J].GeologyinChina,2022,49(4):1357-1360.

[15] AustralianTradeandInvestmentCommission.BlueprintplanforAustralia'sseaweedindustry[EB/OL].https://www.austrade.gov.au/local-sites/china/news-and-events/news/seaweed-blueprint,2023-05-22.

[16] 刘少才.荷兰漂浮农场[J].中国畜牧业,2019(21):41-42.

LIUShaocai.FloatingfarminHolland[J].ChinaAnimalIndustry,2019(21):41-42.

[17] 赵轶洁,孟宪学,王聚博.探索“渔光互补”发展光伏农业:以鄂州20MWp农业光伏科技示范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360-362.

ZHAOYijie,MENGXianxue,WANGJubo.Explorethecomplementarymodeloffisheryandphotovoltaicpowertopromoteeco-agriculture:acasestudyofEzhouagriculturaldemonstrativeof20MWpphotovoltaicpowerstation[J].JournalofAnhuiAgriculturalSciences,2015,43(22):360-362.

[18] 王胜.碳中和背景下岛屿经济体的蓝碳发展逻辑与路径[J].南海学刊,2022,8(5):9-16.

WANGSheng.Thelogicandpathofbluecarbondevelopmentinislandeconomiesinthecontextofcarbonneutrality[J].TheJournalofSouthChinaSeaStudies,2022,8(5):9-16.

[19] 何闪闪,孙羽.绿肺焕发生机蓝碳凸显价值:广东湛江吹响建设“红树林之城”号角[J].环境,2022,524(2):55-56.

HEShanshan,SUNYu.Greenlungsrevitalized,andbluecarbonhighlightsitsvalue:Zhanjiang,GuangdongProvince,blowsthehorntobuilda“mangrovecity”[J].Environment,2022,524(2):55-56.

[20] 谢素美,罗伍丽,贺义雄,等.中国海洋碳汇交易市场构建[J].科技导报,2021,39(24):84-95.

XIESumei,LUO Wuli,HEYixiong,etal.ConstructionofChina'smarinecarbonsinktradingmarket[J].Science& TechnologyReview,2021,39(24):84-95.

猜你喜欢
碳中和新兴产业
哥本哈根有望成为首个“碳中和”首都
碳中和背景下德夯旅游景区低碳发展和建设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分析低碳经济时代转变的农业经济发展
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实证研究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
新兴产业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