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相信一念之善

2024-05-09 12:11石一枫
北京文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网红诈骗作家

石一枫

先说个题材相近的电影:《孤注一掷》。这片子去年票房非常好,很大的原因是“缅北”“杀猪盘”“噶腰子”这一类既耸人听闻,又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网络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背景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一部商业电影也能体现现实主义原则在创作中仍未失效,这值得我们很多写小说的人反思。当然商业电影也有商业片的通病,比如往往将故事的动因归结为偶然的、尤其是男女情感层面的人物关系。在《孤注一掷》中,诈骗集团的覆灭最终取决于黑帮打手对网络赌场的荷官心生爱慕。看到这个情节,我感到这样的设置多少显得轻率,并且似乎是一种“无法之法”——总得让恶势力露个破绽吧,否则对于犯罪集团之严密之残暴的渲染,正义的一方还没地儿下嘴了。也让人不禁怀疑,假如那位坏了事的打手“意志比较坚定”,没那么怜香惜玉,那么电影的结局是不是就该坏人皆大欢喜了?

当然对于我的上述看法,也应该做个反思。既然环境是一个恶的环境,那么环境中人也应该是纯然的恶人,或者说恶得尽职尽责,恶得高度理性——假如这也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且不说它是否偏激,但从取消了变数,也就是人的丰富性这点而言,是否也是一种“乏味的成熟”呢?

由此又有一个反其道行之的想法,假如一部作品只写恶的环境中的善,假的环境中的真,那么它又应该面貌如何?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和孟小书算是想到一块儿去了,她的新作《终极范特西》恰好就是这样一篇小说。小说的背景环境和《孤注一掷》异曲同工甚至更加广泛,除了我们耳熟而不能详的网络诈骗团伙内部,还有我们眼熟而不能详的大大小小的网红的盈利渠道与生存空间。小说中的人物身份涉及了“杀猪盘”的操盘手、诈骗集团的小头目、半红不红的网红,等等。这些都是以前从未存在,近年来突然曝光在社会聚焦下的全新的事物。在这儿还得补充一句,关注并表现类似的新事物,也是孟小书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她总能通过类似的新人群捕捉到新生态,从而呈现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切面。只不过这种敏锐性上的优势也会给孟小书带来新的挑战:新的职业生态——姑且把诈骗也算一个职业的话——是否仅仅提供了某种戏剧性的故事因素,从而使小说流于一次奇观式的浏览?或者作者又能从满眼惊奇的“新”的要素中发现某种恒定的、稳固的对世界的认识,去帮助我们消化并勉强适应扑面而来的“新”?这或许也是一个称职的作家所需要做到的。

同样没有让我们的预期落空,孟小书在这方面也保持着一以贯之的风格,但又有着出人意料的设计。在《终极范特西》中,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职业新人”,然而在他们光怪陆离的外衣背后,仍是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甚至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眼中自己的模样:因为敏感而饱受伤害,虽然无奈但不失善良。无论是“杀猪盘”的操盘手K或张存良,拖着一条伤腿的网红Leila或博奇,乃至于诈骗团伙的宝哥或郑宝林,无不是被生活所欺骗的人,他们因此自以为可以欺骗别人,然而当欺骗的击鼓传花真的到了他们手上,即将落到下一个人头上的时候,却又不约而同地悬崖勒马。这种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内心选择如果是孤例,我们还可以将其归结为某种偶然,或者是某一个人物的特殊性。然而当所有人物像汇聚效应一样形成了共鸣,那么就必须体会到作者的某种相信了——孟小书相信人的一念之善,之所以只是一念之善,是因为环境不允许它永久存在,也因此而极其稀缺,但不用担心,它必然出现,因为那是作者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也正是因为一念之善的存在,小说在经历了前半部分的谍影重重、扑朔迷离之后,在结尾处却显现出出其不意的一缕柔情。

曾经有评论家总结20世纪90年代的王朔等人的写作,认为他們在无可相信之后只能相信爱情。殊不知,被建构的爱情却要负担起支撑整个世界的重任,这本身就是一种悲情——在论及张爱玲时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叫作“看破后的执迷”,当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倾城之恋》。而孟小书笔下的K、Leila和宝哥虽然也总以“真爱”互相发问,但又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所依靠的仍然是男女之情意义上的爱情吗?或者那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一点慰藉、信任乃至于拯救的勇气——而这又可以笼统地归结为善?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小书是个近乎执拗的作家,她的小说里总有人希望生活不像它所“应该”的那样坚硬、残酷,唯一的原则就是毫无原则,而由此可见,孟小书已经是一个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价值观的作家了。很多时候,价值观无所谓对错,只有所谓有无,它的存在与否,也正是作家是否成熟的标志。

责任编辑 丁莉娅

猜你喜欢
网红诈骗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ВаНхУН»
How Long can Wanghong Survive?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