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画寻景看江南

2024-05-09 15:30郭笑微
中国收藏 2024年4期
关键词:十景拙政园虹桥

郭笑微

若将中国古代山水绘画以题材划分,实景山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类,这些画作往往以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园林别业等景观为主题,将地方胜景纳入画卷。实景山水画始自六朝时期,在两宋尤为兴盛,宋代画家无论在形式还是技法上都更加追求对景致的“写实”。元以降,实景山水画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得到了新的开拓,纪游图、园林图等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图式成为了此时记录山水实景的创新形式。进入清代,画家们更多追求仿古,实景山水的创作逐渐衰微。不同时期的绘者对实景差异化的表达方式凸显出审美的时代意趣。

在流传至今的历代实景山水绘画中,以江南景致作为描绘对象的佳作不胜枚举。以图索景,我们将图绘之景与江南今存实景作古今对照,一览江南景观变迁的同时,也可体味古代画家体察山水时的精神世界。

图1 杭州西湖

图2 南宋 叶肖岩《西湖十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 苏州天平山

图4 明 沈周《天平山图》 上海博物馆藏

畅神 山川交映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世说新语》中魏晋文士游赏江南山水后的赞叹。正是这些南渡士人在参与开发江南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江南山水之美,将山水发展成独立的审美对象。魏晋人这种山水自然观不但影响了其后历代文人对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的艺术创作,更为人们对探索、亲近、开发江南山水奠定了情感根基。

在江南山水景观中,如我们最为熟悉的杭州西湖(图1),在唐代已颇负盛名。随着南宋定都临安,西湖之景被更多人熟知,以西湖为题材的宋画不尽其数,“ 西湖十景”系列景观的定名正是从宋画中脱胎而来的。如李嵩的《西湖图》、夏圭的《西湖柳艇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等都是以西湖景致为题的名作。南宋叶肖岩作的《西湖十景图》(图2)更直观向我们再现了十景定名之初的面貌,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荷风、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映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断桥残雪,十景悉数在列。到了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二帝的數次游赏,对西湖景致的开发趋于成熟。王原祁、董邦达、董诰等人因帝王对西湖的喜爱,常奉敕而绘,创作了多幅“西湖十景”主题的山水画。因历代的山水开发、艺术创作,今日的西湖十景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景物与人文艺术在此有机融合。携着这些名卷佳作游赏西湖,在湖畔寻访今日十景,古画与实景对照之间是见证人文与自然逐步相融的过程。

江南湖泊星罗棋布,山脉资源亦丰,山景是古代江南山水画中最不容忽视的元素。这里的山势未必如泰山、黄山陡峭险峻,却是山峦起伏连绵,山水相连,一派秀丽的湖光山色。如苏州的天平山(图3),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亦有“吴中第一山”的美名,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而闻名。此山在唐代即是游览胜地,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游赏天平山而感山中泉水清冽,作《白云泉》一首。到了宋代,宋仁宗又将此山赐给名臣范仲淹为家山,范仲淹在其所作《天平山》一诗中写尽了山石的奇美之姿。其后,范仲淹17世孙、明代范允临在山脚筑有天平山庄,又植古枫于山中,每至深秋,层林尽染。清代康乾二帝数次登临天平山,为赞扬范氏忠义,多次题额赐匾。景富胜名,自然引来大量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在以天平山为题的山水画作方面,我们所熟知的明代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张宏,松江画派的宋懋晋,清代娄东画派王炳、“海上四任”之一的任熊,晚清民国时期的吴昌硕均描绘过天平山的旖旎风光。在这些画作中,沈周《天平山图》(图4)表现了天平山的山势陡峭、怪石嶙峋,重点放在对山石的刻画;而清代王炳的《天平山景》(图5)则可以看到天平山自山巅至山脚的全貌,范云临所筑天平山庄清晰可见。山木繁茂,山泉甘冽,沿着天平山步道缓缓攀登,行于山径之间,与古人同享自然景观予人的畅神之感。

图5 清 王炳《天平山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6 苏州拙政园

图7 明 文徵明《拙政园图册》(局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8 清 汪鋆《江浙纪游图·拙政园图》 南京博物院藏

悦心 居园画境

江南自古造园之风兴盛,正是源于江南人对游于山水、居于山水之间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江南地区的造园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到了汉代已有私家园林的产生,留存至今的如苏州沧浪亭、嘉兴烟雨楼等在五代时期也已然落成。游园、居园在江南成为一种自古延续的生活习性,时至今日,园林依然是人们游赏江南时的必然选择。

在艺术创作方面,江南山水园林与古代山水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园入画,因画成景”是江南独特的人文传统。一方面,游赏园林、居于园林是古代江南文士们的日常生活,以园林为题材的实景山水画创作极盛;另一方面,山水绘画对景物的构建方式又影响了造园艺术,明清时期沈周、文徵明等江南名士皆参与到造园设计中来,以山水绘画指导园林筑造,享受山水带来的乐趣。

以江南古代园林中的代表作品拙政園(图6)来说,用以图寻景的方式游赏是极具趣味的。文徵明在其所绘的《拙政园图册》(图7)里记录了该园初建成时的31处园景,另著有《王氏拙政园记》,为我们了解拙政园最初的景观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在其后的数百年间,拙政园屡易其主,迭有兴废,园景设计不断更迭,已与文徵明笔下描绘的景致大不相同。但是清代诸多文士所绘的、以拙政园为题的山水实景画为我们一观园景的更迭历程提供了便利的窗口。如清晚期画家汪鋆的《江浙纪游图》(图8)中,就有其中一开描绘了其游历苏州所见的拙政园十二景,借此图我们可看到拙政园历经大修后,于光绪年间呈现的园景,现在的拙政园西部仍保持着光绪初年的面貌。

除了拙政园,现存古典园林的园景变迁大多有古代实景画作的记录可寻。如苏州沧浪亭(图9),该园虽建于五代,但在时代浪潮中几经兴废。到了清康熙三十四年(169 5年),才由巡抚宋荦重建,移亭于山上,增建轩廊等景,成为今日布局基础。清代画圣、虞山画派开山之师王翚就曾于康熙三十九年(170 0 年)作《沧浪亭图》(图10),凭此图即可一赏宋荦所建的沧浪之景。到了道光七年(18 2 7年),沧浪亭又迎来了重修,由清代画家陈敏笔下的《沧浪亭图》,我们可见道光十四年(18 3 4年)的新修胜景。

正是因为有了这类园林纪游图式,使我们得以按图索骥,了解古典园林景观的变迁史,以及古人进行山水布局时的巧思意趣,居园、游园皆为悦心。

图9 苏州沧浪亭

图10 清 王翚《沧浪亭图》 南京博物院藏

图11 明代 陆世仁、文从昌《陆龟蒙祠图》(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图12 20世纪80年代修缮后的陆龟蒙祠清风亭。

图13 元 赵孟頫《垂虹秋色图》(局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14 吴江垂虹桥

趣玩 访古览胜

古代实景山水画所记录的景观中,除了自然山水和园林山水外,古迹名胜也是重要题材之一,此类作品尤以明清两代为多,这与当时人们喜好行旅的生活风气相关。苏州的虎丘、枫桥,镇江的金山寺,南京的栖霞寺,常熟的西城楼阁等都是一再被描摹的对象,好似一幅幅“游赏导览图册”。如明代吴门画家陆士仁、文从昌所绘的《陆龟蒙祠图》(图11),描绘的是苏州宋代古迹陆龟蒙祠内的景致。陆龟蒙祠位于苏州甪直,相传晚唐名士陆龟蒙曾居住并归葬于此。北宋熙宁年间建成陆龟蒙祠,元明清历代有过多次修葺。旧时祠中有清风亭、光明阁、杞菊畦、双竹堤、桂子轩、斗鸭池、垂虹桥、斗鸭阑等“小八景”。现祠已无存,仅剩石础,但陆龟蒙墓冢尚在,19 81年至19 8 6年间又修缮了清风亭和斗鸭池(图12)。这幅《陆龟蒙祠图》对祠内景观刻画细腻,为我们了解古迹昔日景象提供了依据。携明人画作探访宋代古迹,在祠内对照昔日八景所存痕迹,饶有趣味。

吴江八景之一的垂虹桥是古代江南文士喜好游赏的一处名胜。垂虹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东门外,跨太湖通往京杭运河及吴淞江的隘口。此桥初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 4 8 年),为石墩木桥,至元泰定二年(13 2 5 年)改建为联拱石桥。垂虹桥上建有垂虹亭,亭作平面正方形,九脊飞檐,前后有拱门二道,可通行人,别具一格。因垂虹桥地处交通要道,车船往来密集,所以历代文人雅士常行旅、汇聚于此,雅集唱和,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以垂虹桥为题的创作。如北宋米芾作有《垂虹亭》诗一首,描写了垂虹亭附近的太湖秋色。元代赵孟頫又据此诗意作《垂虹秋色图》(图13),图中一江两岸,远山连绵,近处垂虹桥跨江而立,画面富有诗意。今天的垂虹桥虽仅存东西两端十数孔,变为断桥,但是依然可见桥畔的秀美风光(图14)。

古代山水实景画虽非全然写实,而是带有一定绘者观景、构景时的主观意向,借景致抒发或深沉、或隐逸、或闲适的情感,但正是因为这种客观实景与主观精神结合的艺术创作,才让我们更深入的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人地关系的变迁以及人文艺术发展的详细脉络。实景与人文在画笔下交融,流传至今的山水佳作让我们得以一睹江南胜景的昔日风采。

猜你喜欢
十景拙政园虹桥
再游拙政园
“园林之母”拙政园
刘杨作品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刘杨作品
虹桥碧波太平湖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苏州—拙政园
大秦岭·山水
书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