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眼花,竟是“中浆”了

2024-05-09 15:29朱晓宇
祝您健康 2024年5期
关键词:王大爷脉络膜激光治疗

朱晓宇

专家简介

朱曉宇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江苏省整合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扬州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眼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眼科疑难杂症的诊断与处理。

● 熬夜打牌爽,一不小心“中浆”了

王大爷今年62岁,刚刚退休不久,每天和三五好友下棋、逛公园,日子过得开心又自在。前几天,他和三位牌友连着三天吃饭、洗澡又打牌,一不留神接连打了两场通宵麻将。不仅如此,他在麻将桌上还频频赢钱,这可把王大爷乐坏了,熬了一整夜下来完全没感觉到困意,回家后平复了好久的心情才睡着。

第三天睡醒后,王大爷突然发现自己看电视屏幕模糊不清、画面弯曲,不管怎么调试电视都没有变化,戴上眼镜也没有改善。起初,王大爷以为是这两天玩得太疲劳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是过了两三天,情况仍没有好转,他明显感觉左眼视野中心灰暗,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更加严重了,于是赶紧去医院眼科就诊。

医生为王大爷进行了视力检查和激光扫描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他的眼底黄斑区盘状浆液性神经上皮浅脱,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

● “中浆”可不是“中奖”

“中浆”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眼病,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心暗点、视物变形和变小,这些症状通常与黄斑部或其附近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浆液性脱离有关。在眼底检查中,可以观察到黄斑部有边界清晰的盘状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区,脱离区的颜色较暗,周围有反光晕,中心凹反光消失。随着病情的恢复,脱离区的视网膜下积液可能被吸收,中心凹反光恢复,但仍会残留有光泽的陈旧性黄白小点和轻度色素紊乱。

“中浆”多见于25—50岁的青中年,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7倍以上,多为单眼发病,但双眼发病患者也不少见。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少六十岁以上“性子急”、脾气暴躁的中老年人也容易患上此病,患者常有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熬夜、失眠、劳累、作息不规律等诱因。抽烟酗酒、服用类固醇激素、库欣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妊娠,也是“中浆”的发病因素。

● 不幸“中浆”,我该怎么办

目前,“中浆”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有些反复发作或病程迁延不愈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甚至较长期的视物变形,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激光治疗等。

1.“快乐”治疗: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熬夜失眠、劳累;日常须戒烟限酒,减缓生活节奏。经过轻松、“快乐”治疗,部分中浆可以自行恢复。

2.激光治疗或光动力学治疗:医生会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病灶渗漏点位置,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做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较近,可等其自行恢复。若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较远,可选择进行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目前最有效、安全且并发症少的“中浆”治疗方法,可促进病灶修复、缩短病程,快速恢复视力,但能否减少或预防复发尚无定论。

3.眼内注射治疗:有些中浆患者存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或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情况,主张使用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进行眼内注射治疗,帮助消除病灶、消退水肿,促进视功能恢复。

● 做到4点,预防“中浆”

1. 遇事冷静,积极调整心态。巨大的情绪波动和经常暴怒,不止容易引发“中浆”,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2.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熬夜、压力过大会使人体启动应激反应系统,使人眼内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漏进入神经上皮层而产生“中浆”。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同样可导致脉络膜血管扩张,从而增加液体渗出。

4. 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日常应注意避免强阳光直射眼睛,多吃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的食物,日常清淡饮食,控制好血压血脂等。中老年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王大爷脉络膜激光治疗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OCT在健康人群脉络膜厚度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王大爷趣事 ③
王大爷趣事
脉络膜黑色素瘤伴视网膜脱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