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及潜力评估

2024-05-09 12:21过梦倩吴正杰单亦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2期

过梦倩 吴正杰 单亦轲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对其进行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未来我国碳汇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海洋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海洋碳汇(蓝碳)与陆地碳汇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以及实现“双碳”目标,自然资源部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蓝碳标准体系———2023年印发实施6项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填补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2024年印发实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技术规程(试行)》,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和支持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包括牵头编制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0349-2022)、牵头编制我国首个碳汇分类行业标准《海洋碳汇分类与代码》、参与编制《中国海洋蓝碳技术发展路线图》、牵头承担“杭州湾南岸海岸带碳汇调查、评估与价值核算”项目、合作建设“海洋低碳技术研究室”等,在蓝碳调查监测与评估、蓝碳价值核算、蓝碳标准制定和负碳技术评估等方面积累了较强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发展碳减排和碳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碳市场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配额成交量市场;与此同时,我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者和积极践行者,正在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为此,有必要在蓝碳摸底调查和监测评估、蓝碳交易试点和市场建设、蓝碳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以及蓝碳发展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力争在蓝碳领域取得原创性重要成果,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多层次的蓝碳国际合作,并在蓝碳领域贡献理念、技术和实践方法的“中国智慧”。

本期《海洋开发与管理》特别设置专栏,围绕上述研究领域遴选4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蓝碳潜力评估、蓝碳空间布局、蓝碳技术及其应用、蓝碳产业发展等方面,从不同尺度和角度丰富我国蓝碳研究成果,助推蓝碳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大海

期刊副主编

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中心主任

摘要: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及潜力对于浙江省努力打造海洋碳汇交易“浙江样板”、抢占全国海洋碳汇交易战略“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分为海水养殖碳汇与滨海湿地碳汇2个部分,分别测算当前碳汇能力和未来碳汇增长潜力。其中,海水养殖碳汇采用2010—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产量数据,基于《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方法》测算碳储量;滨海湿地碳汇采用碳密度与湿地面积乘积法测算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贝藻类养殖碳汇是浙江省海洋碳汇的主体,而滨海湿地碳汇规模较小;贝藻类养殖碳汇近年来增长较为稳定,而滨海湿地碳汇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贝藻类养殖碳汇可以通过优化经营规模等方式提高养殖产量,滨海湿地碳汇可以通过增加红树林种植面积等方式提高碳储量,从而增强碳汇能力。

关键词:海洋碳汇;蓝碳;海水养殖;贝藻类;滨海湿地

中图分类号:P74;X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2-0003-12

0 引言

当前,由于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并引起海平面升高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威胁。缓解能源危机、实现节能减排等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碳中和、碳达峰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关键议题。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同时有2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颁布政策和立法的方式做出碳中和的承诺。海洋是碳固定和碳储存的重要场所,据估计,在每年约7.8Pg的人工二氧化碳排放中,约2.3Pg被海洋吸收[1]。相对陆域碳汇,海洋碳汇储碳能力稳定[2],海洋不仅可以缓解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多重环境胁迫,而且有着巨大的增汇潜力和负排放研发前景,在支撑国家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江省海域面积辽阔,海洋碳汇的增汇潜力巨大。省内海洋碳汇交易的实践探索已逐渐展开,但仍存在评估体系薄弱、交易主体模糊、交易平台缺失等问题。浙江省应努力打造海洋碳汇交易的“浙江样板”,抢占全国海洋碳汇交易的战略“高地”,为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浙江经验”和“海洋力量”。

本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的贝藻类海水养殖碳汇以及所有对海洋碳汇产生影响的各类滨海湿地碳汇,同时补全此前被忽视的滩涂碳汇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全面翔实的数据助力浙江省制定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路线图”。

1 文献综述

国内通常将海洋碳汇称为蓝碳,而蓝碳的概念最早来源于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蓝碳报告》。刘纪化等[3]指出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Tang等[4]指出蓝碳需要沿海生态系统中高等植物、浮游植物、藻类和钙化生物的共同参与。蓝碳具体包括滨海湿地碳汇和海水养殖碳汇,二者均能储存海水中的碳,从而有效缓解气候变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6]。与此同时,滨海生态系统对于调节水质和养分循环、减缓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维持滨海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7-9];近海地区的海水养殖能够拦截来自陆地的养分输入,从而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研究表明海水养殖能够将海水养分含量降低50%[10]。此外,海藻光合作用直接向近岸海域注入氧气和去除二氧化碳,有助于缓解海水富营养化导致的缺氧,提高海水pH 值并缓解海洋酸化[11-12]。

当前研究表明,虽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仅占海洋面积的0.2%,但其吸附的碳沉积物约占海洋总碳沉积物的50%,其中植被和土壤储存大量的碳[13]。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蓝碳可能会再次释放到大气中,使这些生态系统成为陆海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14]。目前公认被纳入海洋碳汇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滩涂等[15-18]。以红树林为例,学者们针对其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进行测算。武高洁等[19]基于红树林胸径估算红树林生物量;张莉等[20]利用异速生长方程法和遥感反演法测算植被碳储量,并通过测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呼吸消耗测算红树林湿地的碳汇;刘红晓[21]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将红树林碳密度分类为生物量碳密度、地被层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估算3种情况下的红树林碳汇潜力,并比较不同地区的红树林碳汇能力。

海水养殖碳汇主要集中于贝藻类,其具有养殖周期短、灵活性强、碳汇潜力方便核算的优点,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丰富的研究。张麋鸣等[22]对福建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的含碳量进行测算,并用回归模型预测2030年全国和福建省的海水养殖碳汇潜力;徐敬俊等[23]在测算沿海地区贝藻类养殖碳汇量的基础上,考察海水养殖碳汇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选取相应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渔业碳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影响因素。

上述关于海洋碳汇概念、机制和测算的研究为政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由于海洋生态系统在碳固存和养分积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4-25],许多拥有蓝碳资源的国家都提倡通过系统了解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关键驱动因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机制,并利用碳融资和碳交易机制加强固碳能力[26-27],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管理方案,以市场机制促进滨海湿地恢复[28]。

尽管关于蓝碳的研究日渐深入,但不同研究课题之间仍存在明确的界限,为制定管理措施以维持和改善蓝色碳汇带来阻碍。海洋生态系统是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针对某种单一生态系统的碳汇测算难以全面衡量某地区的碳汇现状与潜力,必须全面考量所有影响蓝色碳汇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加科学地量化和预测蓝色碳汇能力。

2 研究方法

2.1 浙江省贝藻类养殖碳汇估算方法

2.1.1 已有贝藻类养殖碳汇估算方法

目前国内对海水养殖碳汇的估算方法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由于海水养殖碳汇主要包括贝藻类养殖碳汇,已有文献对贝藻类养殖碳汇的估算方法包括室内培养法、海-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估算法、站点观测法、样方调查法、称重法等。本研究通过论述各种估算方法的特征与优缺点,为贝藻类养殖碳汇估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室内培养法是将贝藻类置于室内培养池进行特征性分析的估算方法,如Jiang等[29]利用箱式培养法对贝类的摄食、排泄和呼吸过程进行追踪,并通过测算箱体内各种元素的变化估算贝类滤食、排泄、呼吸等过程对碳的移除和释放作用;这种方法能够全面评估养殖生物的固碳能力,但无法准确模拟复杂的现实生态系统环境,在估算碳汇能力时存在较大误差。海-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估算法通过测算一定时间范围内养殖水体上方密闭箱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截面积、时间梯度变化等估算养殖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的程度[30];这种直接估算的方法简单便捷,但只能以点带面表示整个养殖区域,且通量的测算会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干扰而造成结果偏误[31]。站点观测法与样方调查法分别通过在养殖区域设置观测点与样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得到沉积物中被埋藏的碳组成及其含量,进而推导养殖环境碳埋藏速率;这种方法能够获得较精确的数据,但成本较高。称重法的原理是通过捕捞、计数、干燥、称重等方式获得养殖贝藻类的干重和含碳量,再通过养殖海域面积、养殖密度、养殖产量等参数估算养殖、捕捞活动从海水中移除的碳汇;相比其他方法,称重法使用较为普遍,且操作简单、性价比较高,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此方法估算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的碳汇能力。

2.1.2 藻类养殖碳汇的估算方法

海水养殖的大型藻类可通过光合作用将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并储存于植物体内,从而将海水中的碳移出。同时,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海水中的无机盐,使海水pH 值升高,促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向海水扩散。根据张麋鸣等[22]对贝藻类移出碳汇量的研究,大型藻类养殖碳汇的估算公式为:

式中:ACO2 为藻类的二氧化碳吸收量;M 为藻类养殖品种的产量(湿重);WD 为不同品种藻类的干湿比系数;WC 为不同品种藻类的含碳系数;3.67为转换系数,取44(二氧化碳分子量)/12(碳分子量)。

2.1.3 贝类养殖碳汇的估算方法

贝类主要将滤食和同化浮游植物固定的碳,转化为自身贝壳和软组织的碳。根据称重法的计算原则,贝类在海水中固定的碳汇应为不同贝类的软组织和贝壳含碳量的总和。本研究参考张麋鸣等[22]采用的称重法估算贝类养殖碳汇:

式中:CB 为贝类固定的总碳汇;CS 为第i 种贝类的软组织固定的碳汇;CK 为第i 种贝类的贝壳固定的碳汇;n 为贝类种数。

CS 和CK 的计算公式为:

CS =MB ·WD ·RS ·WS

CK =MB ·WD ·RK ·W K

式中:MB 为第i 种贝类的年产量(湿重);WD 为第i种贝类的干湿比系数;RS 和RK 分别为第i 种贝类软组织和贝壳的干质量比;WS 和W K 分别为第i 种贝类软组织和贝壳的含碳系数。

不同贝类和藻类的系数分别如表1 和表2所示。

本研究结合浙江省海水养殖的实际情况,选用牡蛎、贻贝、扇贝、蛤、蛏子5种含碳量较高的贝类以及海带、紫菜、江蘺3种含碳量较高的藻类作为统计对象,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以及《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方法》,分析2010—2021年浙江省贝藻类海水养殖数据,估算碳汇能力及其发展潜力,为浙江省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贡献“浙江经验”和“海洋力量”提供数据支撑。

2.2 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估算方法

本研究通过整合一系列关于浙江省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滩涂蓝碳固碳能力及其各自面积的统计结果,汇总各种滨海湿地的固碳量,得出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的总和。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由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土壤储存生态系统49% ~98%的碳,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红树林一般分布于隐蔽的海岸、风浪较小的曲折河口港湾和潟湖等淤泥沉积、浅滩广布的生境,其分布受到温度、盐度、洋流、潮汐等的影响。由于红树林处在陆海交界的位置,能够控制陆海之间的碳循环。参考《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方法》,红树林碳汇的估算公式为:

式中:Cmangroves 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固定的总碳汇;PECOi 为第i 种红树林类型生态系统的碳密度;Si为该红树林类型的面积。

PECOi 的计算公式为:

PECOi =PBIO +PGL +PSOIL

式中:PBIO 为红树林生物量的碳密度;PGL 为红树林地被层的碳密度;PSOIL 为红树林土壤的碳密度。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杜群等[28]的研究以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浙江省红树林面积。采用自然或人为管理状态下红树林的最大碳储量表示红树林的碳汇潜力,估算3种情况下浙江省红树林的碳汇潜力。

(1)情况1。假设红树林现有成林面积不变,林木固碳能力提高,碳密度达到最大:

CSP =PMAX·SC

式中:CSP 为红树林的碳汇潜力;PMAX 为红树林的最大碳汇密度;SC 为红树林现有面积。

(2)情况2。假设红树林碳密度不变,红树林面积则达到最大潜力面积:

CSP =PAVR·SMAX

式中:PAVR 为红树林的平均碳汇密度;SMAX 为红树林的最大潜力面积。

(3)情况3。假设红树林面积达到最大潜力面积,红树林碳密度达到最大:

CSP =PMAX·SMAX

盐沼的面积数据参考Gu等[32]的研究,海草床的面积数据参考Zheng等[33]的研究,滩涂的面积数据参考Mao 等[34] 的研究。由于Mao 等[34] 对2015年浙江省红树林和盐沼面积的测算结果与其他学者有所偏差,本研究采用其中较为保守的数据。碳埋藏速率参考Wang等[35]和Wu等[36]的研究,同样采用其中较为保守的数据。将面积和碳埋藏速率相乘,得到浙江省各类型滨海生态系统的年均碳埋藏量。此外,根据Zheng等[33]的研究,浙江省无大面积海草床分布,考虑到海草床的碳埋藏速率较低,可认为海草床碳埋藏量对浙江省碳汇潜力评估的影响较小。

3 实证结果

3.1 浙江省贝藻类养殖碳汇

本研究根据历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经过数据统计估算2010—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的碳汇能力。2010—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产量如图1和图2所示。

浙江省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从2010年的66.14万t增长至2021 年的109.28 万t,其中2016 年和2017年增长率较高,分别为9.0%和13.8%,2018—2021年处于增长率稳步提高阶段。浙江省贝类养殖以牡蛎、贻贝、蟶子为主,这3种贝类的年均产量占比达到74%,其中蛏子的年均产量比最高(29.4%),其次是牡蛎(22.7%),此外,浙江省扇贝的产量从2010年的2142t下降至457t,占比逐年降低。总体来说,浙江省贝类养殖产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表明近年来浙江省在海水贝类养殖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且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浙江省海水养殖藻类产量从2010年的4.2万t增长至2021 年的11.4 万t,年均增长率为11%。2016—2018 年增长率较高,2017 年达到峰值39.1%。2013年较2012年的增长率为负,产量有所下降。2019—2020年虽仍有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与其他藻类相比,紫菜在浙江省藻类养殖中占主体地位,总增长率约为187%,养殖产量从2010年的2.3万t增长至2021年的6.6万t。其次是海带,总增长率约为102%。江蓠养殖产量占比始终不高,2010—2014年养殖产量逐年增长,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开始产量为0,表示浙江省不再养殖江蓠。近年来浙江省海水藻类养殖产量增长迅速且潜力巨大,但也暴露其养殖种类单一的缺陷。

以2021年为例。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总产量约为139.3万t,其中贝类和藻类是浙江省海水养殖主体,其产量分别达到109.3万t和11.5万t。在贝类中,牡蛎、贻贝、蛏子占比较高,约占贝类产量的74%;在藻类中,紫菜占比较高,约占藻类产量的63%(表3)。

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类总碳汇量为10.6万t,其中软组织总碳汇量为2.11万t,贝壳总碳汇量为8.51万t。从不同品类来看,蛏子的碳汇量最高,为3.20 万t,占比30.2%;其次是牡蛎,碳汇量为2.55万t,占比24.1%;第三位是贻贝,碳汇量为2.44万t,占比23.0%。海带、紫菜等藻类的总碳汇量为6461t。贝藻类总碳汇量达到11.27万t,相当于固定二氧化碳41.33万t(表4)。

根据海水养殖贝藻类的系数(表1和表2),对2010—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的碳汇量进行估算。2010—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量呈递增趋势,从6.63万t增长至11.27万t,总增长率为70%;2016年与2017年的增长率达到峰值,分别为9%和15%,正好对应贝藻类产量的增长峰值年份(图1和图2);2018—2021年的增长率有所放缓,但仍稳步提升,碳汇量年均值达到8.24万t且逐年增加(图3)。

3.2 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

参考杜群等[28]的研究以及历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浙江省共有3 种红树林和半红树林树种,其中红树林仅秋茄1种且属人工引种,半红树林有海滨木槿和苦槛蓝2种。浙江省红树林面积包括红树林面积和未成林红树造林地面积,其中红树林指由红树或半红树木本植物组成且郁闭度不小于0.2的林地,未成林红树造林地指人工造林后保存株数大于合理保存株数50%以上但郁闭度未达到0.2的林地。浙江省红树林面积分布如表5所示。

目前浙江省共有红树现有林256.7hm2,其中红树林20.6hm2,未成林红树造林地236.1hm2。在红树林中,秋茄林3.4hm2,占红树林面积的16.5%;半红树林海滨木槿林0.7hm2,占红树林面积的3.4%;半红树林苦槛蓝林16.5hm2,占红树林面积的80.1%。在未成林红树造林地中,秋茄234.6hm2,占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99%;苦槛蓝1.5hm2,占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1%。宜林地指达不到红树林、未成林红树造林地和天然更新红树林地标准,但适宜红树木本植物生长的林地,浙江省红树林宜林地5195.6hm2,其中秋茄的宜林地面积最大,海滨木槿和苦槛蓝由于适合生长于陆海交界处,不能在海涂大面积发展,宜林地面积较小。

浙江省现有红树林品种的碳密度如表6所示。其中,秋茄林的生物量碳密度为49.04±19.76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为349.52±74.39t/hm2;海滨木槿林与苦槛蓝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均取红树林平均碳密度即84.61±30.67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为355.25±82.19t/hm2。

由于浙江省红树林与未成林红树造林地的林地郁闭度不同,可将红树林的碳密度取较大值、未成林红树造林地的碳密度取中间值,测算得到浙江省红树林植物碳汇量约为13850.8t,生态系统碳汇量约为91495.6t。

浙江省红树林现有林资源较少,而红树林宜林地面积较大,发展潜力很大。如果以提高林分碳密度为主要方法(情况1),浙江省红树林植物碳汇潜力约为18530.1t,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约为10.907万t;如果以增加红树林面积(假设全部种植秋茄)为主要方法(情况2),浙江省红树林植物碳汇潜力约为26.864万t,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约为190.746万t;如果红树林面积和红树林碳密度同时达到最大(情况3),浙江省红树林植物碳汇潜力约为37.598 万t,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约为231.154万t(图4)。由此可见,浙江省红树林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随着红树林的生长、碳密度的提高以及林地面积的扩大,浙江省红树林的碳汇能力会不断增强。

从理论上讲,浙江省所有红树林宜林地均可供种植红树林之用,但红树林发展情况还受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与海水养殖、围垦等产业存在争地矛盾,因此现实中不能将所有宜林地均划为规划林地。

浙江省盐沼、滩涂等滨海生态系统的碳埋藏率和碳埋藏量如表7所示。浙江省红树林的碳汇能力最强(91495.6t/年),其次为滩涂(36523.2t/年),再次为盐沼(15166.8t/年);海草床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在浙江省分布较少,碳汇量也较小。从总体看,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拥有巨大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的滨海湿地并没有区分野生滨海湿地与人工滨海湿地。自1950年以来,我国野生滨海湿地约有87%已消失,总体消退速度年均高达3.2%。近年来我国已经在滨海湿地修复和保护方面投入巨资,同时建设大量的人工滨海湿地,其相应的碳汇能力可能得不到体现。因此,如果同样以2021年为基点衡量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能力,表7所示的碳埋藏量总体偏小。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论

低碳經济是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省是经济强省,同时面临巨大的减排碳汇任务,然而浙江省土地资源相对紧缺,限制其陆域森林的碳汇潜力,因此海洋碳汇及其潜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估算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和滨海湿地碳汇能力并预测其碳汇潜力,从结果来看,浙江省碳汇能力逐渐提高,截至2021年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量为11.27 万t、红树林碳汇能力为91495.6t/年、滩涂碳汇能力为36523.2t/年、盐沼碳汇能力为15166.8t/年,其中贝藻类碳汇量增速明显,2010—2021年的年均增长率为5.02%。由测算结果可知,贝藻类养殖产业对推动浙江省海洋碳汇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这与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预测到2030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的碳汇能力约为17.94万t,创造的经济价值为2691万至1.0764亿美元;到2060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的碳汇能力约为38.54 万t,创造的经济价值为5781万至2.3124亿美元。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集中于红树林和滩涂,由于红树林面积有限,其碳汇能力较弱,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2 对策建议

4.2.1 推进蓝碳科学研究,激发蓝碳发展潜力

一方面,应深化海洋碳汇基础研究,针对浙江省海水养殖、滨海湿地等海洋碳汇资源,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海洋碳汇的生态系统面积、分布及固碳机理,推动碳汇形成机制研究。探索发展海洋碳汇的核算方法,对海洋碳汇进行科学分类和定量评估,遴选可交易碳汇的类型和有效的碳汇量化指标,为开展浙江省海洋碳汇交易提供技术规范;另一方面,应推进海洋增汇核心技术突破,聚焦海洋固碳调控与增汇、海底碳封存、蓝色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海洋碳储量与碳通量实时精准监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海水养殖提质增效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浙江省碳交易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保障。

4.2.2 健全蓝碳政策体系,优化水产养殖结构

以我国关于“双碳”目标的战略规划以及海洋碳汇的相关政策为契机,健全适合浙江省海洋碳汇和海水养殖发展的政策体系,科学制定具有浙江省特色的海洋碳汇发展规划,如完善海洋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和将生态补偿理念延伸至海洋碳汇领域,进一步发挥政府财政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为海洋碳汇能力提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海水养殖基地,依托专项资金和扶持政策,促进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通过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塑造交流共享平台、营造良好养殖环境等手段,稳步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以及效率效益的全面提振,政府与企业共同引领和带动海水养殖碳汇能力的提升。

4.2.3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重视滨海湿地养护

基于浙江省滨海湿地碳汇占比较低但具有巨大潜力的特征,应加大重要海洋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建设力度,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能力。推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滨海湿地养护和受损河口海湾生态修复,加强退化盐沼、滩涂等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改善滨海湿地碳汇生态系统质量;在鳌江口、瓯江口、乐清湾和苍南沿浦镇等区域新增与修复红树林,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进一步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与固碳水平;探索以加强海洋生态承载能力和提升海洋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新模式,为实现“双碳”目标打造“浙江样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TOCKERTF,QIND,PLATTNERGK,etal.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Ⅰtothefif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J].ClimateChange,2013,5:1-1552.

[2] 陈武.中国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对碳效益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CHEN Wu.TheimpactofthedevelopmentofmarinecarbonsinkfisheriesonmarinecarbonbenefitinChina[D].Changchun:JilinUniversity,2021.

[3] 劉纪化,郑强.从海洋碳汇前沿理论到海洋负排放中国方案[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51(4):644-652.

LIU Jihua,ZHENGQiang.FromthefrontiertheoryofoceancarbonsinkstotheplanforoceannegativeemissionsofChina[J].ScientiaSinica(Terrae),2021,51(4):644-652.

[4] TANGJianwu,YEShufeng,CHENXuechu,etal.Coastalbluecarbon:concept,studymethod,andtheapplicationtoecologicalrestoration[J].ScientiaSinicaTerrae,2018,61(6):637-646.

[5] FOURQUREANJW,DUARTEC M,KENNEDY H,etal.Seagrassecosystemsasagloballysignificantcarbonstock[J].NatureGeoscience,2012,5(7):505-509.

[6] CHMURAGL.Whatdoweneedtoassessthesustainabilityofthetidalsaltmarshcarbonsink? [J].Ocean & CoastalManagement,2013,83:25-31.

[7] BARBIEREB,HACKERSD,KENNEDYC,etal.Thevalueofestuarineandcoastalecosystemservices[J].EcologicalMonographs,2011,81(2):169-193.

[8] SOUSAAI,LILLEB? AI,RISGAARD-PETERSEN N,etal.Denitrification:anecosystemserviceprovidedbysaltmarshes[J].MarineEcologyProgressSeries,2012,448:79-92.

[9] CULLEN-UNSWORTH L,UNSWORTH R.Seagrass meadows,ecosystem services,andsustainability[J].Environment:ScienceandPolic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3,55(3):14-28.

[10] XIAOXi,AGUSTIS,LINFang,etal.NutrientremovalfromChinesecoastalwatersbylarge-scaleseaweedaquaculture[J].ScientificReports,2017,7(1):1-6.

[11] CHUNGIK,OAKJH,LEEJA,etal.Installingkelpforests/seaweedbedsformitigationandadaptationagainstglobalwarming:Koreanprojectoverview[J].ICESJournalofMarineScience,2013,70(5):1038-1044.

[12] DUARTEC M,WUJiaping,XIAOXi,etal.Canseaweedfarmingplayaroleinclimatechangemitigationandadaptation? [J].FrontiersinMarineScience,2017,4:100.

[13] MCLEODE,CHMURAGL,BOUILLONS,etal.Ablueprintforbluecarbon:towardanimprovedunderstandingoftheroleofvegetatedcoastalhabitatsinsequesteringCO2[J].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2011,9(10):552-560.

[14] CHMURAGL,ANISFELDSC,CAHOONDR,etal.Globalcarbonsequestrationintidal,salinewetlandsoils[J].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2003,17(4):1111.

[15] PHANGVX H,CHOU L M,FRIESSD A.Ecosystemcarbonstocksacrossatropicalintertidalhabitatmosaicofmangroveforest,seagrassmeadow,mudflatandsandbar[J].EarthSurfaceProcessesandLandforms,2015,40(10):1387-1400.

[16] MACREADIEPI,HUGHESAR,KIMBRODL.Lossof“bluecarbon”fromcoastalsaltmarshesfollowinghabitatdisturbance[J].PloSOne,2013,8(7):e69244.

[17] FOURQUREANJW,DUARTECM,KENNEDYH,etal.Seagrassecosystemsasagloballysignificantcarbonstock[J].NatureGeoscience,2012,5(7):505-509.

[18] CHUNGIK,BEARDALLJ,MEHTAS,etal.Usingmarinemacroalgaeforcarbonsequestration:acriticalappraisal[J].JournalofAppliedPhycology,2011,23(5):877-886.

[19] 武高洁,郭志华,郭菊兰,等.红树林异速生长方程估算生物量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4,10(3):61-65.

WU Gaojie,GUO Zhihua,GUO Julan,etal.Progressinstudiesofbiomassestimationusingallometricequationofmangroveforest[J].WetlandScience& Management,2014,10(3):61-65.

[20] 張莉,郭志华,李志勇.红树林湿地碳储量及碳汇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4):1153-1159.

ZHANG Li,GUO Zhihua,LI Zhiyong.Carbonstorageandcarbonsinkofmangrovewetland:researchprogress[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13,24(4):1153-1159.

[21] 刘红晓.中国红树林的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LIU Hongxiao.CarbonstorageandcarbonsequestrationpotentialofmangrovesinChina[D].Beijing:University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2013.

[22] 张麋鸣,颜金培,叶旺旺,等.福建省贝藻类养殖碳汇及其潜力评估[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41(1):53-59.

ZHANG Miming,YAN Jinpei,YE  Wangwang,etal.CarbonsequestrationanditspotentialityofmarineshellfishandseaweedculturesinFujianProvince,China[J].JournalofAppliedOceanography,2022,41(1):53-59.

[23] 徐敬俊,张洁,佘翠花.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空间外溢效应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2):99-110.

XU Jingjun,ZHAN GJie,SHE Cuihua.Evaluationofspatialspillovereffectofgreendevelopmentofmarinecarbon-sinkfisheries[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20,30(2):99-110.

[24] KUSUMANINGTYASM A,HUTAHAEANAA,FISCHERH W,etal.Variabilityintheorganiccarbonstocks,sources,andaccumulationratesofIndonesianmangroveecosystems[J].Estuarine,CoastalandShelfScience,2019,218:310-323.

[25] MATOSCRL,BERR?DOJF,MACHADO W,etal.Carbonandnutrientaccumulationintropicalmangrovecreeks,Amazonregion[J].MarineGeology,2020,429:106317.

[26] MACREADIEPI,NIELSENDA,KELLEWAYJJ,etal.Canwemanagecoastalecosystemstosequestermorebluecarbon? [J].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2017,15(4):206-213.

[27] WYLIEL,SUTTON-GRIERAE,MOOREA.Keystosuccessfulbluecarbonprojects:lessonslearnedfromglobalcasestudies[J].MarinePolicy,2016,65:76-84.

[28] 杜群,陳征海,孙孟军,等.浙江省红树林资源调查及其发展规划[J].林业调查规划,2004(3):9-12.

DU Qun,CHEN Zhenghai,SUN  Mengjun,etal.InvestigationonmangroveresourceanddevelopmentplaninZhejiangProvince[J].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2004(3):9-12.

[29] JIANG Zengjie,DU  Meirong,FANG  Jinghui,etal.SizefractionofphytoplanktonandthecontributionofnaturalplanktontothecarbonsourceofZhikongscallopChlamysfarreriinmaricultureecosystemoftheSanggouBay[J].ActaOceanologicaSinica,2017,36(10):97-105.

[30] 蒋增杰,方建光,韩婷婷,等.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估算[J].渔业科学进展,2013,34(1):50-56.

JIANG Zengjie,FAN GJianguang,HAN Tingting,etal.EstimationofCO2exchangefluxattheseaairinterfaceinlarge-scalealgaeaquaculturewaters[J].ProgressinFisherySciences,2013,34(1):50-56.

[31] 姚骁,李哲,郭劲松,等.水-气界面CO2通量监测的静态箱法与薄边界层模型估算法比较[J].湖泊科学,2015,27(2):289-296.

YAO  Xiao,LI  Zhe,GUO  Jinsong,etal.ComparisonbetweenstaticboxmethodandthinboundarylayermodelestimationmethodformonitoringCO2fluxatwatergasinterface[J].JournalofLakeScience,2015,27(2):289-296.

[32] GUJiali,LUO Min,ZHANG Xiujuan,etal.LossesofsaltmarshinChina:trends,threatsandmanagement[J].Estuarine,CoastalandShelfScience,2018,214:98-109.

[33] ZHENGFengying,QIUGuanglong,FAN Hangqing,etal.Diversity,distributionandconservationofChineseseagrassspecies[J].BiodiversityScience,2013,21(5):517.

[34] MAODehua,WANGZongming,DUBaojia,etal.NationalwetlandmappinginChina:anewproductresultingfromobject-basedandhierarchicalclassificationofLandsat8OLIimages[J].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2020,164:11-25.

[35]WANGFaming,SANDERSCJ,SANTOSIR,etal.Globalbluecarbonaccumulationintidalwetlandsincreaseswithclimatechange[J].NationalScienceReview,2021,8(9):296.

[36] WUJiaping,ZHANG Haibo,PAN Yiwen,etal.OpportunitiesforbluecarbonstrategiesinChina[J].Ocean & CoastalManagement,2020,194:1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