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很高兴认识优秀的你

2024-05-09 15:27刘苏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风采集体

刘苏

当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从属关系的认同和维系时,个体对群体的这种感受就是归属感的体现。踏入高中校园的高一新生往往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他们期待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期待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希望自己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有良好印象……这些期待其实就是起始年级学生班级归属感的萌芽,合理运用这些期待,就能让高一新生顺利产生班级归属感。

在带“铁英班”时,我尝试开展以“Hi,很高兴认识优秀的你”为主题的班级归属感构建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将之称为:“因为感动,所以热爱”,此处之“感”指的就是班级归属感。

从期待到归属:创建班级公众号

在正式开学之前,我已经对班级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挖掘学生特长,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积极情感。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一个集体付出的心血越多,越偏向于维护这个集体。

我和班级几名同学一起创建了我们班自己的公众号“乘风破浪,铁英拾光”,并邀请一名热爱音乐的女生发表了第一篇公众号推文《再见还是少年——新的起点》。文章书写了她挥手告别初中学习生涯,满怀期待进入高中生活的心路历程。尤其难得的是,推文中歌曲的词曲、演唱和录制都是这名女生完成的。后来,其他学生和我聊天时谈到,开学初看到这篇推文时,内心感受是:“哇,身边有这么优秀的同学,这个班级好棒,我好期待见到大家。”这名女生也告诉我,当她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发表在班级公众号上并迅速被班级同学转发时,她对整个班级产生了极强的好感,萌生出“一定要尽己所能为这个班集体付出”的责任感。

所以,创建班级公众号,除了能让学生有一个展示平台,更能让学生对班级产生正向期待。这种正向期待能初步形成班级向心力与凝聚力,帮助学生迅速融入新的集体。

从认可到归属:很高兴认识优秀的你

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除了对班级有期待,对自己也有期待,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但是,青春期的他们往往又羞涩于表达。这个时候,来自他人和集体的认可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以及对集体的归属感。因此,我设计了一次主题班会《Hi,很高兴认识优秀的你》,发给孩子们“铁英人物推荐表”,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身边的优秀同学,为他们写推荐语,推荐同学成为“铁英班风采人物”。我再综合大家的推荐语和候选人得票数,制作成海报张贴出来。每月一次推荐,这个活动贯穿了整个高一上学期。

通过这个活动,我走好了班级归属感构建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第二步是树立良好导向,形成正向的同伴效应,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可。在整理“铁英人物推荐表”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挑选那些正面积极、在班级事务上乐于奉献、在学习上敢于攻坚克难的同学。这次活动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正向的同伴效应非常有利于班级归属感的构建。当学生发现自己认可和推荐的同学成为班级风采人物时,他们不仅会生发一种成就感,还会在心理上自动与这些优秀的同学成为共同体。这些同学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无疑是有利于班级共同体的构建的。

第三步是营造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从温暖中找到归属感。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在著作《亲密关系》中提出,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这种心理学效应在起始年级班级归属感的构建中同样适用。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我展示和被认可的愿望。学生发现自己做过的一些小事被同学和老师记得,发现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看见、认可,发现“哇,原来这个集体中这么多人喜欢我”,自然会生发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次风采人物推荐活动的总结中,我是这么说的:“让我感动的除了每一位‘铁英风采人物,还有每一个推荐者。你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面对更优秀的人,你们没有嫉妒,而是真心地赞美,这份大气值得赞赏和表扬。”那一刻,教室里掌声雷动。

经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更加热爱班级,更加喜欢身边的同学,同时还产生了较强的“见贤思齊”之感。也就是说,不管能否被评选为“风采人物”,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对班级的认可,这种认可强化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

从合作到归属:一起学习吗?我们有组织

作为年级最优秀的班级,学生对自己以及班级的期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优秀。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能深刻地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反过来,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对学生班级归属感的生发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良好的学风能有效反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在学风建设中,我非常重视朋辈效应的作用,因为“朋辈群体以无可比拟的凝聚优势对学生的价值认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第一次月考过后,我在班级实施了“铁英小分队计划”,组建了6个学习小组。这6个小组或强强联合,或强弱互补。他们周末一起自习、相互出数学题考查、一起相约运动、一起完成研习作业……朋辈效应让他们在“比学赶帮超”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更让他们在合作中进一步增强了小组归属感,而这种小组归属感又进一步升级为班级归属感。在期末评选中,我还设置了最优秀小组奖。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为小组增光添彩,都希望自己小组越来越棒。各个小组的进步和努力又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进步和努力。在这种氛围里,学风就实现了对班级归属感的有效反哺。

良好的开始的确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在高一上学期用好了这“三板斧”,我们班初步完成了一个优秀班级共同体的建设,为高中3年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高一上学期,我们班每个月都获得了校级“文明班”的荣誉称号;班级在军训展示、爱国歌曲演唱大赛、校运会开幕式、校园风采展活动中均获得了校级一等奖;1名同学获“广州市优秀学生”荣誉称号,1名同学被评为“广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团员”……我想,正是因为孩子们对班级产生了极强认同和归属感,才让他们能第一时间融入班级、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并进一步去追求自我实现。

“铁英相遇,满心欢喜”是我们班微信群的群名,也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初心。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对自己的班级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希望孩子们能对每一名同学说:“Hi,很高兴认识优秀的你!”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城铁一中学)

猜你喜欢
归属感风采集体
学人风采
价值感与归属感
学人风采
我为集体献一计
学人风采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庆丰收 展风采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