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松
摘要:先对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火灾风险进行判断,提高防火控制上的针对性;再从防火预留、防火分区、防火构造等方面明确防火设计的要点,使建筑在空间设计上具有防火性能,赋予建筑更加完善的防火体系。然后围绕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要点进行研究,对疏散宽度及疏散距离进行把控,确保火灾发生后能够迅速进行安全疏散。
关键词: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3-0107-03
商业建筑的规模较大,并且建筑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在建筑结构上进行合理设计,提高防火措施的落实效果。建筑防火设计是保证安全使用的关键,通常采用全面化的防火形式,保障防火设计具有完整性,提高防火设计的系统化程度。
1 商业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
1.1 火灾烟气扩散
商业建筑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较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阻碍人员逃生。火灾烟气有较大的毒性,会对人体黏膜结构造成破坏,使人员呼吸困难或视线模糊,难以辨识应道逃离的路线。建筑内部属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在防火控制上往往仅能采用固定的通道,在空间较为固定的情况下,烟气的增加将会导致含氧量的减少,容易造成人员呼吸困难、晕厥甚至死亡。火灾烟气具有较强的扩散性,若未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会迅速蔓延至附近楼层,防火安全疏散难度将进一步增加[1]。
1.2 可燃物较多
商业建筑内有着较多的可燃物,如纺织品、塑料、化妆品等,一旦遭遇明火将会迅速燃烧,导致火势蔓延的风险增加。建筑内商品摆放较为随意,分区管理方面不够严格,不利于火灾的防范控制,将会导致建筑防火等级下降。可燃物容易造成火灾的蔓延,属于影响建筑防火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防火控制过程中应考虑到可燃物因素,将可燃物考虑到防火设计中,防止可燃物对火灾形成促进作用,不利于商业建筑火灾风险的防范。要针对可燃物展开分区设计,提高对可燃物的隔离效果,消除可燃物处理中存在的隐患,降低可燃物在建筑防火设计的危害。
1.3 人员疏散困难
商业建筑结构上往往追求美观性,而在防火性能上考虑不够充分,致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下降,并且会增加火灾救援的难度。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较大,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将会陷入慌乱,往往会随着人流而盲目逃生,无法辨识出正确的逃生路线,将会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商业建筑内商业标志较多,容易遮挡住安全逃生标志,导致人们出现火灾中乱跑的情况,甚至会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使得人员疏散过程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人员疏散是保证防火安全的关键,需要注重防火结构、防火设施的应用,确保防火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合建筑内部人员的实际疏散情况,对消防通道进行优化,使人员疏散过程更加容易,保障建筑结构能够满足疏散要求。
2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分析
2.1 防火预留设计
商业建筑的火灾危害较大,建筑布局过程中应提前考虑防火设计,预留出相应的救火空间,保证火灾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商业建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需要预留出消防救援车道的位置,确保消防物资得到及時运输,第一时间确保物资到位,保障防火救援工作能够迅速展开。防火车道应设置在平坦区域,并且与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车道应连接东西或南北两侧,使消防车辆能够迅速通过,让车道具有良好的环通效果。消防车道具有净空高度的要求,一般控制在4m以上,车道内弯半径控制在9m以上,临近建筑距离保持在5m以上,方便消防车辆进行灭火作业。防火预留设计是保证消防车辆正常通行的关键,结合车辆规格及消防要求对消防车道展开设计,满足商业建筑的消防平面设计水平,确保消防车辆的有效移动范围[2]。
2.2 防火分区设计
商业建筑需要注重防火分区设计,提高对可燃物的隔离效果,降低火势在建筑内部的蔓延,特别是针对可燃物展开防火设计。防火分区设计时,需要事先确定内部的可燃物情况,根据分布数量、范围来划分空间,对可燃物进行集中处理,采用构建设施将其进行隔离,防止火灾借助可燃物继续扩散。每个分区应配备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并且保证设施数量充足。防火分区是提高建筑防火等级的关键,通过分区设计将易燃物进行隔离,而且各个分区间应设立防火隔墙、防火卷帘等,进行物理隔离,保证防火分区能够发挥作用,形成良好的防火分隔条件。防火分区便于对可燃物进行管理,既保证了可燃物的集中管理,实现对火灾的集中管制,又提高了对可燃物的隔离效果,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2.3 防火构造设计
商业建筑防火构造采用耐火性能较高的材料可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防止火灾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建筑内部的防火构造包括防火墙、不燃烧楼板、梁、柱等结构,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起到隔热作用,降低火灾对建筑构造的影响。防火构造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防火隔墙应从楼地面堆砌到上一层梁、楼地板或屋面的地面处,注重构件之间的衔接性,防止构件之间产生较大的裂缝,必要时需要对裂缝进行封堵,解决防火结构的烟气泄漏问题。防火隔墙上的门具有防火等级的要求,需要确保防火等级在乙级以上,保证隔墙门具有良好的防火效果。防火过程中需要注重建筑外墙开口的控制,可在下层开口区域设置防火挑檐,宽度控制在1m以上,实现对层间的有效封堵,保障防火结构得到合理设计[3]。
2.4 消防电梯设计
商业建筑需要做好消防电梯设计,通常采用无障碍消防电梯,将电梯运行时间控制在1min以内,确保电梯运行畅通无阻。消防电梯是实现火灾救援的关键,需要确保消防电梯能够正常工作,排除火灾对消防电梯的干扰,防止火灾影响到消防电梯的功能。消防电梯数量与建筑面积有着密切关系,如建筑面积在1.5×103~4.5×103m2之间时,需要设置2个消防电梯;当建筑面积大于4.5×103m2时,消防电梯数一般在3个以上。消防电梯属于防火设施的专用通道,需要采用多条电路展开设计,通过备用线路防止火灾对电梯使用过程造成影响。同时,电梯配电线路应采用阻燃电缆,保障电梯在供电方面具有耐火性能。电梯应采用防火门展开设计,防止火灾对电梯内部造成影响,导致电梯内部的温度升高,使得电梯无法正常使用。
2.5 排烟系统设计
商业建筑应具有完善的排烟系统,当发生火灾时,将烟气排出建筑外。排烟系统分为被动排烟和主动排烟两种方式,一般会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提高对烟气的排放效率,使排烟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对于被动排烟方式,采用通风口和排烟道形成自然通风,通过室内外压差实现空气交换,使烟气能够顺着排烟口排出,降低建筑内部的烟量。被动排烟在被风面和侧风面设计排烟口,使建筑内部具有自然补气条件,保障建筑立面具有良好的开窗面积。对于主动排烟方式,需要在各个排烟口增设排烟风机,一般用于排烟效果较差的建筑中,将排烟风机设置在楼道上方,提高建筑的内部的排烟控制条件,通过排烟风机主要提供风压,加快室内外空气的流动性,将烟气迅速排放到建筑外[4]。
2.6 灭火设施设计
商业建筑需要设计好灭火设施的放置地点,需要合理对灭火设施进行应用,将其设置在易于接近的位置,便于应对火灾突发情况。灭火设施布置在火灾易发点附近,设施应设置在安全通道附近,防止火灾发生时无法取得安全设施,保障防火作业能够有效进行。建筑内部防火设施较多,需要确保消防水箱、水泵、消火栓等能够正常工作,保障消防设施能够稳定发挥作用。建筑消防设施布置需要体系化,设施周围不能摆放物品,防止对设施的使用造成影响,导致设施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使得灭火设施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灭火设施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易燃品区、人员密集区均需要配置灭火设施,提高商业建筑的防火效果,采用高效化的防火安全控制手段。
3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要点
3.1 合理设计疏散宽度
安全疏散宽度设计是保证安全撤离火灾环境的关键,确保安全通道能够容纳多人进行疏散,构建完善化疏散设计目标。疏散宽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内部人员密度情况,按照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展开计算,确保疏散宽度值能够得到精准确定。货物摆放会占用一定的疏散宽度,需要合理对疏散宽度进行配置,按照30%的规定值确定疏散宽度,使商品面积能够与楼道宽度相互兼顾,提高疏散宽度配置的有效性。疏散宽度需要满足各楼层总净宽的要求,对于甲级防火门附近,需要额外加宽疏散宽度,改善防火门附近的人员疏散效果,确保人员能够得到安全疏散。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较多,疏散宽度设计是提高人员疏散量的关键,要使疏散宽度满足指标要求。
3.2 安全出口数量和疏散距离
要确保商业建筑安全出口的数量充足,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应控制在2个以上,便于对防火疏散路线进行安排,防止出口不足而影响疏散效果。楼梯是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设施,一般会直通安全出口,楼梯将成为主要疏散渠道。楼梯的净宽度应保持在4m以上,保证人员能够在楼梯上快速行走,使楼梯能够发挥出人员输送作用,并且通过封闭楼梯间直通室外。商業建筑火灾疏散需要注重疏散距离的掌控,确保疏散门与安全出口为直线距离,通常情况下,需要疏散距离控制在37.5m以下,使商业建筑能够形成快速疏散条件,对疏散效果进行严格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楼梯及安全出口附近不能摆放商品,否则将会增加商品倒塌的风险,对疏散过程形成阻碍,导致人员无法进行安全撤离[5]。
3.3 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较大,若不了解建筑的构造情况,很难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疏散路线将带有盲目性,不利于火灾后人员的有效撤离。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是保证安全撤离的关键,对疏散过程具有指导作用,使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疏散事宜,提高火灾疏散过程的指导作用。逃生路线中应设置安全逃生标志牌,而且标志牌应处于常亮状态,确保烟气状态下仍能根据光线对逃生方向进行指示,方便对安全出口的位置进行确定,使疏散指示标志能够发挥作用。疏散指示标志的火情提示和语音报警功能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火灾发生情况,让建筑内人员做好疏散准备,通过内置语音系统进行指挥,保证疏散过程能够正常开展,防止出现人员恐慌的局面。
3.4 制定安全疏散预案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应包括相应的预案,做好安全设计的组织引导工作,确定安全疏散设计的具体事宜,对安全疏散过程形成有效指挥。安全疏散采用系统化设计形式,消除安全疏散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使安全疏散过程得到有效推进。安全疏散设计应结合建筑内部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需要做好安全救护器材的管理,将其设置在指定位置,提高摆放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建筑能够安全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安全疏散路线进行设计,确定不同火灾情况的逃离方案,提高对突发火险的应对能力,使疏散预案能够发挥作用。为了应对无法疏散的情况,需要在建筑内部设置安全区域,用于对人员进行集中隔离,等待救援工作完成后再进行疏散,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风险。围绕安全疏散设计进行把关,注重安全疏散风险详情的分析,使安全疏散设计满足指标要求。
3.5 设置消防救援窗
消防救援窗是商业建筑的重要结构,可作为防火救援的出入口,保障人员能够从救援窗进行疏散,提高建筑内成人的逃生成功率。消防救援窗净高、净宽均应在1m以上,与室内地面保持1.2m以上的距离,各个防火分区应配置至少2个救援窗,便于将救援窗作为紧急疏散的渠道,解决低楼层发生火灾无法破窗逃生的情况。消防救援窗在玻璃选择上具有较高的要求,采用易碎玻璃作为窗体材料,确保玻璃破碎后窗框能够拆卸下来,保障逃生通道能够迅速形成。消防救援窗区别于普通玻璃窗,需要在窗户附近设置明显的标识,准确指示消防救援窗的位置。消防救援窗外部应设置阳台,确保消防救援工作具有落脚点,避免救援位置悬空造成救援难度的增加,使救援窗成为良好的疏散渠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具有必要性,需要确保防火设计目标的实现,降低火灾对建筑本身的影响,使建筑具有较强的防火能力,防止火灾情况下出现人员伤亡,构建完善的火灾防控手段。商业建筑需要积极采取防火分区、防火构造等设计策略,提高建筑在防火控制中的响应能力,为人员疏散过程赢得宝贵时间,保障商业建筑防火安全控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凯,王玉婷.商业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1):82-83.
[2]焦清太.试析商业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J].今日消防,2020,5(11):23-24.
[3]伍丹婷.大型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14):46-48+67.
[4]次旺格桑.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相关研究[J].今日消防,2021,6(2):33-34.
[5]王钊.商业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的方法[J].消防界(电子版),2021,7(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