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的起点是一个微胖的女孩形象,以及对知识分子讽刺的冲动,因为据我的观察,在那些掌握逻辑谈吐能力的人群中,其道德水准未必能高于普通市民的平均值。或许太多的思辨能力使这个人群变得善于虚饰,这能力本该用于更多的对人生的深究与自我拷问。
然而在修订稿子的过程中,讽刺的冲动被湮灭了,更多的精力不得不放到琢磨人物上,为了与人物小芸匹配,不得不强化出年轻主角本能的一面,而为了平衡故事,又衍生出丈夫這一视角,还是个理工科的角色。人物命运的走向由此发生偏离,不再是讽刺,更多是纠缠、彼此攻击和折磨,哲学的成分因为他们身份的属性被弱化,所谓的道德也渐变为他们为生存辩驳时临时借用的工具。
我不清楚这偏离的尺度与最初设计的目标有多大?讽刺的力度被削弱,当然故事的力度在另一个方向、即人物情感上得到了加强。道德的背后是信仰,对普通人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在日常中时时触及的问题,但对作家来讲,如果丢失这点,无异于机器人丢失了一块全能的芯片,那只能成为一个功能性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工作,虽然也不错,能创造财富,但作家显然不该满足于只当拧螺丝的长臂或送外卖的无人机。
小说聚焦于三个小人物的命运,但为了完善故事加入了太多花哨的技巧,这是不完美的。好的作家的头脑应该像泰美斯手中的那架天平,一端是价值观,另一端是输出,令人感到流畅的趣味和巧妙的故事等等。读者应该只能直观地看到后一端,但由于不需要给读者看到,作家本人时常也会忘记应当在前端放入有分量的砝码。如果没有砝码那就得去寻找,否则另一端就会翘起来打中自己的脑袋。关于道德和其他,我其实不很清楚手里握有的砝码成色如何,有几枚?但对作家来说,重要的是有一个方向,在体验的过程中去寻找它,甚至是被允许寻找不到的,关键在于这寻找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这小说是对寻找这件事的一个提醒,要努力,不该放弃。
李冯,1968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出版有作品多部,曾获《山花》杂志“联网四重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