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展我英才

2024-05-08 00:00:00刘隽麟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2期

冬日的吉林大学校园,银装素裹,肃杀萧索,南岭校区的礼堂内却是另一番天地,热情洋溢,欢声笑语。我站在讲台中央,感受着前辈赞许而又欣慰的目光,望着周围同样欢乐的同龄人,又看了看手中的优秀学生结业证书,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一幕幕往事,或兴奋、或沮丧、或喜悦、或失望,一下子涌上心头。回望1 年的科研路,有痛苦艰难的学习,有枯燥的重复实验,有思路受阻的迷茫,但更多的却是一幕幕的感恩:耐心睿智、和蔼敬业的导师,风雨无阻、随叫随到的师姐,文能电脑编程、武能解剖取血的师兄,正是在他们的全力帮助下,我才能站上今天的舞台!

回望我的英才计划培养历程,就像那一首歌——《生如夏花》。

我从远方赶来 赴你一面之约

我的科技创新之路从小学4 年级开始,最初只是一个少年朴素的好奇心驱使。在一次旅行途中,绚丽多姿的钟乳石引起了我的兴趣,无数的问号整天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终于,不堪忍受我各种奇葩问题的父母下定决心,带着我仔细地查阅资料、参观学习、不断猜想、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咨询验证,经历了长达8 个月的努力,终于解答了我能想到的所有问题,还成功地把钟乳石复刻到了家里的客厅。我至今难忘那一幕:为了验证温度变化对矿物质析出速度的影响,我和爸爸在大冬天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熬夜盯着自制实验装置,小心翼翼地调整流速,记录数据,为一次小小的成功而欢呼。探究科学世界带来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参赛获得荣誉时的兴奋,我的科学探索之路慢慢展开了。

接下来的几年,我开始了艰难而又快乐的学习之旅,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努力地吸收营养,期待着夏花绽放的那一天。初次的科技之旅,我学习到了科学探索的方法,但那仅仅是开始。5 年级,无意中看到儿童被困废弃机井的新闻,我的兴趣开始转向机械发明,立志发明一种能够深入井下自主救援的机器人。可是,知易行难,学习清单陡然变长,我才意识到知识储备严重不足。需要模型设计,就学习3D 制图;需要控制机器人,就学习编程;需要组装机械,就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除此之外,我还学会了逛五金批发市场,掌握了一手绝妙的砍价大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多年后的英才计划培养中,这些知识和能力依然有用武之地。

时间拨回2022 年底,我终于拥有了参加英才计划学习的资格,一路坎坷,一路欢笑,在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之下,我已经能看到远处云端高耸的科学殿堂。“也不知在黑暗中沉睡了多久,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

一路春光啊 一路荆棘呀

初入英才计划,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关爱,从最开始的课题方向选择上就做到了极致的关怀,各级专家、指导教师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在一路春光中,我开始了更高层次的科研之路。没有一丝犹豫,我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梦想开始的地方,这是我的偶像——钱学森先生指引的道路。随后,英才计划更加令我刮目相看,紧锣密鼓地组织了寒假冬令营,多位重量级的学者带领我们学习科研方法,介绍科研现状,组织科研交流,帮助我们迅速进入角色、明确目标。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循循善诱的讲解和殷切的希望,让我心中那小小的种子开始萌动。

少年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理想而稚嫩,我想象中的科研之路也是完美无缺:一袭白衣的实验场景、灯光闪烁的测量仪器、热烈的科研讨论、实验成功时的热烈庆祝。真实的实验场景大多数时候都是大型翻车现场:自制传感器失效、3D 打印模型尺寸偏差、压力泵漏气、护目镜缺失、激光发生器功率过大等意外总是不期而至,再加上我们的课题是储血装置的优化研究,每一次样本泄露都会把实验室变成战场。各种测量仪器灯光闪烁,在初进实验室时,却让我的脑海始终被“这是啥?这又是啥?”萦绕。后期当我能熟练使用时,我又开始默念“拜托,不要死机;拜托,一定要准啊!”

科研讨论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每周的科研讨论会都是在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而各种进度汇报也多是“失败”“误差率太大”“实验装置有待改进”等,这时我才深深理解前辈动辄十几年才能实现理论突破的艰辛,以及成功背后无尽的付出与寂寞。至于实验情况,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8 个月共开展了173次实验,成功运行96 次,其中68 次数据有效,31 次的数据与理论推理正相关,仅9 次数据的关联度有效,能被称为成功的数据寥寥无几,甚至连得出结论所需的最小数据样本都不能达到。

在踏入北航生物实验室后,我发现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比如杨氏模量、转动惯量、流体力场等,更不用说各种理论知识和规律,以及现代科学探究方法了,从设计实验装置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大量而频繁地使用计算机工程软件编程,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编程水平简直是石器时代的技术,我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初进实验室时无比灰暗的心情:“我是谁?这是什么地方?我来这里干什么?”

幸运的是,我拥有最贴心的团队。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高中指导教师,睿智负责的高校导师,无所不能的师兄,热情答疑的师姐,他们是我生命中的光,指引着我不再迷茫,奋勇向前。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慢慢适应了科研生活,开始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与方法,熟悉相关软件的使用和调试,由浅入深地进行自主研究。在他们的关怀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慢慢得到解决,研究也慢慢走向正轨,我的信心和希望又逐渐建立起来了。感谢你们,我生命中的那些光芒!

像夏花一样绚烂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经过1 个暑期的艰难探索,我设计的模型终于能进行实物实验验证了,此时距离新学期开学仅剩1 天,很遗憾没能参与验证实验。实验结果在一个黄昏时传来,不出意外地出了很多意外,以失败告终。科学的世界从来没有天选之子,虽然我无数次幻想出道即巅峰的场景,但也能够坦然接受这个结果,脑海里是8 个月来导师无数次的训导:没有推倒重来的勇气,就不会有严谨恢宏的理论大厦。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失败后,很多研究有了新的方向,进展得异常顺利,终于在1 个月后开始进行完整的量化实验分析,成功的实验次数也不断增加,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实验数据结论与模拟仿真实验及理论猜想推理吻合度很高。我小心翼翼地询问导师这是否就是成功,导师依旧是宠辱不惊的语气:“运气不错,但离成功可远着呢!准备写论文吧!”我还在品味导师的意思,师兄师姐已经迫不及待地过来祝贺了。后面的整整一周,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身边的树会鼓掌,路边的野草会欢呼,路灯会跳舞,太阳会说话,周遭的一切都在围着我嘿嘿地傻笑。

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里啊我从远方赶来 正好你们都在

“咔嚓!”一阵耀眼的闪光灯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身边是一张张同样洋溢着欢笑的稚嫩脸庞,眼前是导师充满欣慰与赞许的目光。我在这里呀,就在这里呀,我从远方赶来,正好你们都在!

刘隽麟

2023 级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学生

就读于北京一六一中学,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完成课题“体外溶血实验系统血袋的血流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获评2023 年度英才计划生物学科优秀学生、2023 年度丘成桐科学奖北方赛区二等奖、北京市西城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入围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