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联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社会中吸纳大量的青年人才,这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现行的人事制度,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模式,找出问题所在并不断完善,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发挥组织优势,提升综合实力。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关概念阐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概念 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内行政管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的政府机构。具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部门、政府部门、其他行政机关、政党组织等。事业单位是指在我国境内,以社会公益为宗旨,由政府机构或其他机构,以国有财产为基础,从事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活动。这些单位组织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一些政府机构的分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庞大,涉及各行各业,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数量也很多。
人力资源管理 从宏观上讲,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国家为实现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而进行的一种管理。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的综合规划,并制订一套既要合理地分配人才,又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激励的管理制度。在微观层面上,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在员工的行为、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的配置与培养。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合理地安排现有的人力资源,使其在本组织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使其在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使整个机构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使整个机构的运作更加合理健康。
行政事业单位的特征 首先,服务性质。行政事业单位的设立是为了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在我国的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都设有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这些行政事业单位都是由政府领导的,但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国家各个领域的稳定发展。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与其他国家机构相同的服务性质,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最根本、最明显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还应以服务对象的心理需要为其服务。
其次,公益性质。行政事业单位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益性质,这种性质是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企业的设立,其宗旨是参与市场经济,争取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而行政事业单位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占据多少市场,而是要做到对市场资源配置不足的领域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例如医院、学校、福利机构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他们的首要目标是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提高国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普通企业的职工一样,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也都是重复和枯燥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劳动,虽然可以极大地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但是同时也会让其因为反复的重复劳动而变得索然无味。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就无法拿出最佳工作状态,其工作能力也会大打折扣,也就无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则可以通过界定公务员的工作内容与责任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减少缺职、失误的情况。
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机构都是以知识为主的机构,机构内部人才主要是与本机构有关的专门人员为主,除后勤管理部门之外,其余部门的员工的日常工作都属于脑力工作。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需求。就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他们所招纳的员工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在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约束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能力将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市场所不能控制的领域需要由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来进行规划,所以,任何一个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都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行政事业单位录用制度很严格,没有相应的工作技能的人根本无法进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多么的重要,而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务和专业水准,同时也可以提高政府和国家的整体实力。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其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不能将人才培养与整个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联系起来,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严重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意识,使得单位内部人员职能分工不清。这就导致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无法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相融合。反观民营企业内部已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绩效评估系统以及完善薪酬奖惩制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要从企业中吸取教训,加速人力資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薪酬、绩效、素质评价、培训、招聘等六个方面。目前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素质评价体系、培训计划体系和用人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以绩效评估为例,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考评中,往往会用“德、能、勤、绩、廉”“优秀、合格、不合格”这样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贡献,却不能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从而导致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层次的人员的绩效考核模糊不清,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不够 相对于一般民营企业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要求较高,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需要大量注入人力财力,尤其是对于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持续能力提升方面的投入很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员工的培训还不够重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总开支中,员工的培训经费显然不足以支持全体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而且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培训都是表面文章,而不涉及人才培养的本质。他们在培训人才时,往往只注重对单位员工的全面性技能培训和对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对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特别是对事业管理人员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无法真正实现国家公职人员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改变管理理念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观念已经很落后了,亟待改革。单位的迅速发展,源自管理理念的变革和革新,发展是硬道理,旧观念要抛弃,新观念、新观念必然会被取代。与各类实体企业一样,雇员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能力,特别是经验丰富、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人才。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重视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引入并学习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人才管理理念。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管理理念要更新,改革要主动创新,要增强实力。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和今后的发展计划,制定一整套具有规范、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人才培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员工薪酬评估、绩效评估、素质评价、培训计划和聘用条件的界定,使每个人的绩效考核都能用数字来衡量。同时,要注重对新HR系统的评价和反馈,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对员工提出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的改善,以達到人性化的工作效果。
加大对国家职工的培训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和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从而使单位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搭建一个专门的人才培养网络平台,通过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引导企业员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自己的服务方向,开设相应的线下培训课程,以全面掌握员工目前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兼顾对机构内主管人员的培养,因为专业人才的存在是为了给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管理者的领导力不够,无法组织员工进行有效的工作,也会导致机构的服务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和激励的基本政策,为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正常运作。在现代社会,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又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