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减负提质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5-08 19:03高小兰杨瑜瑾
师道·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提质课程体系作业

高小兰 杨瑜瑾

我校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致力于开展基于新课标的减负提质教学实践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强化作业设计、进行多元评价,加强校本研修以及加强信息与学科融合教学,实现大单元整体设计,形成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为学生减负提质。

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五润”课程体系

我校在“家文化”的引领下,通过理论学习进行顶层设计,结合各学科培养目标,围绕“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对已有课程进行梳理完善,整合资源,凸显特色,形成学生成长的“五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培养目标分为德润、智润、和润、雅润、沁润五个系列,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依托各类课程和活动,反复实践,形成精品课程,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

二、深化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开展单元整体设计

以大单元整体设计为突破口,引导教师深度研究教材,打通课时与课时之间的隔断墙,整体构架单元教学。通过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践行课堂教学范式

我校各科结合学科特点,围绕“三维四环”课堂教学范式进行实践研究,形成凸显学科特色的变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和“定向导学—指导点拨”“反馈强化—分层延伸”“自主探学—合作展学”“问题解决—巩固创生”四个环节,进行“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学、思维可视、知识入框的原则,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3.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我校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建设的融合,通过空间、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改变教学方式,推进课堂形成新样态。

三、强化作业设计研究,提高作业的精准度

减负提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作业提质,提高作业的精准度。作业设计纳入各学科常规教研,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进行书面和非书面作业设计,设计必做和选做作业,做到少而精,力求基础与综合、探究作业并存,即1项基础作业、1项综合作业、1项探究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和提升,满足學生的个性化需求。严控作业时长,出台作业公示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保障学生睡眠。

四、构建五个“1”延时服务体系,丰富校园生活

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家长,我校构建了五个“1”课后服务体系。五个“1”即1种基础服务、1种特色社团服务、1种兴趣社团服务、1种劳动体验、1种展示舞台。这一体系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多样化的延时服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全面发展。我校共开设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社团服务111个,这些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五、形成“互联网+五润课程”可视化评价系统

我校成功研发了基于“互联网+”的“五润”课程可视化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德润、智润、和润、雅润、沁润五个维度的课程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机制(自评、互评、他评)形成可视化“五润”课程发展评价报告。这一系统不仅真实反映了学生五育并举的素养水平,还为教师教学安排提供了有力支持,鼓励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通过本学期的减负提质教学研究,我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加强校本研修以及信息与学科融合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大单元整体设计成效显著

在2022年“龙教杯”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教师以大单元整体设计参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英语、科学等6个学科均获团队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充分展示了我校在大单元整体设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2.研究成果丰硕

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多项课题获得立项并顺利推进,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展示了我校在减负提质教学研究方面的实力与成果。

3.示范引领与辐射

我校在减负提质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报道。多家媒体对我校的改革举措进行了报道,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我校还积极发挥区域辐射作用,通过举办研讨会、分享会等形式,将减负提质教学经验与成果推广至周边学校,为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提质课程体系作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快来写作业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作业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