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芳
實践创新能力、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力是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内容,学校课程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实践创新类课程给学生发展带来的长远意义。从学生今后发展和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出发,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创新类课程发掘学习者身体的生产性力量,培育其实践创新能力。
一、目标化引领
设计制作课程是遵循儿童发展和认知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工具和过程设计活动,并通过动手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变成物品或作品的一门课程。在促使学生手脑并用,融会贯通各种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操作技术水平,增强知识迁移水平,感受工匠精神等。在夯实理论基础上,我们坚持素养导向,从设计制作课程总目标、分类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出发,其中课程分类目标从“劳动、文化和技术”三个类别进行定位,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责任担当等三大方面提炼出“十八要点”的核心素养,彰显综合实践活动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功能。
二、主题化规划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社团、走班等课程以“传承文化、技术赋能、展示个性、开发潜能”为宗旨,如种植园、象棋、科学小发明、创客机器人、建模、航模、折纸等大部分课程以设计制作类主题活动为主。“主题·项目”设计制作课程的开发基于课程目标,立足校情,以设计制作主题活动为主线,结合劳动、社团、走班以及地域课程资源,采取“三维并进”的方式梳理,确定课程内容主体框架,分别从文化、技术和劳动三个维度细化教学目标,从传统技艺、科技制作、家务劳动等六个方面开发适切的内容体系,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结构化的设计制作课程“1336内容体系”,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活动主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项目化实施
1.组建研究共同体。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首先面临的就是师资问题,尤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发散型和创造性问题的生成,迫切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加入。于是我校重新进行师资的调整,组建“专职+兼职教师+家长义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共同体,融合各学科教师同研共创,为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设计制作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双环互动”教学策略。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统整性的,需要有相应的课程统整形式,这涉及到课程的实施策略问题。“主题·项目”设计制作课程的实施采取“双环互动”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教师的导为支持系统,基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来解决问题。
3.构建教研新样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分别从文化、技术和劳动三个维度进行“双环互动”课堂教学研磨,以教为中心,以研为动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情境,倡导作品设计与制作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构建问题解决思路,从差异中寻找共性,从实践中寻求创新,从比较中拓宽视野,在质疑中提升批判性思维,在辩论中培养思辨与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课堂学习驿站评价卡是根据每节课各个教学环节内容设计相关的评价标准,学生每完成一个环节学习便能获得相应的进步星,然后通过用“进步星”换取和“美币(我校激励代币)”的方法。课堂学习驿站评价让评价贯穿每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在创意物化过程中,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作品评价卡从作品的实用性、创新性、原创性、美观性等方面评定学生的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达成的程度,同时在作品展示与评价中同伴相互欣赏、评价,促进学生在比较中丰富学习方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