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雪 邹晖 谭海滨 王克涛 杨嵛苓 王冠宇 王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基于电网企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基建业务链数字化转型管理,以贯彻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为引领,以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和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为方向,以聚焦电网智慧数字化转型为目标,全面构建建设状态全面感知、信息数据互联共享、业务全程在线管控、诊断预测高效智能、成本管理高度精准、安全管控强力有效的“智慧基建”管理模式,有效破解当前建设任务重、安全压力大、队伍承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引领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责任分工体系,创建立体协同构架,完善业务链管控流程,加强制度标准建设,实现业务链协同管控规范化。构建智能场景,提升智能贯通能力,深化进度、质量、安全、技术、技经、队伍“六大业务”感知应用,打造基建数字化工地。优化保障措施,构建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强化数字网络保障支撑,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障,夯实数字化转型专业基础。实现基建全过程的业务融通和数据融合,电网建设管理提质增效。
一、电网企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基建业务链数字化转型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组织架构,抢占数字化转型新高地
1.建立责任分工体系,创建立体协同构架
聚焦高效推进基建“数字化”管理变革,成立跨层级、跨专业、跨系统的责任分工体系。明确由烟台公司领导班子直接领导,分管基建副总直接负责,建设部牵头,协同多部门配合;构建业务链立体协同构架,成立市县公司两个层级的基建管理团队,定期召开双周例会,专题协调相关事宜,优化部门间、市县间的工作协同机制,提高工作合力。
落实进度跟踪机制和质量管控机制,打破業务链管理周期内各专业、各部门局部管理、指标优先的思维惯性,协调统一项目管理目标,从项目立项时开始落实业务链管理最优方案,杜绝不同参建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推动项目目标整体管控。
2.完善业务链管控流程,推动参建专业协同联动
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创新构建贯穿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决算、后评价等全业务链,涉及管理全要素,市县公司参建单位协同联动的管控模式。业务链协同联动构架是以进度、安全、质量、技术、造价、队伍六要素为管控目标,依托业务融合数字化管理中心,定期分析目标偏差,在管控源头和关键节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事前控制,站在全局角度对偏差进行管理阶段(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决算、后评价等阶段)和责任部门的双溯源,由领导小组协同管控,责任部门针对性解决问题,实现管控目标的纠正,有效控制因为不同专业对进度、安全、质量、技术、造价、队伍等管控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工程建设问题。
3.加强标准制度建设,实现业务链协同管控规范化
为加强责任分工体系的管理成效,将管控流程和业务链协同联动充分落地落实,编制标准工作制度,明确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基建业务链数字化转型管理的目标、思路、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进度及质量管控措施,推动标准化管理落实执行;制定与基建数字化平台功能相适应的应用规范,按照“一横六纵”总体业务架构和贯通数据清单要求,加强数字平台的标准化应用管理,提升项目管理71项关键节点和职能管理69项核心功能标准化应用水平,推进基建现场感知网络、数字孪生等落实执行,切实保障建设过程标准化、业务管控规范化。
(二)构建智能场景,提升智能贯通能力
为推动企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电网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水平,促进电网高质量建设,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全面应用数字管理平台、基建工作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决策支撑平台“四位一体”的智慧平台。
1.构建基建业务链过程管控场景
以电网工程项目622个工作场景为基础,覆盖从项目前期到总结评价的基建输变电工程全业务链程序化管理。项目前期阶段:可研批复后,根据发展部统一安排,由建设部从电网规划项目库中获取工程项目信息及项目前期资料,为工程前期初步设计打好基础。工程前期阶段:初步设计实现标准化三维模型成果交付;借助计算机辅助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实现自动化评审;招投标阶段打通与物资、经法等相关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数据的跨部门共享。工程建设阶段:工程施工过程任务主动推送、及时提醒;运用三维设计模型实现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工程建设过程关键数据实现结构化、规范化管理。总结评价阶段:实现工程总结评价阶段的标准化流程管理,收集综合评价、结算情况、达标创优等关键业务数据,以及数字化竣工图,为后续工程投产运行提供业务及数据保障。
2.构建“可视化”三维设计场景
深化地理信息三维实景建模及应用,依托倾斜摄影、激光雷达、三维扫描仪、无人机等技术,对输变电工程三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建模,构建高清可视化的三维实景化场景。在工程设计阶段实现三维精细化设计、通道统计管理等功能,在施工阶段实现输电线路通道内房屋、树木、重要交跨、塔基地形等关键点的对比监测,快速实现变电站施工土方量计算复核、改扩建场景搭建等,分部实现进度管控、施工成果与设计数据的对比验收、拆迁砍伐工作量的统计等功能,为后期运检通道管理、责任纠纷等提供重要依据。提供初步设计自动化辅助评审、供应商设备数字化交付、设计与施工三维校验等功能,推进数字化设计应用。
3.构建“数字化”档案智能移交场景
推进工程档案电子化,结合基建专业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等在基建数字化上的应用,充分应用工程档案自动处理功能,制定业务线上化推进清单,实现档案资料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系统中存储和流转,形成完整高质量的输变电工程电子化档案,推动工程过程资料单轨制,减轻基层负担。推进数字化移交,按业务需求制定数字化移交方案,充分应用省公司数字化平台三维设计成果交付功能,高质量支撑三维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结合档案电子化等工作,按需推进基建与设备、档案专业的“一键式”移交。
(四)深化“六大业务”感知应用,打造基建数字化工地
以基建全过程管理为主线,深化物联感知应用,以数字化管理手段,改变传统依靠人工填报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动采集、精准推送、共享公用的管理模式,形成以“进度、安全、质量、技术、造价、队伍”六大业务场景为管控目标的数字化建设管理新方式,打造数字化智慧工地。
1.进度管理业务
围绕实现进度计划在线编制与分析的闭环管理,以逐级编制审批进度计划为起点,最终形成现场项目部执行计划、检核管理单位监控项目计划及年度计划,发现滞后自动告警,及时整改、及时进行计划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施工进度三维可视化管控,开工前完成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确定个分部分项任务的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视频监控设备自动采集施工进度执行情况,自动记录完成时间,再将设备设施模型的不同拆分部位与网络计划中的任务进行关联。在三维场景界面中,可根据设备设施所附有的时间属性,动态地将设备设施对应模型进行加载,实现施工过程的模拟管控。
2.安全管理业务
引入现场安全智能监控设备,及时分析风险、违章智能识别,降低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做实三级及以上风险的预控、预警,采用视频现场监控、对比当天作业点工作票、站班会录音等方式,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执行到位情况,引入临电作业安全报警、起重作业拉力异常报警、登高作业失去安全带保护报警等监控物联感知装置,及时对相关人身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在移动应用中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关键信息分层分类汇总分析,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情况的需要,及时抽查监督关键人员履职情况,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执行性、检查性、和實用性,推动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有效防控施工安全风险。
3.质量管理业务
围绕实现分部分项施工的质量控制,通过项目开工前数码照片计划和工艺卡计划的制定、审核,施工过程的严格执行实施,确保工艺执行、工序交接、隐蔽工程、中间验收和三级验收的有效执行。加强对现场人、机、料、法、环、测的控制,实现特殊工艺过程的全自动机械化标准作业,实现有工作环境要求的工序施工过程环境要素自动采样。
4.技术管理业务
围绕实现变电站和线路通用设计应用适用性、应用比例、应用效果、重点技术原则落实情况的自动统计分析,实现新技术成果应用和能效自动统计分析,实现初步设计评审质量线上评价。
5.造价管理业务
聚焦实现工程造价数据共享及分析比较,打通与财务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形成业务数据的全链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结算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在预警备案、问题反馈等方面加强结算精益化管理。
6.队伍管理业务
深化分包管理数据的综合应用,后台数据库对分包施工人员、所属施工队和分包商进行信息录入,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安全培训考试情况、持证信息,在日常现场安全检查中,采用手持终端机对违章人员录入处罚信息,并对所属施工队和分包商进行评价扣分。全年评价数据将直接影响入选公司核心分包商和施工队库。
(五)优化保障措施,夯实数字化转型专业基础
1.构建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
建立数字化人才规划和储备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模式,打造一支结构科学、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梯次分明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保障“数字化”基建管理变革的人才供给支撑。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选聘、引进、选拔、培养等多种方式,建立数字化专业人才库为基建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加强与政府机构、高等学校、能源企业、社会组织等的战略合作,深度参与数字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论证、政策制定,积极融入数字化基建管理创新、赋能提效等议题设置,推进合作共享。
2.强化数字网络保障支撑
为提升基建现场网络传输能力建设及应用,开展智能Wi-Fi设备深化应用,提升智能Wi-Fi设备的续航能力、便捷性,在无信号或信号覆盖弱区域开展深化应用。开展工程现场混合组网技术深化应用,深化工程现场北斗与智能Wi-Fi、5G等技术融合应用,探索多链路通道融合技术在电网建设应用,实现基建现场自动切换组网。开展工程现场感知设备的通信协议应用,形成现场组网和传感网络技术规范,持续推进基建工程现场网络全覆盖。开展边缘计算技术深化应用,完善基建施工现场移动边缘计算装置,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自动感知,结合现场组网技术,形成边缘计算装置在人员管控、风险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智能应用,形成基建现场系统性边缘处理解决方案。
3.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障
为确保信息安全100%目标,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人防、技防、物防”相应要求,打造“三重防护”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提高数字化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信息安全。依据有关制度标准建立信息安全人员管理和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安全防护方案审查、人员信息安全保密协议等程序。建立系统化防护机制,严格遵循“分区分域、安全接入、动态感知、全面防护”的安全防护“十六字”方针,建立系统化的安全防护机制。为有效应对突发信息安全事件,在解决策略上创新加强系统边界防护,研究制定配置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日志记录、审计等安全策略,提升系统安全防御能力。
二、电网企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基建业务链数字化转型管理的实施效果
(一)实现电网建设精准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通过电网企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基建业务链数字化转型管理,核心管控节点由2021年的71个,深化拓展到2022年131个,实现总进度计划与施工计划、分部分项等计划衔接。三维设计和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输变电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精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本体质量。通过数字化应用引入前期施工咨询开展通道设计,在设计前端就数字三维设计“管”到后端,通道设计过程共减少影响后续开工建设的百余项干扰因子。工程建设计划精准性由2021年的91.3%提升到2022年的98.4%。
自基建数字化应用实施以来,基建工程相关机构及业主、监理、施工各项目部关键人员配置到位,各基建项目组建155个作业层班组,提升现场管控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固化先签后建通道设计模板,统一变电站详勘、线路终勘记录表及设计填报细项,实现先签后建全流程、标准化、数字化管控。组织设计技术专家参与各工程设计内审,构建工程数据数字档案馆,实现工程数据可追溯分析。通过搭建应用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视频监控率由80%提升至100%、在建变电工程主设备安装调试作业实现远程监控全覆盖。
(二)实现电网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
开展基建数字化平台深化应用,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编制周期缩短80%;实施数字化多维设计管理,每项工程平均设计问题数量由2020年的0.61个降低至2022年的0.16个;共享共用三维设计图库,平均减少变电工程设计30个工作日;减轻基层70%数据录入负担;开展分部结算的工程结算时间减少8-12天,加快工程决算、转资速度;累计增加经济效益325万元。
外部政策环境更为有利,2022年以来促成市自然资源局、林业局、住建局等出台支持电网建设有利政策,基建工程土地、林地、消防、跨越审批手续办理效率提高约20%。全市县输变电工程土地、林地、消防、跨越审批手续办理效率提高约30%;在核準后提前批复涉及变电站工程前期手续办理的技术方案,先行开展变电站林地审批、农转用批复、征迁青赔等工作,提前约75天完成变电站征地工作。内部专业协同更有成效,协同审计部结算监督检查23项工程,开展退库物资专项治理,压降基建暂存物资,盘活退库物资。同时,有效提高电网基建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质量,为投资“三率合一”统计、精准投资、预算控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节流”提供有效工具。另外,通过基建平台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关联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与参建单位、设备供应厂商和施工车辆、机具服务商等社会关联群体的数据共享应用,为开拓新业态提供数据服务,为公司“开源”提供有力支撑。
(三)对基建业务链数字化转型管理产生良好示范推广价值
2022年,面对频发的新冠疫情、复杂的建设环境、繁重的建设任务,保证了“计划不调、任务不减、目标不变”。2022年,35千伏及以上基建工程,实现“21开工、28投产”,规模、数量居全省首位;35项工程获评“达标投产工程”,2项工程获评“输变电质量精品工程”,福山乐天110千伏变电站工程获评“国网公司2022年度区域级智慧标杆工地”、省公司“标准工艺示范工程”“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山东省党员零违章示范工程;技经专业保持准确高效,完成初设概算10项、施工图预算12项,招标限价及清单10项,结算16项,(其中提前结算15项)。涌现出一批奋勇争先、成绩斐然的先进团队和典型人物。近两年,基建战线有2名建设者荣获省公司先进个人,2个班组获得省公司先进班组,2名建设者通过奋斗走上领导岗位,基建员工的精气神更足,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