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蓬勃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构建十分重要,它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维护农村安定,建设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我国当前农业资金问题的面临情况展开具体分析,试叙述相应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农村金融工作发展和我国的农业建设发挥一些积极促进作用。研究表明,①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機构体系不够完善。②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很恶劣。③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比城市差了许多。④银行网点的大量退出,导致资金的缺乏。⑤整个法律的环境和制度还是比较不完善。
关键词:农村金融;监管 ;信用环境;金融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9-0000-00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与此同时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其中农民信贷难、资金供需不足成为妨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李琨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从农村金融市场看,农村金融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速度却没有跟上农村金融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农村资金外流形势比较严峻,且资金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单一,服务滞后;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管制严格,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因此,构建和完善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迫在眉睫,它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力度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好又快的强有力保障。
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及地位
1.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主体——农信社
在我国,对农村信用社全面的长期粮油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是对农村国家政策补助的主要发放工作,是最普遍分布于所有农村分支机构中的,这支持了我国银行业机构的业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目前,农村关联信贷的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占全国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民信贷约占七十八,并在农业金融空白乡镇具有百分之九十八点四和百分之六十七点七的资金覆盖率和服务覆盖面等任务。
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中,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宝贵经验。第一,发展农业金融事业,就应该一直坚持以金融服务于"三农"为宗旨,致力于广大的农业领域。再次,下沉金融服务重心,理解和把握村民的真实需要,针对性地创新发展银行,并且推出符合农家"共赢"意识的理财品种。其三,要转变操作的思维和方式,由过去等待农家们到项目上洽谈投资,变成了现在直接和农家们联系,以防止因消息与投资信息的不对称而没进行好协调的失败情况。其四,全面良好的售后服务。透过拓宽站点的业务范围,透过简易的营业网点、固定业务、提供金融便捷店、小额支付等便民站点及其他业务,我们才能真实的走近乡村。
1.2 资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发展和增加农业与商品生产者间的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过程中,资本要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该资金为媒介间的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已变成各类经济社会密切联系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农村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达,以适应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变化与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并为适应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带动农村横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假如缺乏了适当的农业市场,则农村商品市场经济就无法获得全面的发展。
农业体制在通过了三十多年的变化后,在我国的农村之中劳动力市场机制虽然形成了,但是在市场的投入机制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落后。相应的,农村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对农业的改革方面,也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其根源在于,对于农业经济,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不同时,亦即对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开发的落后,滞后地阻碍了市场开发与新产品开发。而目前,我国的农作物收购与销售价格业已放开,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也已初步建立,政府部门正在努力完善市场参数。
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仍然沉重
在中国农业银行时期的经济转型进程中,长期处于农业市场中的农村商业银行也开始表现出作用。有关数据表明,在全国商业银行中农村信用社已经拥有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业贷款。但是,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背离与银行物业的迅速发展干扰了"三农"金融服务的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体现在:由于历史包袱问题,与拥有相当的农村信用资产比,农民商业银行拥有了更多的农业资产。在农业商业化制度的作用下,在农民谋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这种可以片面实现的功能和有选择性的农村信贷体系已经日益多的出现在了农民信用社中,农村信贷体系也表现出了日益多的向"非农业"和"城市"的趋势,随着广大农户获得信贷的逐渐减少,给农户的全覆盖金融服务也是十分受限的。
2.2 金融体制不完善,尚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目前,农业金融机构是不完备的、有不完整的系统、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制度还不完备、政府支持还不很落实,等等困难问题致使农业金融机构已形成了金融机构的"瓶颈"和"短板问题",这种问题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金融机构进入农业领域的需要,无法适应农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农业金融机构也面临着明显的机构不健全,业务功能不完善的困难问题。一是在农村信用体系中的国家商业银行改革,主要实行的是信贷审批权,从而减少了信贷的基层部门;并将一般业务策略调整、把贷款集中在重点企业,并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在全国领先的农业管理策略中,中国商业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少数重点企业,但对乡镇企业、重点农业发展项目和重要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却是少之又少的,这也使得政府支农效果大大减弱。二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调,主要受限于一些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农村综合发展、基本设施建,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有效性的农业产业化。
2.2.1信贷投入少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农业市场经济中又产生了稻田种养的个体经济的方式,而正是由于这种农业市场经济方式,农户所掌握的农业资本也明显减少了,再加之,由于近些年对农户的服务开支的方式也不断的增加,服务开支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如对婚丧嫁娶的服务开支也在逐渐增加,而此时中国商业银行对于农户的已存在的服务网点数量则有了进一步的缩减与回撤,又因为中国商业银行的服务网点主要采用了自负盈亏,利润至上的原因,而使得部分农户现存的服务被迫撤销,再加之所余的服务网点中对农户的可信贷的服务种类又少,量小,效果低,以及审批比较麻烦等原因也影响着中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开展。再者,由于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网点一般以吸纳资金为主,而以贷款为次,农民本来是受各方面约束最多的一种因素,所以放信贷的审批过程也就相对较难,且步幅也较缓,程序比较繁琐,这就导致了农村信用困难。
2.2.2 运行效率低
由于中国农村农民的住房状况相对分散,因此金融区域性社会问题较多,而政府对金融的有效监督又往往无法做到,再加之农民由于住房的实际问题,对借贷、放款和回款方面也产生了相应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于那些特别需要贷款的农户偿债能力薄弱,对抗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差,而对前景社会问题的综合分析也不足,因此就加大了中国农业市场的信贷风险。再者,由于当今经济社会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水平程度高,而在乡村地区由于地域性社会问题和道路交通问题还有乡村方圆之间的人均住房问题等,也使得某些农业电子化产品无的放失,第三,有些贷款人对农民的信贷业务工作意识较差,而这些贷款的风险性更高.收益底,路途长,协调困难,就造成了服务不彻底,推广不深入,发还款困难的现象,也造成了当前中国农业市场效益低下的问题。
2.2.3 诚信缺失大
信用报失从以下二个方面考虑,每一个农户的社会信用道德教育都很少,但社会信誉对农户来说在生活中并不构成什么问题,但农户总体的社会信用意识很淡薄,社会信用往往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甚至有一部分农民以信贷为荣,于是就各自竞相的去信贷,但也有部分农民的信贷多少互相间接地影响,以哪家农民逃款或赖账的多为实力大,或者本事多,这样就使得一些守信用讲法律的农民也就慢慢的不守信用了;第二,在乡村的民营企业,大多以个人或者农村集团为主要单位,而这种公司经营体制紊乱,账目紊乱,内部管理机制也一样紊乱,资金运作困难等等问题,想要争取到的信贷,就有时不昔用假账或者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对于乡村民营企业的监督力量不佳,也就出现了乡村企业金融市场漏洞比较大的现象。
2.2.4 外部环境差
市场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也促进了中国农业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过由于整个法律环境和制度还比较不完善,尽管近年来政策的立法和规定等都不断的在完善,不过还有部分法规的欠缺和遗漏等,还具有着制约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而对本身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的中国农业市场来讲,就与法律环境也就更没有同日而语了,由于农民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有部分农户明知故犯,对于刑法的观念已经非常淡漠,也没有更不容易被中国人民所了解的农村经济法律和规章制度了,再之,由于部分中国乡村中小企业经营的管理干部受教育程度较差,对关于农村市场经济和信用的法律和惩罚概念不足,在相当的程度上,就导致了整个中国乡村小互联网市场外部条件比较恶劣的状况。
3 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的办法
3.1 拓宽融资渠道,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商业银行理财。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出售信贷,增加对信贷资本的有效调节能力。二是多层次融资领域的研究开发,建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平台,研究建立知识产权贸易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推进知识产权流轉。积极发展和扶持企业参股融资机构,积极吸引行业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企业股权投融资行业。三是保障业务的健康发展。该基金会将积极指导公司加强保险业,强化市场经营和内部管理,以增强社会大众认知;着力于人才挖掘,以促进发展保险市场;增强客户服务能力,以增加社会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在建立公司股权支持领域的发展,还有其他方面的国家重点项目,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方面的。
与行业优化升级和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与进一步推动金融中小企业贷款扶持力度,与推动转型升级战略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与金融产业的关联性。以鼓励创新为导向的中小贷款工具和投融资产品,投资对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存在着需求量大,并负担任务少的特征。积极参与进一步发展中小股票质押和应用、仓单质押、票据融资、欠款追究、专利权质押等投融资产品,以进行适度的保值风险应对的快速发展,适应各种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需要非信用金融工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加大了自动商业银行,互联网商业银行,通话业务,手机业务和互联网输入等电子设备金融服务,以方便地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金融服务需要。通过采用联保,小额贷款服务形式的贷款帮助农民工,并大力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在资金,信贷保障,金融服务企业在农民工的生产与生活中展开。
3.2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要制度先行
推进制度完善。通过强烈的市场竞争,价格竞争将被显示为有效工具,优胜劣汰的局面将会产生。如果一般的公司被淘汰可能不会对这个产业的冲击较大,但是一旦金融出现在证券市场中,公司被淘汰出局,就会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也会对证券市场产生较大的形成式冲击。所以,如何构建风险管控体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课题。
健全条例与规章制度以保证政府监管制度的安全,得以有效运行。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在中国,无论是宏观、微观审慎管理监管部门的机构或中央政府或地方机构,从各自不同的利益方面出发,对已有的执法机制都有配套的规章制度,但在部分方面与法制制度的衔接和连贯上出现了困难。
根本问题,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让企业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更好的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地方的财务体系改革,要避免中央政府过分干涉和控制不充分。在我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财务体系中不难看出,财务职能过于集中在中央,这样,无法较好的满足市场经济中和实际中的一些差异。
3.3 推动机制创新
当下,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一分有限,中国农业商业银行的基础金融机构体系也还没有完善,所以我们需要从基础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金融市场的体系建设,怎样鼓励和促进中国农村农业金融在原来的基础机制上进行进一步发展,以及怎样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机构都是在我们眼前亟待解决的瓶颈,必须从中国农村的农业银行的体系出发,进一步提升农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促进农村资本的回流,促进农业资产多元化,经营高效,管理成形,人才专业,网点有所应,把这个最根本的基础问题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机构。
3.4 构建信用良好
信誉与诚实度可以认为是判断一个时代经济进步与否的重要尺度,不仅需要加强对农村资金巿市场的信用,而且对社会各业来讲,信用也需要加以倡导与推广。如果一个地方的农民诚信度越高,那么该地方的金融体系也就越健全,信贷业务也越活跃,地方的企业也就越来越发达,那么就当下的中国农业互联网市场来讲,就必须要提高地方农民的信誉与诚实的意识,并提高制度与法律观念。针对不守信用的农民出台了具体的处罚办法,同时针对一些信用性较差的企业,要加大了审批力量,在可以贷款的前提下,对企业进行强硬管理,这不但有利于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经济社会建设需求,而且还保证了国内商业银行不受三农贷款的冲击,从而避免了经营风险。
3.5 提高监督机制
中国作为一个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大国,农业市场作为中国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过人们同时又必须知道中国农村市场所存在的风险多,发展周期长,投入大,投资回报慢的特点,以及外界各个影响农村的因素越来越多,所以地方政府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力度,农村商业银行也需要进一步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和政策,才能逐步避免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营风险和问题,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强化政策意识金融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精神金融项目制度,才能使中国农业市场经济向合理化方向推进。
3.6 健全外部环境
市场细企业工作者,为了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农业金融市场体系,还需要建立中国农村金融的外部法律制度和内部政治环境,中国农业市场经济要发展首先必须健全内部法制和法律,合理的对中国农业市场体系予以保障和规范,然后,政府必须从根本上出台一系列促进中国农业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向农村,农业企业和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倾斜,以确保中国农业有一个健康良性的农业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生态,并能够合理的带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 结论
农村金融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面对现阶段农村地区两类金融机构并存,且农村地区存在供给抑制的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农村还存在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信贷投入少,运行效率低,诚信缺失大,外部环境差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强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支持,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发展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强化农村金融供给力度,进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促进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改进服务,将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更好的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钦.对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有效路径探讨[J].农村金融,2010(5).
[2]李爱兵.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提议[J].金融服务,2010(4).
[3]吴义达.农村金融体系中突出问题和处理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8).
[4]唐阳孝.科学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J].西南金融,2010(11).
[5]于菊兰.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村,2010(6).
[6]赵睿璇.浅析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实状况及完善方法[J].财经纵横,2010(8).
[7]闫永博.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和对策分析[J].現代商贸工业,2010(2).
[8]张朝锋.构建中国“四位一体”农村金融监管体系[J].商业经济,2010(8).
[9]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光明日报,2006(2).
[10]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1]杨红,高桂珍,王春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J].农业经济,2005(7):30-32.
[12]苑德军.建设新农村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新京报,2006(4).
[作者简介]黄于幸(2002—),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A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