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绿色认证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吗?
——基于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微观数据

2024-05-07 12:50刘文畅彭志远
生态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竞争力农产品变量

刘文畅,彭志远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如何在保持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其对环境的破坏,一直是生态服务与经济价值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农业企业是产业生态化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效果主要承受者[1],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主体[2],通过认证从而合法使用产品绿色认证(包括绿色、有机、地理三种产品认证)标志现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创建绿色品牌,进而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生态化农业的成功实践[3],但 “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 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2022 年9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农产品 “三品一标” 四大行动的通知》中指出,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是供给适配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农安治理能力的创新举措。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58.6%的企业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或地理标志等认证。但产品绿色认证能否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类型的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如果产品绿色认证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其作用机制是什么?回答上述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参与 “三品一标” 提升行动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1 文献综述

讨论绿色认证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倾向关注企业的经济绩效,且研究结论存在矛盾。一些学者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绿色认证可以提高企业的营业额[4]、净利润[5]、资产回报率和利润率[6];但也有学者在实证分析后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绿色认证不仅不会对企业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7],采用环境管理体系还会对企业的利润率、净资产收益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8],显著提高企业的成本[9],此外,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还会降低产品的价格竞争力[10]。现有研究不仅实证结果存在矛盾,研究对象中还缺少农业企业,尤其是本土农业企业,采用的核心解释变量也鲜少直接联系企业产品的绿色认证,因此不能为农业企业是否参与产品绿色认证提供直接经验和数据支撑。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有关竞争力的研究。迈克尔波特[11]提出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竞争战略来获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WERNERFELT[12]将企业视为资源的结合体,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拥有独特的资源;PRAHALAD 等[13]则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积累的知识,能够促使企业的效率和收益拉开差距;金碚[14]根据经济学细分学科的不同假设,分析了各学科关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探讨需要引入经典经济学未曾涉及的非理性因素,如文化、价值观等。此外,为了定量评价企业竞争力,学者们建立了多角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15-19],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根据调查对象的行业特征、个体特点以及数据收集困难程度等因素对竞争力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做出了一定的调整[15,20-23]。以上信息说明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概念,因此对竞争力的研究应首先明确观察角度和使用的概念[14]。本文将企业能够以消费者更满意的价格或品质持续生产和销售,并不断壮大自身、长久生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视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中国国情和农产品在商品贸易中体现的特殊属性,以企业是否参与产品绿色认证为核心解释变量,研究产品绿色认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及产品绿色认证类型对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并厘清其作用机制,为农产品 “三品一标” 四大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为我国农业生态化实践提供阶段性检验和证明。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进行产品绿色认证是农业企业获取、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

提升质量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手段[24-25],如果企业可以持续性地改进产品质量,企业便可以获得一种持久性的竞争优势[26-29]。农产品质量是农业企业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30],因此,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农业企业获取、保持竞争优势十分重要。

在市场交易中,当市场的参与者无法获取交易对象的行为信息或监督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就会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导致农产品市场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之一是农产品的固有属性。商品可以根据用户视角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31]:搜寻品是指能够通过产品的外在特征判断产品质量的商品,经验品是只有购买使用后才可以感知质量的商品,而信任品即使在使用后也难以准确判断其质量。TIETZEL 等[32]在此基础上增添了 “修饰品” 以描述商品具有的不仅消费者难以自我判断,甚至不能通过机构检测来评判的质量属性。JAHN等[33]认为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依据搜寻品、经验品、信任品和修饰品逐渐递增。因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获得全面的、可信的农产品质量信息,难以区分优质农产品、普通农产品甚至有害农产品,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少受损,消费者倾向使用低价购买一般农产品;又因为农产品的诸多产品属性难以辨别,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可能会故意向市场提供劣质农产品,这将进一步破坏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使消费者的出价更加保守,以致出现 “低价—低品质” 的恶性循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甚至消失,这也就是逆向选择模型[34]的主要内涵。

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信号传递模型表示代理人(掌握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委托人(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从而在市场获益[35]。理论依据在于,帕累托最优未能出现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引发的逆向选择,当代理人(拥有信息的一方)有办法将私人信号传递给委托人(缺乏信息的一方)时,帕累托改进就会发生,也就是优质赢得优价。实际上,国内外学者普遍支持通过机构认证、政府规制的方式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36-40],实证研究也证实消费者对于展示质量信息的产品拥有更高的支付意愿[41-44]。

因此,致力于产品质量提升、能够明确向消费者传递质量信号的产品绿色认证有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持竞争优势,即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积极影响。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H1:参与产品绿色认证将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方式——声誉品牌的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质量信号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感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声誉和品牌的认同感、信任感,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意愿[45],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46-47],帮助企业获得长久生存的能力。从企业角度出发,良好的声誉品牌代表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销售量。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制品,农产品的季节性、时效性更强,尤其是种植企业和养殖企业的产品。库存与积压不仅代表资源利用率、资金回报率下降,还会影响公司下个季度或者次年的生产投资决策,因此产品的及时售出对农业企业十分关键。据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说:

H2:产品绿色认证能够提高农业企业的产销率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3 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方式——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质量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48-49],创新活动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50],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1-52]。产品绿色认证作为一种传递产品质量、特质的信号,其品质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具有公信力的标准进行背书,可信性由特定组织进行检查并监督。为获取认证并通过检验,企业不仅认证前需要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水平,还要保持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才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因此,参与产品绿色认证的企业在对生产、加工、设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时,必然同时增加对科研的关注和投入,帮助企业积累壮大生产和长久生存的知识与能力。据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说:

H3:产品绿色认证能够提高企业的科研投入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路径见图1。

图1 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路径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和数据

数据来源于2022 年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抽样调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滇中地区的龙头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企业是否进行产品绿色认证、企业的经营状况等关键问题进行调查,第二部分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调查在2023 年4月至2023 年5 月展开,首次调查回收问卷167 份,第二次调查回收问卷320 份,共回收487 份。通过将企业基本信息与2021 年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检测数据分析对比,排除失真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18 份。

调查中涉及的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休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电商业和其他共8 大类别,其中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分别有176 家、47 家和71 家,分别占比为55.35%,14.87%和22.33%。参与产品绿色认证(不拘泥认证类型)的企业有109 家,占比34.28%,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参与产品绿色认证的企业比例为35.23%,34.04%,38.03%,高于均值。此外,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有26.73%,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有10.06%,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有6.29%。此外,进行多重认证的企业有109 家,占全部样本数的34.28%,占参与认证企业数的22.94%,其中,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更倾向于参与多重认证,占比高达65%。

3.2 模型设定

为检验参与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本文设定的计量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下角标i、j分别表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和其所在县(市);Competeij代表被解释变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Qualifiedij代表核心解释变量,企业是否参与产品绿色认证;Xij则代表控制变量。α0、εij分别代表截距项与随机扰动项,β1与γ为参数估计值,其中β1是本次研究关注的重点,β1的正负与大小代表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方向。此外,为避免地区层面的不可观测变量对企业是否进行产品绿色认证这一行为造成影响,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误,结合数据来源和样本性质,本文将县级层面的地区固定效应λj加入计量模型。

为进一步厘清进行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途径,本文参考张延龙等[53]的做法,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除式(1)外,增设以下两个模型:

其中,Wij为中介变量,代表研究假说中提到的产品产销率和科研人数,α1与α2为截距项,β2、β3与β4为参数估计值。具体检验流程按照温忠麟等[54]提出的新中介效应检验步骤实施。若β2、β4皆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Wij在核心解释变量Qualifiedij与被解释变量Competeij之间扮演中介作用,反之则说明该中介效应不成立。

3.3 变量选取

3.3.1 核心解释变量

产品绿色认证。根据企业经营者对 “是否参与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或者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一题的回答结果,生成企业是否参与产品绿色认证的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参与产品绿色认证,赋值为1;若未参与认证,赋值为0。因不同的产品认证类型所采用的认证标准不同、监测评价主体不同,可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究产品绿色认证类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企业对 “是否参与认证” 做出肯定回答后,根据企业参与认证的类型,生成有关类型的虚拟变量。

3.3.2 被解释变量

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前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企业能够以消费者更满意的价格或品质持续生产和销售,并不断壮大自身、长久生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高生产技术进而优化生产方式、建立品牌声誉赢得市场份额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结合前人经验[55]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企业的商标数、专利数以及企业获得的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数之和来刻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

3.3.3 中介变量

为深入理解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途径,本文从声誉品牌和科研投入两个角度深化分析,分别选取产销率和科研人数作为表征变量。为方便企业计算本公司产销率,此次调查中沿用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书中产销率的计算方式,产销率=(主营产品销售量/生产加工量)×100%,并根据产销率水平进行分组。在选择企业科研投入的表征变量时,观察样本数据,发现相较科研经费投入金额、科研经费占比、科研机构等级等问题,企业对于科研人数一题的理解最为准确并填写真实,因此最终选取企业所雇佣的科研人数表示企业的科研投入水平:科研人数越多,表示企业对科研的关注度越高,对科研投入越大。

3.3.4 控制变量

为减少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参考张延龙等[53]在研究入驻产业园对企业绩效是否造成显著影响时的处理方法,选择一系列可观测变量作为回归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总资产净值、员工人数、员工学历水平、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年龄等。因为产品绿色认证并非无门槛认证,申请认证需要一定的资金、人力投入,所以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可能参与产品认证;根据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等理论,资产水平能够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人数越多、员工高学历占比越大的企业则更容易意识到产品绿色认证在市场竞争、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并且企业成本中的人力成本与员工人数、员工学历水平正向相关,同样影响企业的收益,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所有权性质对企业的决策和绩效结果皆会产生影响[56-58]。企业年龄代表企业的存续时间,已有研究证明,企业年龄会影响企业的贸易水平[59],因此本文将企业年龄一同纳入控制变量。业态门类是指农业龙头企业分属的具体门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休闲农业、生产服务业、电商业和其他。因不同门类企业之间的产品特性、贸易方式差异较大,而相同门类的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市场规制更为相似,因此,选取业态门类做关键变量进行聚类标准误分析。

各变量的定义与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表中,产品绿色认证的均值为0.34,表明有34%的企业参与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或者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产销率的均值为4.02,表示此次样本中超过半数的企业产销率在80%以上;而科研人数的均值1.90 则表示超过半数的企业科研人数不足5 人。此外,根据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分布可以看出,民营及控股企业占比为96.1%,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反映出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有权性质的结构特征。

表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4 实证分析

4.1 基准回归

通过回归式(1)检验参与产品绿色认证能否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结果如表2 所示。表2 的第(1)列基于全样本分析,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反应参与产品绿色认证与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第(2)列的核心解释变量反应参与产品绿色认证的频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第(3)至第(5)列则分别反应参与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从具体数据来看,第(1)列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正,表示参与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第(2)列的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进一步证实参与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第(3)至第(5)列核心解释变量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只有绿色食品认证能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有机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甚至在作用方向上,地理标志认证有可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为什么产品绿色认证的不同类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有如此明显的差异?三种产品绿色认证中仅有一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正向作用,信号传递模型是不是不适用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呢?

表2 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准回归结果

实际上,任何一种信号发挥作用都需要依托现实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等。绿色食品认证作为中国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初始手段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20 世纪90 年代;有机食品则是在2001 年农业农村部门发起的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中出现在公众视野,直至2019 年前后其相关标准与组织框架才搭建完整[60];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更是在2007年年底才发布。信号传递模型中帕累托改进发生的关键在于,代理人可以通过某种信号清楚地向委托人表达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根据三种产品绿色认证的推行时间、推行速度与推行范围,不难发现绿色食品认证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这就导致三种认证中绿色食品认证的消费者认知程度最为深刻,其影响显著性也就最高。此外,前文发现参与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多重认证,结合第(5)列地理标志认证系数不显著,第(2)列多重认证系数显著为正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产品绿色认证的类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至此,假设H1 得到证明。

4.2 稳健性检验

4.2.1 更换匹配方法

参与产品绿色认证与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参考郭锦墉等[61]研究品牌认证对果农线上销售的影响时采用的方法,选择倾向得分匹配来缓解样本自选择偏差问题。匹配方法选择1:2 近邻匹配,因样本较少,此处采用有放回的抽样法,次数设为5 000次。平行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根据表格可以发现匹配前后的变量的标准化偏差的绝对值均有所下降,在10%以下,组间样本特征相似,平衡性检验结果较为理想。ATT 效应分析结果列于表4,表中数据验证了基准回归的结论,即产品绿色认证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表3 平行假设检验结果

表4 ATT效应

4.2.2 更换被解释变量

此外,考虑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特殊使命与其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的强弱也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62],为避免基准回归结果的偶然性,本文采用 “带动农户增收总额” 这一指标更换被解释变量,再次检验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第(1)、(2)列中的系数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验证不同类型的产品绿色认证的作用时,绿色食品认证的系数不再显著,有机产品认证的作用系数反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这个结果可能因为有机产品的价格相对更高,对农户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

表5 更换被解释变量

5 进一步讨论

5.1 异质性分析

为进一步讨论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选取样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业态——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分别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如表6 所示。对比加工企业,种植企业和养殖企业参与产品绿色认证更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可能是因为消费者往往更关注初级产品,例如蔬菜、禽肉、大米等产品的附加属性,相信 “天然” 和 “零加工” 比经过复杂流程的再加工品更为健康,也就导致产品绿色认证对种植养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加工企业。

表6 异质性分析

5.2 机制分析

首先,针对假设H2 “产品绿色认证能够提高企业的产销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逐步回归方法按照式(1)~(3)进行验证,检验结果如表7 所示。表7 第(1)列即表2 第(1)列内容,第(2)列则是核心解释变量是否参与产品绿色认证对中介变量产销率的回归结果,其系数为正且显著性水平为1%,表示企业参与产品绿色认证可以显著性地提高产品产销率。第(3)列产品绿色认证与产销率的系数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证明二者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正向影响,即二者共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表7 的第(4)列和第(5)列显示,产品绿色认证对科研人数的回归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二者共同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回归系数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表示产品绿色认证和科研人数同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至此,假设H2 和H3 在现实数据中得到证明。

表7 机制分析

综合以上信息,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途径为:产品绿色认证除直接正向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外,还通过提高企业产品产销率、提高企业科研关注度和科研投入水平间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产品产销率和科研投入在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品绿色认证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不同类型的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不同,绿色食品认证作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质量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有机产品认证则更有利于带动农户增收。第三,产品绿色认证在种植养殖行业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第四,产品绿色认证除直接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产销率和增加企业科研投入的方式,影响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创新投入间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正向影响。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应积极利用产品绿色认证的正向作用,有节奏地推进企业进行产品绿色认证。首先,认证类型中重点推进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不仅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为显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广有机农产品认证,以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其次,着重在种植养殖企业中推进产品绿色认证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做好产品绿色认证的相关服务工作,比如完善、简化认证手续,积极宣传认证知识,提高消费者对公共品牌的信任程度,从而激励更多企业投身 “三品一标” 提升行动。第二,企业在申请产品认证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竞争水平和消费者需求,不盲目相信公共品牌的品牌效应。企业还应当有目的地选择产品绿色认证类型[63],发送、更新信号的时间和频率[64],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偏好。第三,企业经营者应当将产品绿色认证作为质量管理的手段,增加科研关注度与科研投入水平,使产品绿色认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放大产品绿色认证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竞争力农产品变量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