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邺城佛教造像的华彩神韵

2024-05-07 01:05焦雪菁
世界博览 2024年8期
关键词:北齐菩萨佛教

焦雪菁

谭副造释迦像(见图1—2),是邺城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于2012年出土于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这里发掘出土的北魏至唐代造像多達2895件,多数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一次性出土佛造像的数量、品相、材质位居中国之首,世界罕见。

谭副造释迦像(正面)

谭副造释迦像是邺城地区出土时代最早的北魏造像之一,也是其中形体较大的一件。造像为青石材质,是一尊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残高1.28米,主尊高0.77米。主佛头部残存水涡纹发髻,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衣缘,跣足立于莲花座上,通体彩绘贴金。残存的胁侍菩萨头戴宝冠,胸饰璎珞,下着贴体长裙,手中持物,立于莲花座上。健硕的力士倚在护法狮子上,将莲花座托起。背屏上部雕刻的佛像头光和身光尤为精致。头光的内圈为莲瓣,外圈为坐佛。身光处雕刻对称的飞天,边缘为火焰纹,顶部中心雕刻坐佛。在佛像和力士之间浅雕供养人,环绕佛像雕刻有供养人姓名。

谭副造释迦像(背面)

造像背面中间雕刻菩萨交脚坐像,两侧分别为大梵天王、难陀龙王、天帝释、跋难陀龙王、供养人及飞天像,下面雕伎乐、供养人像和造像题记。题记的字体是典型的魏碑体,记录了造像背景以及对国泰民安的祈愿。

谭副造释迦像身材魁梧,两肩齐挺,具有北方佛教造像的雄健之风。每个看到这尊造像的人,都会被它精湛的工艺所折服,但主佛头部深深的凿痕又让人触目惊心。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让人们将虔诚的祈愿刻在坚硬的石头上?这些造像又因何满身伤痕?让我们追溯过往的历史,探寻那些伤痕下被时光遮蔽的秘密。

六朝古都 邺城佛光

邺城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地处晋、冀、鲁、豫4省的交界处,自古就是贯通华北平原南北交通的要道。史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城,始称为邺。三国时期,曹操以邺城为政治中枢,邺城开始崛起于中原地区。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地区进入十六国时期,后赵、冉魏、前燕3个王朝先后以邺城为都城。南北朝时期,邺城又先后成为东魏和北齐的国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南北文化在这里融合,不同文明在这里碰撞,王朝之间频繁的战争,让邺城在无比奢华的都城和战争的废墟间不断切换。

十六国时期,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到河北,以其德行及方术赢得后赵统治者的信任。后赵奉佛教为国教,尊称佛图澄为大和尚,凡事必听其意见。佛图澄借此劝诫后赵君主悯念苍生、多行仁政。因为佛图澄的缘故,后赵百姓大都信奉佛教,据《高僧传》记载,佛图澄门下受业追随者常有数百,前后门徒近万人,可见当时佛学的昌盛。

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开始营建寺塔。历代北魏皇室先后在邺城建造宗正寺、安养寺和大觉寺等寺院,邺城在北魏一朝为河北佛法重镇。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权臣高欢挟持孝静帝迁都邺城,除王公大臣和士卒百姓外,百工伎巧、僧尼亦随之东迁,修建寺院、营造石窟之风在邺城崛起,邺城成为中原佛教中心。

北齐一朝,崇佛尤盛。北齐共有6位帝王,国运28载。在短短的28年里,皇家立寺43所,民间私造者数以万计,出家僧尼2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10。上起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尊崇佛法。佛教和寺院经济的过度发展,使得国家编民大量隐匿、赋役不足、国运不济。与北齐对峙的北周武帝宇文邕,认识到过度崇佛的弊端,在北周全境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在原北齐境内推行禁佛令,邺城的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寺塔尽毁,经像俱焚,僧徒流徙。北齐灭亡后,邺仍为相州魏郡治所。公元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于邺城起兵讨伐杨坚,后被剿灭。杨坚纵火焚城,千年古都至此化为一片废墟。

中原圣迹 邺中新样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邺城遗址内屡有佛教造像出土。2012年,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出土了大量北朝时期的精美造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土佛教造像最多的埋藏坑。同时,在太行山东麓一线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石窟群,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邯郸市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涉县娲皇宫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灵泉寺石窟等,邺城成为继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之后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院最集中的地区。邺城现存大量的石刻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北朝时期邺城地区的佛教造像何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还得从北魏说起。

在朝不保夕的战乱时期,造像祈福蔚然成风。信徒将佛教造像安置在寺院、殿堂及石窟之中,用金属、各类石材、木头铸造或镌刻佛像,为生者、亡亲或己身祈福。北魏在平城开凿的云冈石窟初期的造像以“昙曜五窟”为代表,造像形体健硕,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袈裟,具有犍陀罗和印度笈多造像的特征,被誉为“云冈模式”。邺城地区早期造像(如谭副造释迦像)具有明显的云冈造像风格。

北魏孝文帝改制之后,模仿南朝造像风格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造型(图3)影响深远。“秀骨清像”是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指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 身材修长;“褒衣博带”原是古代儒生的装束,指着宽大衣袍,在造像中用来表现人物潇洒飘逸的风度。这种造像风格继“云冈模式”后在邺城地区广泛流传,一直影响到东魏初年的邺城造像。

由一佛二菩萨组成的背屏式造像

由一佛二菩萨组成的背屏式造像,中间佛像为高发髻,面相清瘦,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胁侍菩萨手中持物,站立于两侧莲台之上,相交于腹前的帛带若随风而舞。整组造像面相清秀,身材瘦削,是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代表作。

东魏后期的造像风格(图4和图5)是北魏晚期至东魏初年造像风格的传承和自然发展,依然呈现出潇洒的韵味,却不似前一时期那般飘逸。

三菩萨背屏式造像(正面)

三菩萨背屏式造像,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较圆,宝缯覆肩,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披帛交叉,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两侧各一胁侍菩萨,上身半裸,下身着裙。整体上面相变得丰腴,肉髻扁圆,袈裟仍以褒衣博带式为主,衣褶繁密厚重,双袖及两侧衣裾下摆平直垂下。底座正面为双狮香炉。背屏边缘饰火焰纹。

菩萨背屏式造像(背面)

背屏背面雕太子树下思惟图。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为悉达多太子时,曾在树下思惟而悟初禅。他以手支颐而作思考状,一腿自然下垂,另一腿屈起架于膝上,呈半跏趺坐姿。整体表现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冥想姿态。这一形象体现了佛陀对智慧与觉悟的追求,也成为佛教艺术中常见的造像之一。

北齐初年,政治逐渐出现鲜卑化和胡化趋势,佛教造像受到印度笈多王朝新一轮造像风格的影响,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出现通肩式、袒右式袈裟,尤其在衣纹表现上,受当时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衣裙质薄透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气质,从而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图6)。

单体圆雕菩萨坐像

单体圆雕菩萨坐像,高0.5米。菩萨裸上身,发辫垂至肘部,臂中戴钏,颈悬联珠项饰,穗状璎珞宝珠在腹部交叉。下身着翻腰长裙,结跏趺坐于圆形座上。通体彩绘贴金,衣纹疏简,双腿间裙摆、帛带和璎珞珠饰如行云流水,雕刻精美。

北齐天保年以后,邺城地区在继承东魏白石造像的技术传统和构图特征基础上,融合中西文化因素,创造出的一种全新艺术表现形式——龙树背龛式造像(图7),成为“邺城模式”造像的代表,在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史上独树一帜。龙树背龛式造像继承了北魏以来背屏式造像中龙、塔、飞天、璎珞、宝珠、香炉等传统因素,创造性地加入了双菩提树的构图。利用邺城地区所产白色大理石温润洁白、质地柔软的特点,采用高超的镂孔透雕技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造像模式,达到北朝佛教艺术的高潮。

龙树背龛式造像

龙树背龛式造像的典型特征是背屏呈弧扇形,由两株相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树干分叉处镂孔透雕。背屏中上部飞天手捧带状璎珞遮护主尊,顶部多雕舍利塔或坐佛,菩提树底部或舍利塔两侧常雕体型矫健的腾龙。方形底座正面雕双狮香炉,外侧常见力士像,其余三面常开小龛雕造出形态各异的神王坐姿像。造像组合一般以高约0.5米的中型五身和七身像组合为主,面部圆润,肉髻扁平,身着轻薄贴体的袒右式袈裟,肌体凸显,衣纹简洁,细节部分常有彩绘和贴金,造型极为精致。

但這一艺术巅峰只存在了20多年,随着北齐的灭亡和北周的灭佛运动,龙树背龛式造像如昙花一现,旋即淡出历史舞台。

在1000多年的时光里,这些佛造像经历了最虔诚的仰望,也经历过最肆虐的破坏。它们在过去照亮了苦难岁月中芸芸众生的心,如今陈列在博物馆向现代人展示传统造像之美。再坚硬的石头都可以被摧毁,只有对善与美的追求可以永恒。

(责编:李玉箫)

猜你喜欢
北齐菩萨佛教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腊节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佛像面前的菩萨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