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在纺织行业中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伴随新型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出现了一批与该信息技术紧密相关的先进管理系统。纺织企业该如何从茫茫软件的海洋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系统呢?
纺织企业的管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其信息化应用也随行业特点而定,在功能上较其他行业有很多不同要求。综合分析来看,根据所处细分领域不同、所属供应链环节不同,纺织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纺织企业会根据未来的短期及长期业务发展目标,对所需的信息化进行基础设施构建及系统建设规划。
信息化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现如今,信息化产品多种多样,可选择余地非常多,技术已不是问题。因此,企业更需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全面考量,综合考虑因素包括:总体拥有成本、系统的可扩展性、后续的维护升级等。具体分析可见,信息化系统项目有如下特点:
首选优化现有项目,避免盲目上新项目。在现有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找出不足,挖掘需求和发展规划,慎重选项新项目替代。大多数情況下对原有的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可能比新上一套系统对业务的帮助更大。上过ERP软件的企业都知道“微笑曲线”,这是企业对ERP软件信心的变化过程:系统启动之前信心最高;从实施开始到业务磨合期,不管是信心还是士气都会降到最低;随着业务磨合的深入和对ERP系统理解的深刻,系统使用者对系统也逐渐有了新的认识。每上一套新的系统都会经历这一过程,且很漫长。所以除非企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经验,否则应当避免上新项目代替,尤其是高投入的预期不明确的项目。
选择最合适的而不是最昂贵的平台,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服装行业有“量体裁衣”,其目的是实现更好效果,与之匹配的是高消费。企业也需要在“高消费的合身”与“低消费的凑合”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当下,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软件,在选择更专业化软件的同时,更要考虑量身定制的可扩展性。通用性软件成本很低,如不可扩展,或者二次开发费用很高,就需要综合考量产品选型,不应图一时便宜造成日后麻烦。
企业选择的合作伙伴应具备一定条件。首选具有纺织行业经验的企业,并能及时为企业提供全面、切合实际、高水平的具有纺织行业属性的专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保证,才能让软件系统真正适应企业要求,助力企业产生最大的效益。
信息化系统需契合企业实际
纺织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ERP系统?综合来看,纺织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具有多样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国际化阶段。在不同阶段,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需求是不同的,为满足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他们会选择各类功能软件。
例如:为加强对资金流的控制、对财务票据的管理,企业会引入财务管理软件;为紧密各部门信息流转,提高办公效率,企业会引入OA办公自动化软件;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很多企业会引入质量管理软件,进而对原材料、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如对于纺纱企业来说,配棉尤为重要。为了降低成本、保障配棉质量,很多企业会引入配棉管理软件,对配棉进行辅助控制。工艺是企业技术核心,大多企业对工艺的管控都是极为严格的,为保障对核心技术的把控与提升改造,很多企业都会花费大量精力,引进或自主研发符合企业特性的工艺管理软件。物流控制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企业会引进进销存软件,对原材料、机物料、产成品进行管理控制。为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控,很多企业会引进生产管理软件和生产在线监控软件。这些信息系统在企业生产工艺管理、市场营销、进销存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从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需求看。分析可见,企业内部处于不同层级或板块的人员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和认识各不相同。例如:高层管理人员希望系统能够覆盖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方面,越全越好,中层管理人员希望系统能够解决复杂的运算问题,具体操作人员希望越简单越好,系统管理人员则希望系统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企业的需求往往参差不齐,但越是大而全的系统功能,操作流程就越复杂,上线实施也越困难。万事开头难,只有上线成功才有继续的可能,因此系统的选型上线应从解决底层实际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勿大而全地推进。
ERP是信息化建设首选
随着中国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大中小企业迅速提升,无论是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还是物流控制、财务管理等,都按照市场客观要求应用信息技术,不断规范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构建内部物流及生产管控平台,是提高效率、保证交期、降低内耗、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我国的纺织企业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使管理模式科学化、现代化,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纺织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搭建信息平台、规范基础管理、整合各种资源、提高资源运作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从事信息化工作20年,从过往的项目中得出的经验是,做好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企业需配备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事半功倍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尚未达到一定层次和基础,建议不要盲目建立ERP,但是ERP仍然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选。信息化工作虽然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没有信息化,企业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就如同企业的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这些投入对企业来说同等重要。需要管理者注意的是,信息化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市场在变化、企业在发展、信息技术更在腾飞,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如今的数字时代,很难想象不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该如何生存发展。
(作者单位: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