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
剪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江苏扬州是我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在隋代,人们就以剪纸为乐趣。隋炀帝在扬州时,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隋炀帝游兴不减,却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角、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以赏心悦目。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綴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处,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大诗人杜甫写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诗句。1980年春,扬州各界迎接“鉴真大师像”回故乡“探亲”,剪纸艺人创作了一套《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之与《忆江南》词一首,有“明月满城歌过海,神工剪纸与招魂”之句,援引了千年风俗,表达了故乡故国亲人对鉴真大师怀念之情。
扬州自古多奇花异卉,唐宋以来历代文章太守、诗人墨客莫不寄情花木,装饰风雅,这对扬州剪纸向以花卉为题材有很大影响。明清时,扬州剪纸增强了装饰性,欣赏结合实用,既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作为刺绣的底样,剪制鞋花、枕花、台布花、床单花等,也用于民间风俗“仪饰”,如年节图案、喜庆图案、门前花饰、灯彩花、龙船花、斗香花之类。这些花样图案不仅为城乡妇孺、闺秀所喜爱,而且为官宦商贾、士人所欣赏,成为喜庆、婚嫁必备的装饰品。
著名艺人张永寿老先生,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老先生的高祖父开始以剪纸为业,大概在清朝嘉庆年间,到老先生这一代已是五代传人。老先生从12岁起随父学艺,20岁在扬州设摊剪纸,以“张三麻子”的艺名,享誉大江南北。他一生经历70多个艺术春秋,创作了数千幅剪纸,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他的剪纸线条婉转流畅,柔媚有力,洋溢着玲珑剔透、清新秀丽的艺术风格,为许多中外名人所高度赞赏。老先生创作的《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特地写诗一首:“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1979年,张永寿出席第二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张永寿的学生,我的姑妈张秀芳,多年刻苦学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剪纸艺坛崭露头角。她曾先后赴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访问、表演,所到之处,各界人士踊跃参观,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观众看到她凭着一把剪刀、一张白纸,须臾之间幻化成朵朵鲜花、鸟兽鱼虫,简直如神话一般。有些观众出于好奇,有礼貌地请求看一看她的剪刀和手。当人们看到的是一双普通的艺人之手,是一把剪尖略长的普通剪刀时,不禁由衷地赞美道“真是神技”!
(选自《金鸽子文艺》2020年8月16日,有删改)
●赏读
本篇文章从扬州剪纸的悠久历史说起,进而写扬州剪纸大都以奇花异卉为主,“花样子”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再写到剪纸艺术在解放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像张永寿先生这样的老艺术家,作品颇多,百花齐放。这样一条历史线,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扬州剪纸的发展史,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勃勃生机。
链接中考
剪纸是我国民间一项传统技艺,至今流传甚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可能学过剪纸,或尝试过剪纸,或见过他人剪纸,或欣赏过一幅剪纸作品,或了解过一些关于剪纸的历史与发展……请以“剪纸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