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样本:发展外向型经济 打造沿海强市

2024-05-07 10:55郭华东袁义
中国商人 2024年5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建设发展

郭华东 袁义

2011年10月,国务院于公布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河北省由此拉开了建设沿海地区的序幕。河北省明确规划了“优化提升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中心城市的功能,加快发展唐山生态城、黄骅新城和北戴河新区”的蓝图。秦皇岛市作为河北省沿海地区的突出代表,在“沿海强市政策”的实施与落实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因此,在充分发挥传统经济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秦皇岛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推动经济复苏和腾飞的当务之急。将沿海开放、城乡一体化与和谐发展作为发展战略任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秦皇岛市发展外向经济的优势

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秦皇岛市是中外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旅游业发达。其卓越的国际声誉和优良的口碑,为吸引外资、促进外商来华投资建设和吸引高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秦皇岛市对内处于京津冀环首都经济圈,对外与日本和韩国相望,是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向往的投资创业之地。此外,秦皇岛市所处的纬度位置,为其带来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生产资源。

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秦皇岛市拥有13所高校、10余个国家和省级研究所,同时建有燕山大学科技园区、秦皇岛市高新技术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机构,特别是燕山大学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市分校,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对外向型城市的建设予以高度关注,制定了多项政策促进外向型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秦皇岛市引进了秦皇台华(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秦皇岛市锦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分公司等外资企业,同时拥有中信戴卡、康泰医学、骊骅淀粉、中煤工业秦冶重工、鹏鼎科技等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为秦皇岛市在沿海强市建设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皇岛市发展外向经济存在的不足

产业结构尚待优化。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受历史原因影响,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据较大比重,第二和第一产业所占产业比例较低,长期以来只占全部产业的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没有实现产业集群化,达不到创造规模效益的要求。这一产业中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初加工、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占比明显不足。根据秦皇岛市的城市定位,第二产业中的电子和半导体产业有望使秦皇岛市实现绿色发展。秦皇岛市地理位置适中,为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优质的农产品则为秦皇岛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秦皇岛市的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该行业易受外部因素冲击,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年中,秦皇岛市的旅游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对经济的稳定性和市民的收入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新型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尽管秦皇岛市高等院校众多,但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一方面,秦皇岛市紧邻京津,但京津地区工作与居住环境更加优越,薪资水平更高,对于高校毕业者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秦皇岛市生活消费成本居高不下,消费水平与工资收入的倒挂,导致“人才培养很突出,人才外流很严重”的独特现象。

城市化建设水平尚待提升。秦皇岛市城市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外向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厅、展览馆等大型城市配套设施和先进通信设施的不完善,使得该市的发展環境不足以满足经贸人士的需求,因此限制了高科技的引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城市化设施的不完善也削弱了该市对外国游客和高科技从业人员的吸引力。

秦皇岛市发展外向经济的措施与展望

抓住历史机遇。依据《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秦皇岛市要立足于建设沿海强市的目标,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提升对国外企业的吸引力。同时,紧抓京津、日韩产业转移的机会,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动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与持久化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秦皇岛市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高科技人才,致力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同时,秦皇岛市也要建立起优良完善的创新机制,政府财政预算要主动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激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筛选和引进国外高新科技企业。首先,秦皇岛市应着重引入绿色环保、低耗能、高科技附加值的电子半导体企业。其次,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规划,将数据产业建设作为当前科技前沿领域的目标,竭力打造大型数据研发基地。最后,充分利用秦皇岛市环境优势,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引进国际知名康养机构,打造高规格、高标准的养老中心,建设全年运营的养老机构。

制定宽松的优惠政策,打造便捷交通环境。利用优惠政策引入京津高科技外贸公司,借力推动对外经贸发展。同时,制定配套优惠措施,持续改善投资旅游环境,充分满足外向型城市发展的需要。秦皇岛市还可以利用京秦铁路,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和“轨道上的京津冀”。

扩大对外宣传。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信息传播优势,秦皇岛市政府要制定详细规划。为了吸引国外游客到中国来投资和旅游,中国政府对一些国家开放了落地签,甚至是免签。借此契机,秦皇岛市更应该周密筹划,及时行动,积极宣传自身独特的旅游品牌。

秦皇岛市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外向性特征。为此,秦皇岛市应积极打造沿海强市,以上述路径为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借助经济建设的契机,探寻经济迅速发展的途径与方向,踏实努力、勇于创新,以期尽早实现沿海经济强市的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建设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