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2.0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创新路径研究

2024-05-07 06:13吴淑叶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机器人智慧图书馆

吴淑叶

摘要:作为综合现实层面、技术层面和用户服务层面的多维立体智慧型建筑,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程度和AI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GPT、AIGC等技术的出现将人工智能由1.0时代向2.0时代推进,而这个转变也将会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对目前智慧图书馆和AI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炼出AI2.0和智慧图书馆可结合的方向,并根据该方向细化智慧图书馆提升用户体验的相关应用场景,并对AI2.0和智慧图书馆相结合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强化AI服务的基础保障、完善AI服务模型、优化AI服务专业建设、构建AI版权体系等风险防控策略。

关键词:AI;AI2.0;智慧图书馆;ChatGPT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3-0131-04

1背景

2022年年底,具有颠覆性的人工智能类产品ChatGPT上线,上线一年来对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的诞生,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不断出现的类GPT产品也将AI从1.0时代推向了2.0时代。对于智慧图书馆来说,“智能”是其发展的重点也是其区分于普通图书馆的最主要特征。在以往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多将图书馆与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进行结合,但与AI技术的融合并不多见。实际上,ChatGPT的功能与智慧图书馆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AI2.0的出现将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概述

2.1.1ChatGPT。ChatGPT在2022年横空出世,产品一经发布就引发轩然大波,上线后2个月用户突破一亿。这款软件是Open AI从2018开始花费4年时间研发的AI语言模型。GPT(基于生成式预训练的模型)一共发布了4个产品版本,目前的ChatGPT4.0是经过大规模大数据训练形成的成熟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地理解输入文本,并给出更精确的回答,其发展特征见下页表1。ChatGPT目前的应用模式主要为问答式场景,具体流程为:用户使用文本输入问题,产品首先进行文字识别,然后提取关键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生成相关内容最终给予用户答案。区别于普通问答机器人,ChatGPT对问题的理解性更高且回复更加准确。

2.1.2智慧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经历了三种发展形态,从刚开始的基础图书馆到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再到AI时代的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指在图书馆的建设和优化过程中加入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技术、5G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目前,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进行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建设,为我国图书馆实现全面智能化奠定基础。

2003年以来,“智慧图书馆”概念不断被提及。初景利、任娇菡等通过文献研究等方式总结了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流程[1]。王世伟从智慧图书馆的模式和特点出发,提出该类型图书馆是对普通图书馆的全面超越[2]。吴建中指出智慧图书馆目前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路径[3]。

2.2文献综述

针对AI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很多学者也开展了相应研究。蔡迎春、严丹通过对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结合的案例研究,得出元宇宙时代下图书馆的智慧化路径[4]。吴建中在《元宇宙,让图书馆更智慧》一文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5]。蔡子凡、蔚海燕对AIGC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整理,并创造性地提出AIGC可以与智慧图书馆相结合的关键点[6]。

综上所述,由于AI2.0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关于AI和智慧图书馆相结合的文章大多仍停留在二者可结合方向的理论研究方面,并没有根据AI特性进行实际应用场景描述,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和内容整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描述了AI在智慧图书馆的实际结合场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AI2.0技术驱动型的智慧图书馆创新应用实例

GPT和AIGC等技术的出现和不断成熟给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海量的跨领域数据基础,可以帮助用户和馆员通过指令输入的方式自动执行多样的任务形式。结合了AI2.0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应用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各型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智慧图书馆区别于普通图书馆的特征之一就是设备是否智能化,作为智慧设备代表的机器人应用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图书馆AI机器人目前的应用可分为迎宾类AI机器人、服务类AI机器人和消毒类AI机器人等,基于AI模型训练的图书馆机器人不仅具备基础的设定功能,还能够通过深度学习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智慧服务目标。

3.2半无人图书馆实践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之一为互联互通,将AI2.0技术融入图书馆运营和服务的各个环节,能够提高智慧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如:设置智能助手协同工作人员开展书籍归档、借阅等工作,设置智能客服助手进行用户问题的初级回复,通过内嵌AI智能模型的方式对借还书流程进行优化等,通过AI对各项业务流程的不断学习和自主优化,最终实现半无人化图书馆甚至24小时无人化图书馆,提高图书馆运营效率。

3.3精准搜索推荐的应用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之一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搜索推荐服务,AI2.0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可以使图书馆基础功能更加契合用户需求,如:在智慧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功能中应用AI2.0的底层技术,可以使文献检索更加精细化。由于AI2.0可以更精确地整理和分析用户画像,针对不同画像的用户搜索同类型内容可以呈现不同的结果。图书馆还可以在图书推荐板块應用AI技术识别用户潜在需求,通过读取用户ID匹配其以往阅读习惯和借阅记录并形成推荐目录。精准推荐和搜索功能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

3.4交互式场景不断增多

智慧图书馆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成为虚拟现实融合的互动式图书馆,将AI2.0和图书馆应用场景相结合增加互动式场景,可以大幅加快图书馆的智慧化步伐,如:在阅读室设置VR互动,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实现身份虚拟化并参与社区交流,不仅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还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感,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互动场景相结合,设置虚拟可视化阅读场域。

3.5展示内容的优化

智慧图书馆虽然是更高等级的图书馆形态,但其内在核心还是图书和文献资源的提供,将AI2.0和智慧图书馆内容相结合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内容产出效率,如:使用GPT一键生成图书摘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向读者展示图书基本内容,减少读者的筛选时间;使用GPT强大的翻译功能对相关文献进行多国语言翻译,满足智慧图书馆国际化发展需求。

4AI2.0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体验提升

4.1享受智能机器人服务

结合了AI2.0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可以提供智能机器人服务。从用户侧需求出发进行场景预设:用户A进入B智慧图书馆内,嵌入GPT技术的导航机器人对用户需求进行基础采集,用户输入一级需求如还书,导航机器人引导用户进入自助还书机区域;自助还书机读取用户账号并进行还书操作,同时显示屏根据用户以往借阅历史和行为习惯推荐相关图书,自助还书机完成书籍回收后由运送机器人将书籍按照编号放回相应书架。整体服务流程便捷且对用户非常友好,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4.2虚实交互体验

结合了AI2.0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可以提供虚拟交互服务。从用户侧需求出发进行场景预设:用户C进入B智慧图书馆后佩戴虚拟VR眼镜,通过虹膜识别登录身份,查看馆内积分进行换装体验,之后进入智慧图书馆社交板块,选择肿瘤医学讨论室,与同专业用户进行深度交流,交流之后进入虚拟阅读室阅读文献,用户C完成一系列操作后发现自己的积分数据又增加了。虚拟交互体验能够在有限的图书馆空间内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提升用户体验感。

4.3知识服务体验

结合了AI2.0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可以提供内容优化服务。从用户侧需求出发进行场景预设:用户D是一名经济学教授,在进行国家级项目研究时需要查阅亚洲各国有关平台竞争的资料,D在文献查阅机器人前通过语音输入相关检索关键词,其后对初步搜索的资料进行了摘要及简介读取等操作,选择其中较相关的几篇国外文献并使用翻译功能翻译成中文,最后再进行更精确的筛选,最终选定目标论文进行阅读。该场景服务能够快速且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其想查找的资料,因此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4.4馆员服务拓展

AI2.0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不仅会直接提高用户体验,还会通过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和拓展馆员的服务边界间接地对用户体验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工作效率角度来说,以前馆员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对书籍进行归纳整理上,而在结合AI2.0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中,重复性较高的低价值工作都会由机器人所替代,馆员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对用户进行深度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从知识拓展的角度来说,馆员的整体学术素养偏低,而在结合AI2.0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中,尤其是接入ChatGPT的知识库系统后,馆员可以借助技术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展自身的知识边界,为不同国家、有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AI2.0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能够带来全面感知的智能化体验。用户在图书馆空间不仅能享受全流程的智能机器人服务,还能在查阅文獻和图书时享受到摘要预览、相似推荐、全文翻译等增值服务,除了在现实空间接受馆员的拓展服务,还能使用私人虚拟空间进行可视化内容阅览,体验更具趣味性的虚拟系统。

5AI2.0与智慧图书馆结合可能产生的问题

AI时代的到来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基础设施,但在面对多样化的创新路径时也同样存在相应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数据安全性受到挑战。ChatGPT所有的对话和翻译功能都需要对智慧图书馆原始资料进行读取和不断学习,一旦技术端出现BUG或被网络黑客攻击,则很可能造成原始数据丢失和泄漏。二是数据隐私性受到挑战。现阶段,人们在享受互联网便捷性的同时,也会时刻面对隐私泄漏的风险。AI技术属于新兴技术手段,其对用户提供更精细化服务的前提是掌握更加详细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一旦受到威胁,则用户的隐私也可能被泄漏。三是数据真实性受到挑战。AI2.0的两个核心技术AIGC和GPT都拥有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深度学习从而进行二次创造的功能,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批量创造类似内容。相关研究发现,目前ChatGPT在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中存在编撰的情况,AIGC也存在生产错误内容的概率,因此在进行批量内容生产时很可能出现数据错误等情况。四是图书馆的技术能力受到挑战。现阶段,AI发展日新月异,但AI领域的人才培养速度还没有跟上,传统智慧图书馆并未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对设备和功能进行定时维护和更新。五是版权方面受到挑战。AI在进行内容创造时,一定会基于已有的内容进行更改和创新,虽然目前相关法规还没有成型,但后期一定会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

6AI2.0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相结合的风险防控策略

6.1强化AI服务的基础保障

AI2.0与智慧图书馆结合过程中,图书馆的数据安全和用户的数据隐私都有可能受到威胁,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强化AI服务基础保障的方式加以解决:一是应尽量提高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和用户行为数据的收集程度,只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才能让AI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应制定更加安全的数据底层协议,并邀请行业技术专家进行多层安全测试,防止攻击行为的发生。三是存储用户信息的云服务器应选择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商并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四是对内部员工的数据访问行为设置权限,设立严格的数据访问审批流程。

6.2完善AI服务模型

AI2.0与智慧图书馆结合过程中,图书馆的数据真实性有可能受到挑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AI服务模型的方式加以解决:一是对智慧图书馆的各个应用场景进行推理演绎,通过预设不同场景下需求的异质性特征对AI模型进行各类实践数据和材料的填充,让AI模型具有更加全面可靠的数据基础。二是定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爬取和更新,通过维护数据库内容的新鲜度和准确性使AI模型能够进行行业前沿的内容产出。三是对AI模型进行持续不断的预训练,通过定义损失函数的方式评估每次预训练的结果,然后选择合适的优化器最小化损失函数,从而不断更新模型参数。

6.3优化AI服务专业建设

AI2.0与智慧图书馆结合过程中,图书馆的技术能力有可能受到挑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AI服务专业建设的方式加以解决。目前,AI领域的专家并不多,且培养周期较长。因此,智慧图书馆一方面应从人才市场聘用AI领域的人才进行基础模型构建;另一方面也应对馆员进行培训,督促他们了解AI模型的原理和操作规则。

6.4构建AI版权体系

AI2.0与智慧图书馆结合过程中,数字资源的版权有可能受到挑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构建AI版权体系的方式加以解决。AI2.0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AI作品的版权问题目前还处于灰色领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智慧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传播的基础设施,一定要有很强的版权意识:一是智慧图书馆可以将馆内的资源进行严格分层,根据资源的不同价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二是在相关专业性内容二次创作时,图书馆要征得原作者或原单位的授权。三是不同地區有相同需求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制定相关行为准则,规范工作人员和用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初景利,任娇菡,王译晗.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2):52-58.

[2]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3]吴建中.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机遇、挑战和创新[J].图书馆杂志,2021(12):4-11.

[4]蔡迎春,严丹,周琼,等.元宇宙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路径: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4):103-113.

[5]吴建中.元宇宙,让图书馆更智慧[J].图书馆杂志,2023(1):4-9.

[6]蔡子凡,蔚海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演进历程及其图书馆智慧服务应用场景[J].图书馆杂志,2023(4):34-43.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机器人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