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的导师

2024-05-07 15:18唐宝民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书单北京大学汇报

唐宝民

孙玉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94年,他考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拜到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门下。去北京大学报到后,他就急于跟导师郭锡良谈起想用编写《四声别义字典》的方式写博士学位论文的打算。

但是,郭锡良却告诫他:“先继续打基础,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还要将我开的书单中所有的语言学著作都精读完,不忙着定博士论文的选题。到时候看研究的兴趣,可以写四声别义方面的论文,也可以写别的方面的论文。但必须注意,假定將一篇论文的内容分成五份的话,那么,写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至少要保证有五分之三的新意,才可以投入写作,否则,就不能达到一篇博士毕业论文的水准。因此,如果你将来以四声别义作为博士论文选题,那么你得向我保证,你这篇论文至少得有五分之三的新意。”孙玉文听完郭锡良的教导,深有所悟。

导师郭锡良所开的语言学著作书单,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他对孙玉文说:“在阅读这些经典著作的同时,也要关注最近的一些研究情况,但重点应该放在读经典上。”

为了检查孙玉文是否按要求读完了所指定的阅读书目,以及近期的研究有哪些所得,导师郭锡良规定孙玉文:“你至少每半个月、最好是每一个星期都要到我畅春园寓所中去汇报学习情况,主要汇报自己读书的‘见识,也汇报近期自己对汉语变调构词研究的所得,我会随便抽查,看你是否真正读过这些书、是否读到点子上去了。”

有一次,孙玉文因病一个多月都没有去导师郭锡良的寓所汇报,郭锡良马上托人来质问:“最近怎么不来汇报学习情况?”得知详情后,他才放了孙玉文一马,由此可见郭锡良对孙玉文的学业督促甚严。

1996年春天,孙玉文正式着手写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是一个一个词条地写,常常是写出一些词条后,就送给导师郭锡良审阅。遇到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地方,郭锡良就在手稿旁边画圈儿,圈儿画得越多,就证明他认为此处写得越精彩。遇到他认为写得不好的,就在旁边批上详细的修改意见。

多年来,孙玉文一直得到导师郭锡良的悉心传授,先生对他的为人、为学影响极大,督促他奋进,让孙玉文不敢有丝毫懈怠。孙玉文因此感慨道:“作为研究生导师,应该像郭老师那样,真正起到‘导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在导师门下几年学习下来,能坚持真理,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同时写出有分量的学位论文,那么该研究生同学可以算达到研究生的毕业要求。

导师郭锡良的敬业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孙玉文的帮助和影响非常大。事无大小,郭老师一律认真对待,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地讲解,为学生授业解惑,这既是对职业的敬畏,更是一种人格的光辉,这种光辉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如何做学问,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令我们钦佩不已。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猜你喜欢
书单北京大学汇报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暑假阅读书单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