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为基点推进思政启蒙教育的探索

2024-05-06 11:02杨森毅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基地红色思政

□杨森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要素,是落实思政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载体。因此,整合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是中小学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学校可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合理运用校内红色场馆、红色景点,构建序列化的教育活动,用红色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

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思政教育环境

红色教育基地是进行思政启蒙的重要场所。在红色教育基地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学校必须要有前瞻意识,充分考虑后续实践活动的需求。

(一)合理构建硬件设施,创设真实情境

硬件是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物质基础。学校应从环境架构、场景设置、知识融入等角度入手,有效构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

1.引进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引进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学校引进了具有人机互动效果的三维投影、交互平板、数字模拟VR 等数字化设备,用多元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有效落实思政启蒙。

2.打造特殊化空间

学习空间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打破传统井田式座位的排列形式,采取小组蒲垫围坐的形式。这样既创设了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又让学生深度体验到了原生态的环境。在开放式展厅的建设中,学校根据不同年代和历史事件对墙体及其周围的衍生空间进行了分块打造,陈列相关展品以及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并结合重要节日、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等制订“六年计划”。展品按计划定期轮替,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建立对党和国家深刻、广泛、立体的认知。

(二)科学建构软件条件,提升学习效能

这里的软件指的是师资和课程。学校应努力建设多元化师资团队,开发系统性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良性、可持续的学习保障,提升教育启蒙活动的实效性。

1.建设多元化师资团队

为了促进教育启蒙类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红色师资团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校除了纳入校内优秀党员、团员教师,还要发挥老红军、老八路军、全国劳模或家长志愿者等人员的作用,组建由多元主体构建的优秀团队,用真实而鲜活的实例感染、启迪学生,唤醒学生的红色基因。在榜样的引领下,学生逐步树立“今天我是红领巾,明天我要成为你(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政治理想。

2.开发系统性课程群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开展系统性、深入性学习的保障。因此,学校要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挖掘校本化的红色教育内容,开发系统性课程群。学校联动党员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分层开发了艺术鉴赏类课程群(包括“红色印迹”“红色影视欣赏”等子课程)、知识拓展类课程群(包括“开天辟地”“清风廉韵”等子课程)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要求,设计对应的活动手册,使学生学有依托。

二、实施红色教育活动,体现思政教育价值

红色教育基地的高效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托多元教育活动,达到活动育人和思政启蒙的目的。

(一)实施红色教育活动的原则

在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成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生成性原则指的是在活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时代的主流精神与学生的客观特性,及时调整或创新活动,引导学生把红色基地作为学习场。

系统性原则指的是活动的内容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且活动内容之间应具有深刻而广泛的联系,由此让思政教育活动从浅层走向深层,形成序列。

实践性原则指的是要让学生亲历活动的全过程,在聆听、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强化自身体验,全方位学习红色知识与红色文化。

(二)实施红色教育活动的策略

教育活动是学生获得认知,形成具身体验的重要载体。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调动学校、教师、社会人士等的力量,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形成深度理解。

1.常规学习类教育活动

在学习类教育活动中,可邀请带有“红色基因”的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创设“红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获得深层感悟。

如在“探访抗战背后的英雄人物”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校邀请老八路军进校为学生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以及与战友们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虽然老八路军的语言质朴简单,但他们对自身经历的细致回忆以及流露出来的动人情感,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此外,学校鼓励授课教师运用数字化设备创设情境,实现课堂的互动导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探访长征精神”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生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教师则利用三维立体投影技术,还原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化身情境中的人物,走进人物内心,演绎人物故事,深入感知长征精神。

2.主题体验类教育活动

在主题体验类教育活动中,学校依托系统的主题脉络和动态协同的特殊节点,开展项目化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实现“玩中学”“玩中悟”。

学校系统整合主题,以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班级为“活动点”,构建年级“活动线”,铺设学校“活动面”。通过“点、线、面”整体策划、同步推进,开展沉浸式游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感知历史,立志传承红色血脉。

以“长征”主题为例,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充分解读其中的红色文化,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长征”主题游园活动(节选)

学校统筹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如在“学雷锋日”,学校借助红色教育基地内特有的学习空间,号召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义卖”“红领巾微心愿”“红领巾帮扶”等主题式项目化帮扶活动。教师在少先队队室成立“红领巾基金会”,由少先队大队委员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如售卖收集到的二手玩具、学习用品等,筹集的钱款用于定向帮扶结对学校——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在团员之家,由团员教师组织开展“红领巾微心愿”活动,搭建心愿墙,师生共同梳理困难学生的微心愿,帮助他们圆梦。

3.自主实践类教育活动

自主实践类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课间或午休等碎片化的时间,自由组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的闯关打卡活动。学生通过团队分工合作,依托学习表单、导览图等,完成闯关任务,实现思政意识的纵深延展。

教师在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入口处设置两种不同形式的闯关任务。一是领取经典的“套餐式”表单卡片,二是通过入口处的“触控一体机”进行自主选择,生成闯关路线和任务,同步打印“红色学习表单”。然后,学生以“红色学习表单”(“红色助学单”“红色导览图”等)为思维支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选择/定制—观察—总结—记录”的学习过程,零碎的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

为了促进实践活动的不断迭代,教师有效实施多维评价,开展优秀学习成果流动式展览以及“红色学习英雄榜”评比活动。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沉淀自我、在沉淀中深度思考,最终实现思政意识的启蒙。

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红色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思政启蒙可感、可知、可及。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内化了红色精神,增进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涵养了自身的精神气质,实现了政治启蒙、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基地红色思政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的基地我的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