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晔 李 青
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学习资源。有效利用博物馆,将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现实。2021 年5 月,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制定博物馆的教育服务标准,丰富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博物馆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双减”背景下,各学校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出发,以博物馆等场域的学习为支架,促使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博物馆学习存在“学习资源重复开发、学习内容广度与深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多所学校开展了合作,联合推进博物馆学习,实现了校际资源的有效共享。
笔者所在研究团队提出了依托典型任务深化博物馆学习的构想,即组织多所学校共同对博物馆学习进行项目化构建,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核心问题可以转化成典型任务,即根据学生需求以及博物馆里有代表性的展品,由教师、学生或师生合作设计的,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多所学校共创典型任务,有利于拓宽博物馆学习资源的开发路径,使其教育功能最大化。
传递式线性平移开发指的是在各校自愿参与且校情相近的条件下,将试点学校的典型任务设计架构以及运行模式进行整体平移,即由A校“复制”到B校,再由B校“复制”到C校,以此类推。例如,中国扇博物馆是一座与扇子有关的专题性博物馆,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A校围绕扇子的起源、发展流变等设计了一个典型任务: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能让人通览古今。我们将举办一次以扇为主题的展览,各小组分别以便面系统、团扇系统、羽扇系统、折扇系统等为子主题,制作一把扇子。B 校的教师认为该任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中国扇博物馆与学校的距离较近,处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圈、学习圈范围之内,因此选择对该任务进行平移。两所学校的教师进行对接,通过交流明确该任务的实施流程及要点。
典型任务的线性平移实施可以“骨干教师走校,深入其他学校进行点对点指导”的方式进行。学校在自主选择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校际差异,在保证方向、原则、内容等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调整,保证典型任务有效实施。
辐射式多点平移开发指的是将某个经典的典型任务在多所学校同步推进。若干所学校形成一个小型共同体,或集中进行教师培训,分享试点学校的经验,或派教师到试点学校进行学习,再回校组织活动。C校位于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附近,在项目实施前期,部分学生对“当年繁荣兴盛的大运河及沿岸的商贸城市各是一番怎样的热闹景象”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师生提炼了典型任务“运河的开凿与变迁:我是元朝小小运河使者”,具体情境为:“在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元代,元世祖派你这位负责漕运的官员,利用发达的水运系统,把二十万石粮食从杭州运到大都。请你结合‘元代运河示意图’,充分考虑路途长短、途经城市、耗时、物资补给等因素,设计一条最佳的运粮路线。”在该校实施这一典型任务后,多所学校结合实际校情,同步推进活动。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各学校形成共同体,重点围绕典型任务的实施路径、资源支持和预期成果等要素进行了集中学习。其中:D校依托春游和秋游,分年级开展博物馆学习,让学生集中探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探究成果;E 校、F 校则利用更加灵活的形式,如小队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在资源支持和预期成果方面,几所学校合作整理了有关运河的数字化资源,形成了先导课,而后发布了任务。在活动的开发过程中,典型任务的内容架构与操作流程已趋于完善,学生可以依托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解决问题,各学校可以参照实施范式逐步落实。
在各校的实施过程中,典型任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问题的解决路径不断迭代升级。
“点上改造”指各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任务内容进行校本化改造,以点带面,在适应校情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性探索,从而实现任务内容的升级。这里的“点”是彰显学校特色的窗口,也是不同学校实现创新的关键。
如G 校五年级开展了“麦苗茶园探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中国茶叶博物馆,参与茶园改造和种茶等系列活动,感受茶趣、茶韵。在茶园的改造环节,学生深入下列情境:“学校顶楼有一块小小的茶园,种植了不少龙井茶树。但因为前期条件有限,所以茶园有些简陋,养护也不够精心。杭州是龙井茶的产地,通过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你能提出一份改造方案,让学校屋顶茶园里的茶树更茁壮,让茶园更美观吗?”H 校借鉴了任务的设置路径,并结合校情对任务内容进行了“点上改造”。该校有一个气象科普馆,但同样由于前期条件有限,馆内资源不够丰富,场地较为简陋。因此,学生选择了“气象科普馆改造”这一典型任务,对主题进行“点上改造”,丰富了学习内容。典型任务具体为:“通过参观杭州气象科普体验馆,你能提出一份改造方案,让我们的校园气象科普馆更有吸引力吗?”
在进行“点上改造”的过程中,不仅要抓住同类要素,还要立足校情,完成任务内容的校本化改造。
“接力改造”指的是对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以接力的方式实现典型任务的纵向深入。在内容的序列化设计层面,一方面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博物馆学习的层次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同一学习主体在博物馆学习过程中对“核心问题链”的深入研讨。如针对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三所学校开展了这样的学习内容接力改造:I 校最初设计的典型任务仍然局限于“知识获得”层面,偏重于单个知识点的任务设计;J 校则基于这一研究主题,创设了任务情境,设计了具有开放性、深层思维参与的探究性学习任务并提供了相应的过程支持;K校又对典型任务进行了序列化设计,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任务清单,给予学生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三个典型任务的迭代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由图1 可见,典型任务1 中的驱动问题还处在低阶思维层面,学生仅需从馆中寻找答案,缺乏深度思考。在典型任务2 中,学生先要了解、记忆中药博物馆中药材的基本信息,然后结合市场上卖假药的现象,对真假药物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在典型任务3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究兴趣、知识储备、动手能力等情况自主选择任务。可见,“接力改造”中的纵向迭代能使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开展有层次、持续性的研究,改造的关键在于驱动问题的序列化设计和典型任务探究链的创设。
在校际共享的过程中,可设计多种探究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各校聚焦同一博物馆的典型任务,让学生随着研究的深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彰显学校的特色。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展品,观众既可以从中了解刀、剪刀、剑的历史文化,也可以从生活化的视角体验民风民俗。围绕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的“剪刀”主题展,多所学校组建了学习共同体,分别从不同角度选点展开研究,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以上三个任务都与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有关。随着典型任务的校本化改造,各校在落实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学习方式:任务1主要采用事件追踪的方式;任务2主要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任务3主要采用产品联想的方式。通过任务方案的交流分享,各所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不同任务的侧重点和实施流程。
在博物馆学习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各校结合本校实际设计子任务,形成典型任务群。子任务之间可以具有明显的梯度性,层层深入,也可以呈并列结构,同步推进。子任务十分丰富,因此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以良渚博物院为例,原始的典型任务为“通过对各类文物的观赏和探究,了解良渚文化”。各学校基于这一典型任务,设计了一系列子任务。
1.良渚人创业。你和小伙伴想在良渚古城中开一间作坊或店铺,想一想:开在哪里比较合适?你们想经营什么业务?原材料从哪里来?请你展开调查,写一份简单的商业计划书。(事件追踪)
2.为良渚王献寿礼。作为良渚古城中有名的玉器设计师,你想给过寿的良渚王进献一份怎样的玉器礼物呢?(人物对话、事件追踪、古今对比)
3.玉琮布中游。观察、记录良渚玉琮神人兽面纹样的图案和构造,然后运用蜡染工艺,复现经典纹样。(展品联想、事件追踪、场景再现)
上述案例中的个性化任务特色鲜明。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完成任务,了解距今约五千年前的良渚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
总体而言,共创典型任务、共构任务内容、共研探究方法的博物馆学习校际共享有效提升了博物馆学习的实效性。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聚焦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发现博物馆与自身生活之间的联系。各校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深化了对博物馆学习资源和组织方式的思考。